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很多听课老师,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我们以凤鸣山中学的热情欢迎所有老师,好吗?(热烈掌声.)谢谢同学们.我们今天上《皇帝的新装》.(师板书课题.)哪位同学告诉我你最早看《皇帝的新装》是什么时候? 生:我第一次看这篇童话是六岁时. 师:这位同学告诉我们它是一篇童话.他六岁就看了,真不错.你说说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相似文献   

2.
案例一片断一:紧扣题目——谈话揭题,以疑激趣师:同学们,你们得到过掌声吗?谁愿意谈谈你得到掌声后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生1:我得到过掌声。那是在美术课上,老师表扬我画画得好,同学们为我鼓掌,我很开心。生2:我也得到过掌声。有一次我朗读课文声音很小,不敢读,老师让同学们鼓励我,听到同学们的掌声,我越读越有劲,不但声音响亮,老师还夸我的普通话很标准呢!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刚才听见你们琅琅背诵古诗的声音,老师非常高兴!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首唐诗。下面我们来猜古诗,好吗?(师做动作,模仿一个母亲在缝补衣裳。)生:《游子吟》,作者是孟郊。(师赞许地点头示意,并板画雨天、行人。)生:《清明》,作者是杜牧。师:一个著名的诗人在临死前把儿子叫到床前……生:《示儿》,作者是陆游。师:我们采用什么办法来理解和记忆《忆江南》?生:抓住重点词帮助理解和记忆。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记忆《长歌行》?生:唱一唱。师:对!我们在记忆这些古诗时采用了“做一做”(演示诗中的情景)、“画一画”…  相似文献   

4.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首诗。《游子吟》生:齐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师:我的老师的老师读书时读过此诗,我的老师读书时读过此诗,我上学时读过此诗,同学们今天也读这首诗,读完之后,是什么震撼着我们?生:母爱。师:对。我们写作文时经常写母爱,到底怎样写母爱这一系列的作文呢?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的生活,感受一下伟大的母爱。播放图片(图片一:一个婴儿正在哺乳;图片二:一个婴儿正躺在母亲怀里睡觉;图片三:一个周岁模样的小孩在童车里吃香蕉;图片四:一个母亲在教…  相似文献   

5.
课堂回放《苏州园林》教学实录一、预习导学师:同学们好!非常高兴,今天和我们八年级13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苏州园林》,尤其是今天还有来自全国的老师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客人的到来。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叶圣陶和苏州园林渊源的故事。(略)二、整体感知师:叶圣陶曾经说过:"说明文是说明白的艺术。"请同学们结合课前的预习思考:课文总的说明白了什么?能否分别用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来表述一下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生:艺术画。师:一个字呢?生:画。师:还有谁说说?最好用文中的词语。生:图画美。师:三个字,还有没有?  相似文献   

6.
一、抓住题眼,导入新课 课前板书课题,并播放背景音乐《母亲》。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师:读到慈母,老师想起一幅画,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由此你们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7.
苗满红 《中国教师》2010,(Z1):369-369
<正>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母亲对儿女的爱深沉、博大、无私。让我们一生一世都难与报答。现在我让同学们听一首有关母亲的歌,请大家听一首有关母亲的歌,请大家听后说说母亲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听闫维文的歌《母亲》;听毛阿敏的歌《烛光里的妈妈》)生1:我上学的费用是母亲夏天采连翘为我交的,母亲就是再忙我放学后也总能吃上热呼呼的饭。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同学们,这首歌曲赞颂的就是大家最熟悉的老师,老师像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你,你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这节课,让我们走近老师,理解老师.课前同学们已认真地观察、了解过老师的工作、生活等情况,现在就把你的观察结果告诉大家,让同学们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9.
正一、课前交流师:上个月我们一起交流了《三字经》,同学们都有收获,其实读书交流课就是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和收获说出来就可以了。希望我们彼此都能自由、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对事物的看法说出来。二、导入师:(课件播放动画《西游记》的主题曲。)同学们,我们这个月读过了《西游记》,下面我们交流展示《西游记》主要  相似文献   

