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现今的运动训练虽然已从自然阶段、新技术阶段、大运动量阶段进入多学科的综合训练阶段,但大运动量训练对长跑运动而言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训练原则,大也要讲科学。一、运用脉搏测试进行监控在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中,比较难以掌握的是,即要大到机体的机能与代谢产生较深刻的变化,又要使机体经过不定期中、小运动量的调整自然达到恢复,这就需要科学地监控。  相似文献   

2.
对长跑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的运动训练虽然已从自然阶段、新技术阶段、大运动量阶段进入多学科的综合训练阶段,但大运动量训练对长跑运动而言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训练原则,大也要讲科学。 一、运用脉搏测试进行监控 在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中,比较难以掌握的是,既要大到机体的机能与代谢产生较深刻的变化,又要使机体经过中、小运动量的调整自然达到恢复,这就需要科学地监控。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退役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卫兵 《体育与科学》1998,19(4):42-43,4
用生理生化实验方法对过去从事大运动量训练的老年退役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并与普通中老年职工进行对照,以进行较科学的评价,探讨大运动量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长远影响。本文认为,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必须科学地进行并实施有效的医务监督,而且在他们退役后也要进行有效的卫生保健,尽可能减少大运动量训练对心血管系统长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足球的大运动量训练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但是,在贯彻大运动训练原则的实践中,反复较大。目前,对于我国足球训练究竟要不要贯彻大运动量训练原则,如何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就如何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业余田径训练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才能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国家体委1958年提出了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大训练要求,时间过去了26年。我们在这期间,通过训练实践,多次反复,时至今日,对大运动量训练的认识,还是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已故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的大运动量训练,使日本女排多次获得世界冠军。澳大利亚游泳教练的大运动量训练也是有成绩的。在举重训练中,保加利亚式的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力法,使他们的运动员举出了三倍体重(56公斤级挺举170公斤、  相似文献   

7.
足球的大运动量训练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为了使我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能迅速提高上去,国家体委早在1958年全国训练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要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要求。1964年初,国家体委又进一步提出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原则。1972年全国足、篮、排球训练工作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多年、全年大运动量训练,是足球训练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我们赶上世界先进水  相似文献   

8.
田径径赛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合理掌握运动量及强度,科学地安排一次大强度课的训练周期,对提高运动成绩,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国外特别是苏联对运动员一次大强度训练后血清尿素氮(BUN)的变化有一定研究,并已应用于训练。血红蛋白(Hb)是目前运动员中血液检查最常用、最普及的一个指标,如何正确评定一次检查的结果,对于教练员科学地安排训练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运动训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深化的过程,解析科学训练内涵,阐明科学训练的实质、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对科学训练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对科学训练与大运动量负荷训练、经验训练以及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辨析,指出训练中应抓好对全局有长远影响的关键因素,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并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实现运动训练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对三从一大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翔 《四川体育科学》2009,(4):60-62,66
通过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重新认识,试图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如何更科学地对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进行完善,提出"三从两更一大"。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更科学、更经济的大运动量训练",使之更好地为运动训练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篮球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问题作一次全面的综述。旨在让广大教练员进一步了解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情况,以便合理安排训练负荷,控制训练过程,使训练科学化。一、关于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传统的训练观点认为,要提高运动成绩,就必须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中国女排能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也正是得益于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无数实践证明:竞技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加大训练负荷的条  相似文献   

12.
一、合理安排运动量,科学调整训练方法临考前的训练一定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调整训练方法,注重训练质量,每堂训练课运动量的安排应遵循:加大一适应一再加大一再适应的原则,绝不能引发身体伤害事故。根据运动量超量恢复的原理,临考前对考生安排合理的运动量训练,科学调整训练方法(表1),有助于提高考生术科考试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研究短道速滑冰期训练监控问题,解决因长时间大训练负荷,所造成过度训练,影响运动成绩提高的难题。采用美国产1500型血乳酸分析仪,对研究对象进行训练后血乳酸测试,从而为科学的大运动量训练提供调控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一、合理安排运动量,科学调整训练方法临考前的训练一定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调整训练方法,注重训练质量,每堂训练课运动量的安排应遵循:加大一适应一再加大一再适应的原则,绝不能引发身体伤害事故。根据运动量超量恢复的原理,临考前对考生安排合理的运动量训练,科学调整训练方法(表1),有助于提高考生术科考试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正>一、长跑运动员的营养需求特点1.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长跑运动员一般进行1日1次或1日2次的训练,这就需要科学的恢复策略,特别是当两次训练紧接着进行时。大部分长跑运动员会发现以肉蛋奶为主的高蛋白饮食不能够提供马拉松训练时的足够能量。事实上,许多长跑运动员第一次"撞墙"(能量耗竭)就是在他们进行第一周的大运动量训练时,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没有能够逐步储存足够的肌糖原。长跑运动员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后,  相似文献   

16.
大运动量训练,特别是月经期大运动量训练,常常会引起女运动员月经周期、经期及经血量等方面的变化,究竟这些变化的远期后果如何?是否会导致妇科疾病或者会不会影响生育功能呢? 大家都知道,1965年日本大松博文对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进行了一个月非常突出的大运动量训练,她们在训练期间有的出现面  相似文献   

17.
一、选题依据“大运动量训练”是我国足球训练的一项重要原则。长期以来,对“大运动量训练”原则的认识存在不同意见。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对大运动量训练课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感兴趣(至今,对足球训练课的负荷的测定研究还不成熟,因而难以对足球训练课的负荷进行客观的评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一周大运动量训练对不同性别柔道少年运动员机体代谢和内分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对少年柔道运动员进行1周的大运动量训练,在不同时段测试血清CK、LDH、BUN、T、C和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果和结论:少年柔道男女运动员对于1周的大运动量训练其各项指标呈现的变化趋势相似但也存在区别。提示,在安排训练计划时应尽量避免连续大运动量运动,以间歇大运动量训练为宜。  相似文献   

19.
基于体操专项的特点,运动员出成绩均在早期。如何根据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时的生理,生化特点,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科学地进行训练。为此在教练员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测试了受试者安静时(晨卧床)和大运动量训练前、后及次日晨安静时的Hb、BUN、BL、尿蛋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研究恢复过程,了解恢复过程的特点,对于制订训练计划、安排运动量和确定训练间隔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不同训练程度的运动员所能承担的训练量各不相同,同一运动员由于各时期的机能状态不同,其负荷量也不一致.在各项训练中,在不同的训练时期,对运动员所能接受运动量的能力了解得越清楚,就越能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和确定合理的训练间隔.训练实践证明,大运动量训练是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最有效的手段.运动员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