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今年3月24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借科索沃危机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空袭,空袭行动一开始,中国新华社迅速作出反应,立即派出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赶赴南斯拉夫战地采访,几乎天天向国内、国外发出战地新闻照片。中国新闻摄影记者在外国战地采访,这是中国记者的光荣,是中国新闻事业、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标志。想那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闻摄影研讨会上,大家讲到“荷赛”,讲到中国新闻摄影如何走向世界的话题时总是望洋兴叹。那时每当世界上发生地区冲突、发生战争时,我们国内的报纸采用的照片大部分是通过新华社播…  相似文献   

2.
乔天富,主任记者,大校军衔,曾参加自卫反击战、老山防御作战等战地摄影报道。曾荣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称号。近日,笔者(以下简称周)就“北约空袭南联盟看战地新闻摄影”这一话题访问了他(以下简称乔),请他谈谈自己的看法。周:今年3月24日以来,北约悍然时一个拥有领土主权的国家南联盟进行空袭,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及时派出摄影记者(当然也包括文字、电视记者)前往战地采访,对此你怎么看?乔:北约一开始空袭南联盟,作为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战地新闻照片是战争形象的真实记录,起着鼓舞士气、增强斗志,揭露敌人、打击敌人的作用.战地新闻照片的战斗力,关键在于它的形象性和纪实性.它以可视的形象,冲破语言和文字的隔阂,为不同文化程度的群众所了解与接受,因此,在宣传我军战争的正义性和揭露敌人的非正义性方面,具有很大的说服力.但是,作为一个战地摄影记者要完成这项任务,却是万分艰巨的,因为记者的拍摄本身,就是一场有关生死存亡的战斗任务.战地新闻摄影由于它所处的特殊环境和特殊拍摄对象,使它的采摄手段和表现方法,在内容上形式上都不同于工农业摄影或一般新闻摄影.下面谈谈它的特点和采访拍摄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军事新闻摄影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战争年代,军事新闻摄影是中国新兴的新闻摄影事业的中流砥柱。一批穿军装的战地摄影记者在物资匮乏、器材奇缺等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一手拿枪,一手拿相机,跟随部队一起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拍摄记录了弥足珍贵的战地新闻照片和宝贵的军史资料,为我们这些后来者留下了一大批堪称“史诗式”的军事新闻摄影佳作。新中国成立以后,军事新闻摄影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在报道抗美援朝、60年代全军大比武等重大新闻和推出雷锋、郭兴福等重大典型宣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很多新闻摄影佳…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采访是摄影记者获得图片新闻的主要途径,它在整个摄影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摄影报道成败和质量高低的决定性环节。但是由于新闻摄影的报道对象(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传播形态(附有少量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传播性质(视觉新闻)、技术手段(拍照)等的特殊性,就使它的采访具有不完全等同于文字新闻采访的特点。一、新闻摄影采访的形象积累所谓记者的积累就是采访前的准备活动,而摄影记者的积累与文字记者的积累相比,多了一项就是形象积累。因为新闻图片的社会效果是靠形象好坏来衡量的,如若形象不能在感官上或心理…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王建民军事摄影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厅里,悬挂着反映我军面貌的各种题材照片一百一十六幅,其中绝大多数是对越自卫还击前线的战地新闻照片。这些作品吸引了首都新闻摄影工作者和广大观众。一位女摄影工作者面对这些照片泪流不止,她说:“我看到了真正的战地新闻照片,发现了新闻摄影的魅力所在。”在留言簿上,几位大学生写道:“拍好‘最可爱的人’的人,也是最可爱的人。”来自云南边防的战士们写道:“军功奖章也有你一枚。”(一) 王建民是新华社的军事摄影记者。去年夏天,他在对越自卫还击前线拍摄了两千多幅战  相似文献   

7.
从古至今,打仗似乎是男人的事。即使有女兵,也很少要她们去冲锋陷阵。采访战地新闻也一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算有了小突破,出了几位著名的战地女记者及摄影记者。不过到了九十年代的今日,情况已经不同了,最近的波斯湾战争及南斯拉夫内战,都有不少女性在前线采访。  相似文献   

8.
摄影人才重新组合 年轻的摄影记者是中国新闻摄影的生力军,他们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极好,年轻化更是特点.据调查,现在活跃在新闻摄影采访一线的摄影记者,大多是70年代后出生的,广东<新快报>摄影记者平均年龄只有28.3岁,而创刊仅两年的上海<东方早报>摄影记者平均年龄只有26岁,该报主管新闻摄影的副总编辑常河只有27岁,而摄影部主任安光系也才33岁.在年轻都市类报纸中,年龄的优势与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呈正比,媒体提供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他们自身的活力成就了今天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9.
一谈到新闻摄影,人们往往把他分为政治摄影、工业摄影、体育摄影、农村摄影、舞台摄影、战地摄影等。那么对摄影记者在街头巷尾抓拍的车祸、吵架、服装;深入门栋家庭抓拍的亲昵、纠纷、控诉;到大自然中去抓拍的洪水、珍禽、异兽怎么分类?笔者认为,应归类于社会新闻摄影。本文就社会新闻的摄影采访,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请同行们斧正。什么是社会新闻和社会新闻的摄影采访1949年,胡乔木同志在新民晚报的讲话中,就曾要新民晚报注意社会新闻的报道。当时的所谓社会新闻是指个人的事,一个家庭、一条街道的事。要求社会新闻要从个人事情的报道上引导人们想到整个社会。象恋爱、婚姻、家庭的种种纠纷中的那些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思想行为,以引起全社会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易被忽视的一环──浅谈摄影工作记录四川联合大学新闻学院吴建新闻摄影田径流动性大,工作缺乏连续性,使很多摄影记者和通讯员忙于事务和日常采访,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作摄影工作记录。记者和通讯员每一次采访拍摄活动结束后,都应该作相应的摄影...  相似文献   