10.
片段一:双簧戏师:昨天的课后作业是同学们找对子,演课文里的片段,大家准备好了吧?生:准备好了。师:谁有勇气先上来?生:我。(一位平时比较活泼的同学先站了起来)师:掌声鼓励。(掌声)(只见那位同学大大方方地走到黑板前,面对着黑板,搔首弄姿,最后还把屁股扭了几下,然后跑了下去)(笑声)师:我们能猜出他演的是哪一节吗?生:(齐答)皇帝穿新衣。师:演得很好。能把黑板比作镜子,难得的创造。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学生鼓掌,看着那位同学笑)师:还有哪位有信心更胜一筹?生:(自信地说)我们两人。师:好。掌声鼓励。(只见两位同学走到教室后…  相似文献   

11.
2004年8月,笔者在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参加新教育研讨会,其间目睹了特级教师夏青峰的课堂风采.2005年10月,在苏州又再一次领略了夏老师的课堂魅力,于是笔者把夏老师这节精彩的“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与大家一起分享.课堂实录一、课前交流,初步感知师:在这个诺大的体育馆里,同学们感觉与平时上课有什么不一样?生:我有点激动,觉得有点紧张……师:今天除了夏老师和大家一起上课,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也和大家一起上课,作为碧波小学的小主人,你们想对客人老师们说些什么?生:希望各位老师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师:让我们用掌声欢迎各位老师,好…  相似文献   

12.
师:让我们伴着如泣如诉的乐曲走进余光中,走进《乡愁》。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老师作示范朗读。背景音乐:马思聪《思乡曲》)(板书:听读,说感受)师:例如,我听到了作者的汩汩心泉,听到了承欢母亲膝下的绵绵亲情。请同学们畅所欲言。生:我听到了厚重的思念  相似文献   

13.
马琰 《中学生物学》2011,27(6):40-41
笔者有幸聆听了高校教师上的一节初中生物课,课题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其中的几个片段着实令人回味。片段一":小测验"引入。师:我们现在进行一个小测验,但同学们不用紧张,因为可以翻书。但我告诉你——翻书没用。请同学们听歌曲联唱。紧接着,老师播放了自己剪接的几段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采红菱》、《映山红》、《采槟榔》。(学生听歌,开心、疑惑。)师:同学们,这是音乐课吗?这些歌曲与生物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一、第一课时师:上课前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喜欢不喜欢读小说呀?生(齐):喜欢。师: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学生纷纷举手。)生:每读完一篇小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回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把小说中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和朋友听。师:复述故事情节,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又与别人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好!师:既然大家都喜欢读小说,老师就满足大家的这种爱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在1921年写的一篇小说《故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读通读懂小说《故乡》,而且要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师:昨天,安排大家回去预习课文,按照我们的…  相似文献   

15.
师: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老师能和郑州的同学近距离接触,真是一种缘分。我希望与大家共度一段愉快的语言学习之旅,并且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作为你们的朋友,我保证我们的课堂上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同时,老师也对同学们提三点要求,好吗?一、说真话;二、说话有根有据;三、勤于思考,勇于挑战。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请同学们先浏览提示。 (师板书课题作者 、。) 师:请同学们推举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我们大家用心听,共同进入文中境界。 一生感情朗读 ( 。) 师:这位同…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先来看一位老师在执教《推敲》一课时的导入语:师:同学们,有一个词语,老师一直想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被它搞得吃不好、睡不好的,同学们能不能帮我弄明白?生:哪个词?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掌声》(苏教版第五册)这篇课文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上,学习《掌声》一课。当学习到课文的最后一节“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时,同学们都很激动,讨论得非常热烈。我忽然灵机一动,想来个精彩而有创意的结尾:“同学们,我们班有些同学经常得到别人的掌声,但有没有同学从来没有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呢?”学生的眼睛开始在教室里快速地搜寻着,不一会儿,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墙角一个瘦瘦的女孩身上。“张春花!”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相似文献   

19.
课堂回放《一千张糖纸》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朗读课文,通过为文章另拟标题整体感知内容。(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把课文读了一遍。  相似文献   

20.
王静亚 《湖南教育》2005,(24):38-39
寓释词于生动形象的活动中教学片断一《:(小稻秧脱险记》)师: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黑板上的词有些同学肯定都读懂了。如果还有不懂的,请听于老师读课文,听后自己再读两遍,我想大部分词语都可以读懂。(老师有感情地配音朗读课文,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师读完后,同学们禁不住鼓起掌来)师:怎么样?生:好——!师:请像老师一样读书。(学生像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老师不时地进行表扬)师:读到这里,我想“,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这些词语的意思同学们肯定懂了。谁知道“团团围住、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