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诸多要素,但其关键要素应是讲科学、讲民主、讲法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的进步,没有经济的高速发展,就没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不能化解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民内部的种种矛盾,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法制是实行民主政治的强有力的工具,没有法制,人民的权利就无法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三者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涵义时,把民主法制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要素中的首要地位.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民主法制健全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的法制.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3.
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审慎选择;“和谐社会”作为一个重要政治概念明确提出来,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徐敏 《考试周刊》2009,(20):233-233
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从法制的视角,阐述了法制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揭示了法制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指出和谐社会是法治建设的目标,而法治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保障,重点对如何通过法制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以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邢怀亮 《文教资料》2010,(4):114-1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我党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历史任务.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不等于平均主义,它允许社会差别存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建设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胡锦涛同志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也在逐步增强,因而构建一个民主、法制、各阶层和睦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可能。同时应该充分认识到还存在一些严重阻碍和谐社会构建的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就难以实现,还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进而指出了阻碍和谐社会构建的两大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两大问题的路径,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今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黄彬 《茂名学院学报》2007,17(2):59-61,69
树立诚信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在社会转型时期通过政府和公民两方面的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对我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先进文化的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实践总结和重要纽带.我们要善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为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普法的效果明显,对大学进行的法制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具备现代法律素质的合格公民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之“本”。大学法制教育研究虽然有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的法制教育内涵不足的问题,应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属性的本质规定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都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历史进程的维度考察,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从目标要素的相互推进看,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共同体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方针和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4.
法制教育是社会、国家或政党和一定的法治理论、法制制度及法治观念,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培养公民的法律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教育对象是社会的全体公民。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社会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对象重点是大中小学学生。如何正确认识青少年法制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意义,不仅关系着在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学校教育自身教育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而且关系着学校教育能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和输送具有现代法律素质的人才,关系着能否为和谐社会铸就坚实的法律素质基础。青少年法制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5.
董必武同志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他认为,法制是人类文明中重要的一项,国家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国家。他从理论等多方面精辟地论述了国家、法制等问题。在党的八大上,他提出了"依法办事"的思想,他的"依法办事"思想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依法办事是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第二,依法办事的核心是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依法办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发展了董必武的"依法办事"思想,并用以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生态主义从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出发,切中物质主义工业社会时弊,提出构建一个区别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和谐社会。生态主义有其合理的一面,尤其是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值得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参考和借鉴。生态主义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主义关注人际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应该解决人际公平问题;生态主义倡导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生态主义关注生态危机的归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要防止生态危机,必须研究生态危机的归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职生犹如初升的太阳,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因此,中职生能否健康成长,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  相似文献   

18.
努力构建和谐后勤科学推进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内涵和背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汉族作为国家的主体,如何处理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如何实施民族政策对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国家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问题的重要部分。为此,通过古代民族“和谐”的源头,用历史角度来阐述民族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和谐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范畴,主要基于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基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实质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自由平等与法治社会,因而,全面依法治国,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举措,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公平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全面从严治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阶段目标。和谐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彰显了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意义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