11.
今年6月,王建民军事摄影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厅里,悬挂着反映我军面貌的各种题材照片一百一十六幅,其中绝大多数是对越自卫还击前线的战地新闻照片。这些作品吸引了首都新闻摄影工作者和广大观众。一位女摄影工作者面对这些照片泪流不止,她说:“我看到了真正的战地新闻照片,发现了新闻摄影的魅力所在。”在留言簿上,几位大学生写道:“拍好‘最可爱的人’的人,也是最可爱的人。”来自云南边防的战士们写道:“军功奖章也有你一枚。”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中国青年报》,摄影圈里的人马上就会说:那可是个出好照片的地方。的确,《中国青年报》摄影部曾出过不少优秀的报道。记者柴继军的一席话也许点出了这些成功的原因.“我在摄影部工作了五年,无论做编辑还是摄影采访,都感受到一点:比。和同事比,和兄弟报社比。遇到重大事件,《中国青年报》的摄影记者就会绷紧一根弦——如何打破常规,如何用全新的摄影语言来捕捉新闻……这份压力要求摄影记者更多地思考镜头以外的东西,更自由地展现摄影视觉的想象力。” 且听《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对新闻摄影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我很喜爱摄影,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曾是出国部队新闻资料摄影员、兵团宣传干事、大学校报总编兼新闻摄影,《解放军报》、《兵团战士报》、《安徽日报》、《中国教育报》的摄影通讯员,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摄影作品一百多幅,可以说是一名业余新闻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发的增加,我特别珍惜过去那难忘的战地摄影岁月。  相似文献   

14.
孙阳 《新闻大学》2000,(2):104-107
新闻摄影采访是摄影记者获得图片新闻的主要途径,它在整个摄影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摄影报道成败和质量高低的决定性环节。但是由于新闻摄影的报道对象(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传播形态(附有少量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传播性质(视觉新闻)、技术手段(拍照)等的特殊性,就使它的采访具有不完全等同于文字新闻采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胡凯 《传媒观察》2014,(6):60-61
正与文字记者不同,新闻摄影记者在拍摄新闻摄影作品的实践中,往往更多会考虑如何通过新闻图片来传递信息。有些摄影记者认为新闻摄影主要是靠"个人感觉",不用遵循什么"清规戒律"。实则不然,新闻摄影也有自己的内在规律,拍摄新闻作品也要掌握方法和技巧,如果仅凭"个人感觉"则会事倍功半,影响新闻摄影作品的效果。一、创新表现手法,新闻摄影也可以"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应是相偕共振的两翼,文字、摄影并重也是本刊的宗旨之一。改革的现实需要改革的新闻,新闻摄影如何更真实、自然、生动地纪录、反映现实?中国新闻摄影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优势?发展趋势如何?怎样适应世界新闻摄影的潮流?它需要摄影记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月6日,20余名首都中青年摄影记者聚集在《中国记者》编辑部,切磋思想、交流看  相似文献   

17.
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摄影记者使用数码相机进行采访拍照,用笔记本电脑传真刚刚拍摄到的数字化的新闻图片已经十分普遍,其发稿速度之快、高保真性能是传统胶片摄影很难上的。我做为一名《人民铁道》报这样的全国性产业报的摄影记者,正是数码摄影和数字化图片传真等高科技成果的最大受益者。《人民铁道》报社的摄影记者报道活动范围是随着万里铁道线的延伸而不断扩展的。九十年代初,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特别是在外地,摄影记者不管拍到怎样鲜活的新闻图片也只能等回到北京才能发稿,经常是文字记者的消息通讯已经见报多日,读…  相似文献   

18.
正在新闻摄影中,专题摄影是新闻摄影的一种报道形式,它通过作者的跟踪采访所取得的采访事件或人物的不同时段的影像组成的系列画面,用最简练的文字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用一个个最经典的瞬间刻画展示事件及人物的现象或精神风貌,以主题图片展示新闻摄影报道的思想内涵和它的社会意义,以情感人,激励和鼓舞读者。一、专题新闻摄影强化观察力走进现代生活,众多的摄影记者们把镜头对准专题摄影题材,但新颖独特的视觉及好的选题并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已不是专职摄影记者的专利,文字记者与编辑也纷纷拿起相机、手机,一人身兼数职,自己拍摄图片,方便快速。面对变革,摄影记者需要转变观念,拍出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受众喜欢的图片呢。新闻摄影的当务之急现在新闻摄影的当务之急,是必须适应和满足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发展和社会大步前进的需要。在全媒体时代下,对摄影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摄影记者应该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知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闻摄影一直是困扰新闻摄影界的一个难题,许多记者对如何用新闻摄影反映市场经济感到困惑、迷茫,认为经济新闻不适合用形象来反映,有的甚至对经济新闻摄影采取回避的态度。 新闻摄影不能游离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记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进程是摄影记者的历史责任,不可回避。摄影记者只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知难而进,着力提高经济新闻摄影的水平,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那么如何提高经济新闻摄影的水平呢?我认为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