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造文化     
冯骥才 《学习之友》2012,(11):18-18
一个气势豪迈的词儿正在流行起来,这个词儿叫做“打造文化”。常常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这文化并非子虚鸟有,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这自然叫人奇怪了,已经有的文化还需要打造吗?前不久,听说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大唐文化”。听了一惊。口气大得没边儿。人家“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得着你来打造?...  相似文献   

2.
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久已蜚声世界,在国内外宗教界、学术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唐西域记>实录了玄奘西游取经的见闻,真实性强,有信史之秀.<大唐西域记>体现作者的史观的多元性.其一,具有求实精神.其二,表现现实主义唯物思想.其三,显现宗教唯心主义.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文化呈多元性的,各成体系,各自一统.<大唐西域记>从宗教世界观出发,客观上为世俗历史留下珍贵的史料.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唯物主义历史学家只能从世俗视角,从宗教性著作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大唐西域记>中吸取有用的历史资料,探究宗教特色的历史观,为世界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报告文学起源于近代、起源于海外。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观点的错误 ,又从史实上 ,即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报告性质和文学性质上 ,论证了报告文学诞生在七世纪时的中国 ,唐·玄奘和《大唐西域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报告文学作者和作品。  相似文献   

4.
大唐时间广场路边非常醒目的地方,竖立着一块较大的石头,雕刻着"大唐生育文化园"的标志,这是大唐村在建设生育文化园示范村中,树立的一种新颖的农村文化内涵和宣传农村计划生育的文化乐园,这也是千灯镇在大唐村里创立的计划生育宣传与教育的文化乐园。走进大唐生态园,感觉到更深层次的一种生命自然的文化氛围。这是用艺术来雕刻的"生育文化"之花。第一眼就能看到非常大的标志文字:"生命自然"四个劲力的大字,她的生命自然在人们的目光里,体现出一种文化与思想的境界,可以理解生命是自然的,文化是人创  相似文献   

5.
品味唐诗     
大唐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最灿烂的时代,也曾是外国人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因而令国人骄傲不已。千百年后,大唐军队的威武已经不能感觉,大唐宫殿的奢华已经不能触摸。然而,我们能在一首首唐诗中品味到曾经的盛世。大唐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在《全唐诗》收录的42863首诗歌中,你从中既可领会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荡胸生云层”的泰山极顶,也可领会到“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九曲黄河,“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还可领会到“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多少楼台烟  相似文献   

6.
唐代都城长安是大唐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浓缩,是盛世文化体系的典型代表,它见证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辉煌灿烂的文化,是盛唐时期人们的生活家园和精神憩园,其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蕴藉鲜活地存在于民间生活中。本文从民间生活状态中、从长安节序民俗文化的角度考察长安文化,通过享受生活崇尚浪漫的上巳踏青活动、寒食清明的全民娱乐游戏活动、万民狂欢的上元不夜城、登高望远的重阳时节等不同的角度,感受大唐时代风气和大唐精神魅力,这对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大唐王朝的繁荣景象。从他的诗歌里我们也可以找到深厚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内涵。本文主要通过品味李白的诗歌去寻找中国古人的体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唐代女子服饰雍容华贵、百媚竞呈:女子着男装、胡服的盛行、坦露肌肤以展示女性人体美等等,这些在今天看来极其开放的着装方式,及其所体现出的服装服饰文化特点,无一不折射了大唐文化的广收博采、平等容物,也充分体现了政治明通开放、经济高度发达、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大唐气象。  相似文献   

9.
《大唐西域记》用了大量的篇幅对于阗的文化做了探讨,为我们了解唐中叶以前的于阗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从《大唐西域记》所记的瞿萨旦那入手,结合一些考古材料和壁画,从于阗的建国传说、佛教发展及佛教遗迹、关于于阗的三则传说故事三个方面重新对于阗文化做了考论,以求对于阗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唐山学院学报》2008,21(3):F0002-F0002
2003年9月,唐山学院敬邀国内著名唐山籍美术家和唐山市书画家创办了大唐画院,在全国高校开创了先例。大唐画院作为高品位的极富艺术美学含量的大学校园文化载体,为唐山学院实现科学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为唐山文化艺术的交流与提高,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唐代铜镜纹饰的文化因素分析,认为东西文化交流的频繁,胡汉杂居的文化融合,使得唐代铜镜能够很好地吸收外来的艺术元素并加以整合利用,形成自己华丽壮美的大唐风貌,同时也反过来影响西域诸国、日本以及朝鲜的文化艺术,以至于竞相仿效,使其艺术风格带有大唐的韵味.  相似文献   

12.
巍巍大唐就在前面不远处了,中国,从哪条道路走近它?很多学者认为,顺着中国文化的原路走下去,就成,迟早能到。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事实并不是这样。走向大唐,需要一股浩荡之气。这气,秦汉帝国曾经有过,尤其在秦始皇和汉武帝身上。但是,秦始皇耗于重重内斗和庞大工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唐人"咏李广"诗及其李广情结的解读,可以窥见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及其部分导因;而透过李广这一文化现象在唐代的发展演变,可以获得观察唐朝盛衰演变历史的一种独特视角,从而对唐朝历史发展轨迹给予一个新认识,同时也可以从文化史的视角,对文化现象的历史解读找到一种新的注解。  相似文献   

14.
若说中国历史是一出戏,那么大唐盛世便是最精彩的一折;若说中国历中帚浩瀚天河。那么大唐盛也便是星辰中最璀璨的一颗。大唐盛世,耀眼夺目,千百年来,在历史茫茫的长河中,未曾黯淡。我走过这大唐盛世,走进这烟雨风月中。  相似文献   

15.
《中文自修》2023,(10):3-8
<正>上半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小学开展了一场穿“阅”大唐之旅。走进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精心布置的“大唐小街”文化长廊,这条长廊好比一座具有现代审美的古风“博物馆”,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多姿多彩的唐朝文化。走在这条长廊上,你不仅能够了解到唐代各时期的代表诗人和诗歌,还能欣赏到唐代的书画作品和珍贵器物。同时,学校还在各年级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小活动,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提升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魏丹霞 《考试周刊》2011,(53):31-32
作为一部不朽的巨著,《大唐西域记》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很多研究者从不同方面探究了其价值,如西域政治、民俗、地理,尤其是《大唐西域记》对印度史学的贡献,但很少有人探究它作为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散文的影响。本文着重从散文的角度来研究《大唐西域记》,希望拓宽散文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作为大唐帝国的首都,留存有大量的唐文化资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唐代诗歌、宗教寺庙和园林建筑资源.唐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唐人不朽精神的生动再现;宗教寺庙和园林建筑资源属于物质文化遗产,也充分展现出鲜明的大唐文化特质.在保护好这些唐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开发其产业价值,服务于当今社会,打造复古的、现代的新型文化都市,营建集"人文长安,绿色长安,现代长安"于一体的大唐文化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不久以前,我在一本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上居然看到了一篇奇妙无比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是一位数学家兼电脑专家,却对大唐文化情有独钟,真是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9.
丁文的<陆羽大传>是一部优秀的传记小说,它的魅力在于学术气质和小说家运思的巧妙结合.学术气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小说的史实精神,二是探讨了大唐的人才培养问题,三是复活了大唐文化气象,让读者作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大唐神游.小说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成功地塑造了以陆羽为中心的一批人物形象;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叙事、抒情、议论融于一炉.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世界”代表着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生活世界观.回归生活世界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重建课程文化的内在诉求.生活世界视域下课程文化的重建要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文化观、从单向度文化转向多向度文化的课程观、提倡生活化的教学观、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