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梁的门球运动已有13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都是县城活动多,乡镇基本没有开展起来。1999年以前,全县33个乡镇和广大农村,只有一个镇有门球队。近几年采,县门协采取了多种措施和激励办法,有效地推动了乡镇门球活动。现今已修建起门球场的有5个乡镇,正在修建门球场的有3个乡镇,  相似文献   

2.
门球运动在我国开展已有二十多年,如今它已成为一项社会化的竞技体育和休闲运动。门球给人们带来了活力和欢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参加门球运动的人数已达500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许多人眼中,甚至在一些门球人心中都认为门球是一项低档的活动项目。曾有一位记者在描述门球时说:一群老头儿、老太太,手持一根木榔头,在泥地上敲敲打  相似文献   

3.
2006年8月,“中国门球王”终于诞生,然而“团体比单项更重要”,我们提倡竞技,我们更提倡门球的文明,我们更提倡团体的拼搏精神。河北工业大学门球队作为团体项目中的一支队伍,建队二十年来,在他们身上始终体现出一种团结、文明、奋进的拼搏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的门球运动所应该具有的“门球魂”!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门球运动发展到今天,普及之广,技、战术水平之高,有目共睹。但在门球运动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方面、运用门球运动心理学的理论指导门球运动的实践方面,目前还是一片空白。运动心理学早有专家著书立说,唯门球运动心理学则少有人问津。可喜的是,徐卫国先生积二十年百多场门球实战之经验,辛勤笔耕,终使《门球运动心理学培训教程》与大家见面了。本书主要揭示了门球队在组队、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球队管理者和运动员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是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培训教材。众所周知,心理学科与教育学科是两门既有联系又有区…  相似文献   

5.
门球记分牌在《裁判法》里有要求,但不具体。因此,实际情况是五花八门,各显其能。门球运动在发展, 数百万门球运动员经常参加各类赛事,如果有块醒目的记分牌会更令人鼓舞。基此,我们自制了一块醒目的记分牌,在球赛过程中的任何时间望去都一目了然,见过的人都说:可以推广。下面是记分牌的简要制作过程: 记分牌分大板和标分牌两个部  相似文献   

6.
门球运动是以集体对抗、个人依次击球来完成的,有较强的趣味性、观赏性,更有集体主义的团队精神。于是,在门球运动中体现出的门球精神,具体而言,还应涵盖如下内容。团结互助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有胜利,而门球场上的团结,更为纯正深厚、更具实际活力、更加丰富多彩、更需要互助协作精神。门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就是要在杆球员所完成的任务必须为下杆球员服务,或搭桥或保护,以保持各球之间的有机联  相似文献   

7.
首届门球论文报告会是中国门球发展二十年来理论研究成果的展示, 标志着我国门球开始向科学化迈进。篇篇文章都是门球人智慧的结晶,份份报告都是门球人心血的凝结。它是不断探索的源流,长期实践的总结。它不但能够促进门球运动理论的研究,而且将对门球运动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福清市的门球运动,是自1986年春,派人参加福州市老体协举办首届门球培训班开始起步,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到高的发展。至今全市21个镇已建立有80个门球场(其中带雨遮棚的全天候门球场12座),109支门球队,拥有门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门球爱好者1100多人。近年来,全市门球运动的发展已  相似文献   

9.
中国门球运动的二十年,一直得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财力的鼎力支持,一大批离退休老同志成为门球运动的主体人群,支持和推动着门球运动的兴盛发展。二十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门球运动是一项健身、益智、竞技和娱乐为一体,并颇具发展潜力的群众性体育项目。但同时我们更应看到,门球运动赖以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着悄然的、不可逆转的变化,原有的带有计划经济烙印的运行模式已经开始制约门球事业的推进。门球群体老化、资金投入不足、球场难以自我经营等问题已摆到了门球人面前。因此,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拓展思路、探索新机制已成为每一位门球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访问和观摩测试等方法,我们对黑龙江省门球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进行了探索,结果如下: 一、黑龙江省门球发展概况我省是开展门球运动最早的省份,自1984年从日本引进后,至1987年春季全市“长寿杯”比赛,已由8个队发展到240个队参加。全省68个县已有1/3的县开展了门球运动,每县约有30队左右,林、农管局各约有120个队,全省参加门球运动的人数由86年的10万人猛增到20多万人,占全国参加门球运动人数的40%。  相似文献   

11.
吴江市是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门球活动已有十五年的辉煌历史,并在向中青少年方面发展。近期,该市为贯彻中国门协关于“加大中青少年门球发展力度,”以及“坚持青少年门球的发展以学校为重点”的指示,已在教育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的门球活动。经过几年的实践,门球骨干,尤其是学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参加门球活动的学生们普遍认为门球运动完全可以在学校广泛开展和普及,关键是做好宣传、提高认识、抓好组建工作。现将该市爱好门球活动的一部分学生球员的体会,摘选发表于下,供老、少球友们一读。  相似文献   

