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区域特色是地市报在传媒市场竞争中最突出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市场竞争中的胜势。地市报必须依托这一优势,转换视角,树立以媒体的“区域特色”为内容的大经营理念,从媒介经营和新闻实践诸方面深挖内涵,广拓外延。整体规划。巧做文章,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使媒体的“地域特色”按照市场规律充分展示出来,才能最终在竞争中得到受众的认可。这里,笔者围绕如何经营好地市报的区域特色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由于区位和层级上的差异,许多地市报在与较高级别媒体或其它区域强势媒体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这种天然的劣势使许多地市报的主管和从业人员颇为尴尬和无奈。然而,从我国当前的地市级行政单位所辖较大的人口规模和较广的地域范围以及日渐雄厚的经济基础来看,一种甚至几种适合地方受众特殊口味、有地方特色的地市报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如何突破地市报发展中的瓶颈,增强地市报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面对省报、地市报的扩版增容,晚报、都市报的跨区域发行,县市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怎样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开放意识,是重要的应对举措。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县市报优势县市报作为地方党报,地方性是其立身之本。只有做强地域特色,强化自身优势,才能打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县市报的地域特色,是指地方报独特的个性风格。主要体现在报纸定位是地方性的——主流新闻是地方新闻;读者定位是地方性的——主体读者是本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突出县市…  相似文献   

4.
杨先情 《东南传播》2014,(3):120-122
媒介融合大背景之下的地市报传媒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突围是一项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文章在辨析了品牌、媒介品牌与媒介品牌战略相关概念及其关系之后指出,报业自身的惨淡经营、新媒体及外来媒体的双重夹击是促使地市报业实施品牌化战略的三大动因。盲目地实行"全媒体"转型可能是致命的,结合实际并利用自身的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走品牌化战略或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面对强势传媒的竞争,地市传媒依托本土历史文化、自然等优势资源,通过挖掘潜力,突出特色,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章晓岚  吕继红 《传媒》2012,(2):73-7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为我国新闻媒体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做大做强媒体,必须建设强势传媒品牌,以品牌带动传媒机构文化凝聚、组织发展。传媒品牌建设是媒体事业、产业进步的标志,品牌发展壮大体现着媒体运作的精神品位和导向把握,要树立经营传媒品牌理念,遵循科学规律,以传媒内容生产为纽带,做强主业,持续提高传媒品牌的美誉度。  相似文献   

7.
媒体品牌的理论与实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康 《新闻记者》2005,(11):13-16
自站在战略高度看媒体的品牌建设,便可发现这已是事关中国传媒业在未来竞争中能否发展并壮大的关键。能否以实施媒体品牌战略为抓手.大力发展并壮大传媒产业,不只是传媒本身的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能否坚守舆论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大局。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媒体品牌的重要性,开展媒体品牌建设的急迫性。  相似文献   

8.
“区域中心城市第一传媒”的定位,是在坚持都市报办报理念和表达方式基础上,对县市报办报宗旨、报纸功能、地位作用的更科学、更完整的表述,是浙报集团建设全国一流党报集团宏伟目标对所属县市报提出的必然要求,更是县市报应对同城异质媒体和外来竞争者做大做强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一直以来是地市党报的弱项,相对媒体所处的角度和高度(行政级别),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搞舆论监督要容易得多,阻碍也小得多,地市报搞舆论监督承担的风险成本就大得多,但作为报纸传媒,舆论监督又是不能放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新闻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同时,舆论监督与地方的发展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地市报在“夹层”中生存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08,(10):38-40
在整个中国报业产业格局中,地市报的地位可能是最尴尬的:作为腹地的县市,一般经济总量不大,报刊消费有限;经济较为发达的大本营所在的城市往往又是省报的经济腹地,而受现有按行政级别和区域配置资源的体制的影响,他们又不能到别的地市发展,所以地市报要做好比较难。与此同时,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经过十几年的指数性增长,  相似文献   

