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提出:"教是为了不教."这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下面我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老师的天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教会学生自学,教会他们自主学习的本领等于交给他们一把开启知识之门的"金钥匙"。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较少依赖他人帮助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当前一些老师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热衷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在课堂上一贯注重教,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导者",而是当做"主宰者"。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当前,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大多是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这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迫切需求相差甚远,面对科学技术急剧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让学生加速获取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彩霞 《文教资料》2007,(6):179-180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学习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我们要重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机地渗透政治思想教育,认真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落实重点训练,培养语文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是《大纲》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反复强调教学要由教到不教,由讲到不讲,就是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学习方法方面对学生加强指导,这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英语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再加上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与培养,学生才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他们的自学能力也能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埃德加·富尔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就会沦为新时代的"文盲"。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要将努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是这个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竞争更加激烈的 21世纪,应该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而自学能力,则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 1〗近年来,我们围绕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开展学习指导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转变教育观念,把课堂教学重在“传授知识”变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重在能力培养的论断。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强调:“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是让学生学会。教师要把让学生学会这个基础打得扎实,使学生从学会到学好,对老师的依附性由大变小,才能培养出较强的自学能力,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质量达到或超过预订的教学标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他们会学,第二阶段是让他们会创。让学生会学,使他们在学习中受老师精心指导而由被动变主动。一般情况下,不是老师教哪一点就学哪一点,而是老师不教也能自学。这样能带来更多的自己学会,不…  相似文献   

8.
张巧菊 《成才之路》2010,(25):81-81
任何学问都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能力比起知识来要重要得多,在各种能力中自学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也是说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数学学科而言,主要是要求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数学学习,积极参加数学教学活动,踊跃攻克数学难题,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增强学生自学能力。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张俊 《现代语文》2014,(10):69-70
叶圣陶先生一生的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教师教,自己能阅读。”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方式。这就是说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盲校的语文教学受实际情况限制,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较少,所以更需要学生掌握自学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可能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张建菊 《甘肃教育》2014,(23):85-85
正为了摆脱不适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被动局面,笔者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积极尝试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反响不错,这个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先学后教"的核心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上如何采用"先学后教"展开讨论。一、激发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数学课堂采用"先学后教",就要围绕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11.
<正>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这句话强调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自觉地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成为教师责无旁贷的重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当今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信息时代,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未来学习的要求。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他不应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培养学生有终身自学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当然也要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其中就包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此,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什么,而且要教会他们怎样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我们应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如何根据这一年段的特点,进一步培养他们阅读的自学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大纲》指出:“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尽可能多的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叶老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精辟的论述,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落实在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说要变“教”为“学”.教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今是知识爆炸时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发展智力就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学习语文的目的,我认为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自学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触很深为了应付考试,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造成部分学生不爱上学,觉得上学没有意思,毫无乐趣,作为语文教师很痛心。因此我认为,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真正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掌握方法把他们的能力培养起来。一、语文课上学生需要什么学生们年纪还小,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各方面的想法都还不成熟,一天就知道玩。  相似文献   

18.
正叶圣陶先生指出:"书是教不完的,……更不能永远教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预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数学预习习惯和提高数学预习能力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堂好课,离不开教师的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学生;同样,也离不开学生的认真预习。学生课前如果没有预习,听课就显得被动。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力求预习有道,让学生有备而学。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潘全霞 《成才之路》2010,(11):34-35
学会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些观点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教"的真谛,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自学能力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做法。  相似文献   

20.
周翠青 《考试周刊》2014,(11):75-75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因此该阶段是培养他们学习品质和能力,提高智力的重要时期。数学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不教"为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