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榜样教育的理性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榜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法宝。反思榜样教育的现状,探讨榜样教育的规律,探寻影响榜样教育效果的因素,必须澄清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榜样与榜样教育的性质,二是榜样作用的主体性与榜样教育的具体性和针对性,三是榜样作用的利益驱动与榜样教育的利益正相关原则,四是榜样的永恒性与榜样教育作用的递减性。澄清这些问题虽然不能彻底解决榜样教育效率低迷的所有问题,但至少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启迪人们的思维,为全面提升榜样教育的水平,发挥榜样教育的独特作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薛国凤 《中国德育》2017,(11):11-15
榜样教育法是一种"立足先进、注重真实、感召行动"的教育方法。基本特点表现为强调价值取向性、强调真实可触性、注重行为引领性、发展自觉自律性。在运用榜样教育法时应坚持榜样人物选择的时代性、注重榜样的人性化、注重榜样教育的多维可能效应、重视以特质为核心的榜样深度学习等基本原则。在运用中还应注意加强正确认识与落实榜样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要将榜样教育与少年儿童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要注重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落实榜样教育,以及要积极建设榜样文化以促进榜样教育的长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峰  崔剑 《文教资料》2013,(2):100-101
青年学生榜样教育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榜样教育的影响受到很大的挑战。作者梳理了榜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对榜样教育的内涵、塑造、传播等相关理论都进行了审视,并提出了实践工作中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做好榜样教育应正确处理榜样教育与榜样学习的关系。榜样教育应积极适应榜样学习的发展变化,主动调整方式方法,坚持榜样教育的引导地位,发挥其引导作用。榜样形象树立和维护是榜样教育发挥引导作用和实效性的关键环节。榜样形象树立已经进入了国家体系主导下多元主体并行的现实,在内容上应包含榜样人物的传播形象、道德形象、人际形象、生活形象等基本内容。榜样形象维护是有效开展榜样教育的必需过程。新时代榜样形象维护更具迫切性、典型性和复杂性,应坚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兼顾计划性常规化实施榜样形象维护,注重培养榜样学习者的自发性,重视对学习者自我树立的榜样形象的维护。  相似文献   

5.
张聪  王紫璇 《中国德育》2023,(21):14-18
榜样教育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教育方法,对个体良好道德品格、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21世纪以来,在我国榜样教育研究中,榜样的内涵与宣传方式、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论都不断向前发展,但实施过程也存在着榜样选树难以满足学习者需求、榜样教育忽视学习者主体地位的深层困局。为此,有必要对榜样教育开展中的有益经验进行历史回溯,通过选树多种类型榜样、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与持续创新榜样教育研究方法等方式,不断推动榜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树立榜样是道德教育常用的一个手段,要想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首先要弄清楚榜样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人为设立的榜样因为在诸多方面有悖于榜样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其作用往往是有限的。生活中诸多“坏榜样”的消极影响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榜样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及道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学校历来注重对榜样的宣传教育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榜样对自我成长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认为学校树立的榜样人物于自己"遥不可及"。这说明榜样的树立往往基于学校的思考,而缺失了学生的"在场"。基于关怀理论,学校榜样教育应关注学生作为被关怀者的积极回应,倾听...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榜样观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德育中榜样教育的现实却表明,榜样教育的作用毕竟有限,在很多时候甚至会起负作用,其原因就在于传统德育的典型化榜样观有其致命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对传统德育榜样观进行批判和反思,并建构与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相应的新榜样观。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道德榜样教育在新时期依然发挥重要的激励和引导作用。然而在当下,榜样的效应呈现弱化状态。榜样还有没有实质影响力?这值得深思。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榜样教育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论偶像-榜样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偶像-榜样教育旨在加强对偶像功能的认知疏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化偶像为榜样。传统的榜样教育多将偶像与榜样对立起来,忽略了偶像的榜样功能,偶像-榜样教育力图使学生学会批判性的接受偶像,为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传统的榜样教育将榜样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这势必导致榜样教育的单一化,偶像-榜样教育强调榜样选择与认同的多元化,增强偶像-榜样的真实性和亲和力;传统的榜样教育往往将榜样树立成“高大全”式的人物,拉大了榜样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偶像-榜样教育力图缩小个人与偶像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平常心接受偶像。最后,偶像-榜样教育不是要取代榜样教育,而是要拓展榜样教育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