12.
门球运动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历史,并且经常参加活动的人已有500万之众,但和“三大一小(球)”、田径体操等项目相比,它连“小兄弟”都够不上,还只能算个襁褓中的婴儿。对于这一处在成长期的运动项目,由于媒介宣传报道较少,广大群众对其生疏,乃在情理之中。在门球运动的发展进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不应一味地否定。我理  相似文献   

13.
门球运动在我国兴起20年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巨大成绩。而今,进入21世纪后,我国门球事业该如何开创新局面?笔者认为门球运动要求得全面发展,也必须向科学技术进军,走科技兴球之路。学习科学知识,浇灌门球园地门球运动充满着科学性。它涉及到自然、社会、思维等多门学科知识。诸如:门球乃体育项目,与体育学关系最密切;撞击、闪击的球体运动和力度掌握等同力学有关;打擦边球,造双杆球等又涉及数学领域;技、战术的实践发展,离不开感性和理性两个认识阶段,都是在矛盾斗争中前进,又属哲学、逻辑学范筹;对局活动都是集体群体,须遵守人与人相处的各种准则,这与伦  相似文献   

14.
赛事综述一直以来,门球运动却都被划归老年体育的范畴。这一定位无疑制约了门球运动向高水平竞技方向的发展,随着第一批门球运动参与者的逐渐老去,门球运动也似乎进入了老龄化的尴尬局面。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成为门球运动的后备军,是我国门球运动发展普及和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关键。一年一度的全国门球锦标赛,代表了国内最高的门球竞技水平,同时也是门球年轻化工作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5.
八面来风     
重庆:体育总会和门协同庆2006丰收年2006年重庆市门球运动呈现出社会化的喜人景象全市有4万余人参加门球活动,门球已被千千万万的老人视为掌上明珠。他们这样赞美道:"离休那年把家还,面带愁容心不欢,盘算如何度晚年,想来想去要乐观。精神寄托是关键,身体健康是本钱,自和门球结了缘,不觉年轻了20年。"20年来,重庆市的门球人口不断增加,在老干部的带动下,门球运动跨进了机关、企业、城镇和社区;门球队伍从老年人发展到中青年,进入了中、小学,各级门协组织遍布城乡。全市已成立了39个区、县门协,38个单位会员门协,480个基层门协组织,注册会员人数3.4万余人。  相似文献   

16.
他不仅酷爱门球运动,积极宣传门球运动,还经常发动老同志参加门球运动,甚至为了门球运动彻夜去做球员的思想工作。他就是深受当地门球爱好者尊敬的门协秘书长、山东滨城区军休所离休干部张元贞。以前,张元贞只是一位门球爱好者,自从被选为山东滨州市门协秘书长后,他对门球的劲头就更大了,他说:"大家信任我,就得努力干!"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张元贞首先就是刻苦钻研门球技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又先后自费到北京、上海等地观摩学习。经过努力,张元贞对门球技战术和竞赛规则的理解和学习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管在赛场上还是平常训练中,球友们有不清楚的地方都爱问张元贞,因为他总是能准确无误地解答这些问题,为此张元贞还得到了一个绰号——"问不倒"。  相似文献   

17.
一场门球赛,只半个小时,约六轮次,每个球员平均只有三分钟,杆杆重要、珍贵。然而在门球赛事活动中,常见一些球员,对最后一杆球还很不珍惜,敷衍应对,草率了事。弄得指挥倍感无奈!如居优势者认为“胜券在握”,何必那么认真!属劣势者则抱恨“业已输定,再打也是白费劲”。这显然是不对的。它将防碍门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影响技战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笔者有感于斯,提出四点浅见与球友们共商共勉。  相似文献   

18.
“发展才是硬道理”,门球事业亦然。要推动门球运动,再创新局面,就要就地就近发展中青年门球队,然后从中发展组织竞技性门球队伍。这是门球运动发展的趋向。当今,组建竞技性中青年门球队,并非一帆风顺,必须细致地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和耐心地做艰苦的组织工作;需要宣传引导,营造声势、扩大影响、排除各种干扰、协调老中青关系……需要充分认识,在中青年中有的有家庭琐事牵挂, 有的误以为打门球运动量小“不过瘾”; 特别是门球活动中的“纷争现象”、“负性  相似文献   

19.
门球运动进入中国二十年的实践证明,它不仅适合老年人延年益寿,也适合中、青、少年的智力发展。门球运动具有脑体结合、动静结合、情感交流、运动量小、参赛时间短、活动较安全的特点,因此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20.
门球,是一种打击型球类。它作为一项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仅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门球运动,既有通过体力活动,增强体质、改善人们健康状况的功能,又有通过脑力活动,拓宽思路、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坚毅神态以及启发智能的作用。因此,它是一项很有发展潜力的体育项目。下面仅将日本门球运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简介如下,供参考。日本门球运动得以发展的四个条件是:一权、二法、三财(经费)、四闲。这是日本门球运动发展的基础。门球运动在日本始于1948年,是由铃木和伸根据13世纪起源于法国的槌球游戏开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