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知识要点较多,易记也易忘,为了帮助同学们在规律中记忆,现特把这一实验的有关复习要点进行归类整理,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1.研究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即实验室条件下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 2.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要采用的实验装置. 3.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要点较多,难点集中,而且是初中化学中三大气体制备中的第一种,学生初学,还不能找到一定的规律和方法,为了帮助同学们在规律中记忆,现把这一实验的有关学习要点进行归纳,以供参考.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设计思路和方法1.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即实验室条件下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氧气.2.研究制取氧气所要采用的发生与收集装置.3.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4.用此装置还可制备那些气体.二、反应原理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混合加热.2KClO3MnΔO22KCl+3O2↑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2KMn…  相似文献   

4.
一、专题归纳总结(一)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氢气、一氧化碳的比较2.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的比较3.单质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规律 (二)买验室制取气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I)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即研究在什么条件下(如常温、加热、催化剂等),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该气体.(2)根据所选择药品的状态、反应的条件来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所要制取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来确定收集装置.  相似文献   

5.
记忆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而“难记、易忘”是学习化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因此在复习中必须重视初中化学知识的记忆,运用多种方法来巧记化学知识。现介绍。种记忆方法,供参考。一、系列联想法联想是指观念或知识间有意识的联系。联想可分为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和相反联想。相似联想——将所要复习的知识与已有的相似性知识相联系。如复习CO;的实验室制法时,与前面学过的HZ的实验室制法相联系,二者在实验装置上相同——采用简易装置或启普发生器,只是收集方法不同。这样既容易记住制取C02的实验装置和收集方法,又巩固对制…  相似文献   

6.
刘勋 《中学理科》2004,(8):25-26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比较复杂,涉及到的知识点繁多,有些同学虽然用了不少时间去记忆,但收效甚微.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清思路,特对这一实验要点进行归类整理,以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复习要求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注意事项及验满或验纯方法.二、主要内容提示(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的思路为:①化学反应原理;②收集方法;③验满(验纯)方法;④反应和收集的仪器装置;⑤实验步骤;⑥注意事项.2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装置图适用条件加热固体或几种固体混合物.如制取O2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如制取H2和CO2  (2)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漏斗外,还有    ,它的作用是    .(3)蒸发时,为…  相似文献   

8.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化学重要的气体制备实验,学会并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操作方法,不仅可以巩固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可以为我们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备奠定基础.下面对这一实验学习的要点进行归纳整理,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比较复杂,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有些同学虽然用了不少时间去记忆,但收效甚微,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清思路,笔者特对这一实验学习要点进行归类整理,以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主要操作步骤、验满及注意事项等. 2.能利用给出的气体制取信息和气体的性  相似文献   

11.
不少同学为自己的记忆力差而 感到苦恼。在这里,我向同学们提八 项建议,可使你的记忆力大大提高。 一、近期复习,强化记忆。根据实 验,已经记住的东西,到第三天就忘 记10%;再隔一个星期,又忘记3%;  相似文献   

12.
·实验预习·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仪器装置.3.收集、验满、鉴定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和方法.4.往玻璃容器里放石灰石(块状固体)时的操作方法.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和材料: ·典型实验题例析·例1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填空: (1)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填代号).当实验完毕时,应先_,后_否则可能_. (2)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填代号).点燃氢气前,应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试…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即在实验室条件下(如常温、加热、催化剂等),选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 2.应采用的实验装置. 3.气体的检验方法,即怎样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需的气体.一、反应原理 在实验室里,二氧化碳常用稀盐酸跟大理石(或石灰石)起反应来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HCl+CaCO3=CaCl2+H2O+CO2.虽然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产生二氧化碳,但由于碳酸钠是粉末状,与盐酸反应十分剧烈,生成的大量二氧化碳很快即逸出,难以控制,不便于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  相似文献   

14.
一、实验室制备气体应掌握的原则是什么? 有些学生对“实验室气体的制备”原则不清,认为只有课本上提到的实验室制取时用的药品和仪器才是实验室制法,其实不然。气体制备只要适合以下原则就是属于实验室制法的范围。(1)装置简单,(2)操作易行,短时间见成品。(3)安全性能好。所以某种气体可以有多种实验室制法,而课本上往往只介绍一种。  相似文献   

15.
<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的第一个气体制备实验,是中考命题者青睐的重点、热点和必考点,也是以后学习制备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的基础。要点提炼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一团棉花: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药品冲出,堵塞导管。(2)收集时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放出时再收集。  相似文献   

16.
氧气制取是初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历年中考常常涉及。现就该知识点考查的视角作一简要分析。一、考查氧气制取的基础知识(如药品、原理、器材、装置、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收集方法、验满方法等)及气体制取的基本思路。例1 根据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回答:(1)实验室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反应的条件是______。(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实验装置时,首先要研究_____的状态,_____的特点以及反应的______等。(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若看到水槽中______,则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集气瓶里是否充满…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坩埚、试管、镊子、试管夹、漏斗、量简、烧杯等仪器中,取用一定量液体药品用取用块状的药品用,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2.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稳,且视线必须与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如果读数时采取仰视角度,则量取液体的体积读数偏.3,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它溶于水,收集氢气最好采用法。4.把氯化钠、硝酸钾、氯化银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和物加水进行分离,可先用方法,再用方法,最后进行,得到的物质是.5.实验室常用和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收集二氧化碳可用.经过压缩的固…  相似文献   

18.
一、复习要求1常识性介绍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水的物理性质;水的污染与防治及水与人类的关系.2了解 空气的成分与水的组成;氧气和氢气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氧气和氢气的工业制法.3掌握 氧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原理.二、知识结构与主要内容提示1空气与氧气 空气空气成分的发现史:①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发现了氧气;②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实 验证明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成分氮气(78%)二氧化碳(003%)氧 气(21%)稀有气体(094%)其他气体与杂质(003%)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较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把实验室的主要工作编成打油诗,时刻记在脑海中,内容是:管好室,用好物,狠抓实验开出率,档案资料全收集,四本账册要记实。a.“管好室,用好物”。管是为了用,所以实验室的一切设备、仪器、药品等都应处于完好可使用状态,随时听用,随时可用。为了用好,首先必须管好,所以各室中应贴有各种规章制度,并能严格执行,室内备有灭火器、急救箱,以防万一。平时两室中应做到清洁、整齐,每次分组实验结束后,要做到地面、桌面、水池内整洁,无杂物,桌凳排放整齐,所有玻璃仪器去污洗净,所有仪器、药品归位,“三废…  相似文献   

20.
背诵指定的课文是考试的内容之一,然而一学期下来需要记忆的篇、段有许多,尤其是在短暂的复习时间内十分准确地记住确有难度,一些学习无方的同学往往是前记后忘,甚至篇段间乱串。怎样才能提高背诵效率呢 ?老师在这里向同学们介绍巧记方法六种:   1、归类法:就是在背诵课文前,先将本册指定的背诵课文提出来,然后再将这些课文进行归类:哪些是写人的,哪些是记事的,哪些是状物的,每一类课文中所写的人有什么不同,所记的事分别有哪些,所描写的景物各是何处何季节的。这样不仅对本册指定背诵课文有了一个轮廓的了解,而且也不致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