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塔寺是宁波地区四大寺院之一,曾经在我国近代佛教史上做出过一定的贡献.当代著名的佛教领袖释太虚、释圆瑛、释寄禅、释道阶、释谛闲、释宝静等人都与该寺有着很深的关系,并且先后在此担任过一定的僧职,或者在这里讲经著疏.本文旨在对七塔寺溥常法师的有关振兴佛教和佛教教育的思想加以研究,并借此以明他与近代社会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梁释慧皎的<高僧传>是南朝为数众多的僧传中最为著名的一种著作.在二百多位高僧的传记中,<高僧传>记载有关于钟山上定林寺的史料,其中有上定林寺的营建过程,有定林寺的高僧名流,也有定林寺的经藏和佛牙等珍贵物品.从<高僧传>的有关史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定林寺,及与刘勰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僧人传记中的神异现象的叙述较多。在早期的僧传中,神异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只是伴随着文学作品的影响,神圣的神异慢慢世俗化,佛教僧传中神异叙述缺少人性关怀也使神圣的神异走向了世俗。佛教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思想的变化,在不失本真的前提下,不断地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体制或思想文化,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与佛结缘     
法师送我们每人一个贴在手机上的吉祥符,据说可以驱凶避灾还能增强信号呢!  相似文献   

5.
佛教因明学至明代因明昱、真界、智旭诸法师,及王肯堂居士等的研习、疏解,而有一新的发展,但由于唐人疏释的散佚,也给明人的研究带来较大的困难,包括理解上产生的误失.本文即以藕益智旭的因明学理论为重心,对明人研习、理解因明学的得失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6.
释智圆是宋初重要的诗文僧。他站在僧人的角度,积极参与文坛思想斗争,推尊韩愈"尊儒复古",并与志同道合的僧人儒士谈古论道,并提出"文道合一""文以致用"的古文理论,积极撰写古文、教授古文等,承续了韩愈以来古文运动的做法,也与宋初古文家相呼应,为宋初古文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庞茹 《文化交流》2016,(10):66-68
正农历八月,整个杭州便弥漫着馥郁的桂香,走在大街小巷、西湖景区,总是"未见花色,先闻花香"。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桂子月中落西山灵隐、天竺一带是桂花与杭州最初产生联系的地方。旧籍称,东晋咸和初年,有印度僧云游钱塘山中故地,惊叹此地水石清绝,于是筹建灵隐寺。这不仅开启了风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陈代真谛所译的<婆薮盘豆法师传>,并结合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布顿的<佛教史大宝藏论>、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等文献,通过分析无著、世亲修学弘化的生涯,解读出了瑜伽行派三大师弥勒、无著、世亲唯识学著述流出的分期.  相似文献   

9.
《高僧传》序录卷十四云:“沙门法济,偏叙高逸一迹。沙门法安,但列志节一行。沙门僧宝,止命游方一科。沙门法进,乃通撰传论。”该文对四人及其书进行了考论。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89年,韩玄真就画出其代表之作《五百罗汉》,这幅58米长的画卷及随后相关罗汉题材的图画相继问世,立即技惊四方。赞誉之词如雪涌至。1993年他的《十八罗汉》图作为国礼,由国家主席江泽民赠与了泰国僧王。韩玄真与罗汉的不解之缘始于早年在山东宝林寺3年的持钵吃斋。虽然感悟于寺里高僧的言谈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