11.
柴国庆  王金春 《传媒》2001,(12):22-24
在报业广告市场竞争中,地市党报属于弱势群体,尤其是内陆中等城市党报表现更为突出.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地市党报发行区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地市党报发行仅局限于一个地市,其广告产生的效应和影响力也就只能局限在一个地市,这就决定了选择地市报作为广告媒体的刊户的局限性.就企业界而言,如果说需要投资作广告宣传的话,首选一般为中央媒体和影响力较大的省级媒体,愿意投资在当地媒体做广告的企业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2.
地市报是报苑中的一支生力军,是区域传播中与受众贴得最近、最具地方特色的报道载体。在媒体竞争格局中,世界性大通讯社拥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国家级党报有着把握大局、主导舆论的优势,专业性大报有着掌控行业资源的优势,广播电视媒体有着以声光音像再现实况及现场直播的优势,互联网有着覆盖面广、海量信息、实时链接、即时互动的优势。地市报要与各路强手抗衡,求得生存发展的一席之地,就必须立足本地,向下开掘。发挥本土优势当是地市报安身立命之本、做大做强之基。  相似文献   

13.
严祖明 《传媒》2007,(9):37-38
中小地市报是我国报业体系中群体数量众多,覆盖区域较为广泛的一支队伍,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中小地市报社无论从媒体品牌、报业发展到人才队伍等都已具有一定基础.地市报一姓党,二属地,前者对其社会效益有着特殊的要求,后者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牵制.尽管中小地市报在发展中差异明显,但都面临一个如何持续发展、加快发展的共同话题.  相似文献   

14.
报刊竞争中的品牌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圆 《当代传播》2003,(5):82-84
我国报刊界竞争本已日益激烈,加入WTO后,中国媒体又面临着与国际传媒的正面交锋。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报刊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如何抓住眼下的过渡期将自己做大做强?越来越多的办刊人在积极的探索后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打造强势报刊品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必然选择。本通过分析主流报纸、名牌期刊、小众报刊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纸质媒体所实施的品牌战略,阐述在媒体竞争中引入品牌战略对于提升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主流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传播的价值,就必须走品牌化道路。在新形势下,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切实加强品牌建设,着力提高品牌影响力,是主流媒体在新时期必须直面的历史性课题,也是主流媒体真正实现并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突破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大力打造以媒体品牌为核心的报业无形资产,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报业发展的长远战略。  相似文献   

16.
正地市报受区域的限制,在市场竞争上具有天生薄弱的一面,但因为其专注于特定区域,地市报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即对于本地区文化的深入了解。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全国上下群策群力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的当下,地方纸媒无疑承担着传播的责任,也具有挖掘地区文化、弘扬地区文化的优势。地方媒体对地方文化有最深刻的了解。地方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构成了我国文化系统的多样  相似文献   

17.
孙蕊  党海鹏 《出版参考》2007,(10S):20-20
名牌产品和品牌战略是企业经营致胜的一个法宝,期刊的运营也不例外。美国的凯文·曼尼在其《大媒体潮》中预测,21世纪的媒体之争将是品牌之争,无论是同类传媒品牌之间的市场争夺,还是新兴传媒品牌对传统品牌的资源侵占,都会使媒体市场之争愈加激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品牌的构建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品牌超越产品而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元素,也是传媒公司最有价值资产和最高竞争力的"原子核"。世界上一些知名的传媒公司.无不致力于品牌建设,如迪士尼集团、新闻集团、维亚康姆集团等。他们以自己正确的品牌战略而获得了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巨大的市场份额和丰厚的“溢出效益”。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传媒品牌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地市传媒仍然是当地最大的主流媒体.有着特有的地域性舆论引导优势、传媒市场优势、渠道优势与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困惑与问题。地市传媒的主体传媒人,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幸福指数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市媒体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新竞局 新战略——试论西部电视传媒经济的再跨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国内电视传媒从集团整合走向了经营深化,境外媒体加紧抢滩,央视推出新闻频道,电视传媒呈现出一轮火热的新竞争格局。在新的机遇与挑战下,笔者对西部电视传媒经济背景及现状做了直观的分析,并聚焦未来,从文化优势的差异定位、资源整合的核心竞争、协作联盟的跨区域经营,提供了西部电视传媒经济再跨越的战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