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着“互联·互通·互动·节能·经济·高效”的原则,以及满足现代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华师京城通过整合“班班通”基础教学设备、多项互动教学平台软件,以及基于教育云平台的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出了“云上绿色班班通”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绿色班班通”是由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华东师大和华师京城响应教育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推动信息化教学装备“班班通,堂堂用”而特别研发的信息化教学装备系统成果。  相似文献   

3.
所谓“班班通”,即在每个教学班装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以投影机(电视机)为终端显示的设备,每个教室都能实现上网、演示课件、现场直播、远程资源共享和进行视频节目的播放……“班班通”是发挥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功能的最直接体现,它的使用情况如何,直接决定了校园网、城域网的使用效率。因此,探讨“班班通”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及如何发挥其最佳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班班通”工程是一项包括课程资源开发、传输使用及教育教学等项内容的系统工程,是“校校通”工程的深人和发展,是中小学进一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拓展工程。  相似文献   

5.
“班班通”工程是一项包括课程资源开发、传输使用及教育教学等项内容的系统工程,是“校校通”工程的深人和发展,是中小学进一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拓展工程。  相似文献   

6.
黄继梅 《广西教育》2012,(38):83-83
“班班通”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网络建设工程之一,为广大教师贯彻课改精神,转变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舞台。在教学观念上,“班班通”的使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教学模式上,“班班通”的使用能使个别化教学和交互式教学成为现实。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怎样有效整合“班班通”,才能实现教学优化呢?  相似文献   

7.
“班班通”工程是一项包括课程资源开发、传输使用及教育教学整合等项内容的系统工程,是“校校通”工程的深入和发展,是中小学进一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拓展工程。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班班通”工程过程中,烟台市各县市区积极筹措资金,购置设备,规范安装、调试,各校“边建边用”,基本实现了在普通教室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班班通”工程初见成效。大大改善了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了教学效率提升。但在应用课堂教学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误区,需要注意加以规避。  相似文献   

9.
“班班通”多媒体的运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善于利用“班班通”多媒体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谈“班班通”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班班通”也称电子白板,是目前最为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深度整合多媒体技术,形成集成化教育教学平台。教师利用“班班通”手段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统一的情境,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会收到较佳的教育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助力教育部提出的“班班通”系统工程,为教育信息化提供解决方案,方正科技2010年信息化教学应用交流会于近日在长沙举办.拉开了以“班班通”解决方案为主题的普教行业推广活动。来自湖南省各州、市、县、区的120多位电教馆长、副馆长到会.共同体验了方正科技展示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远程教育班班通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深入运用,可以预见远程教育班班通必将对教育教学产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远程教育班班通的深入发展也将对教育教学产生更全面、更深入的影响。可以说21世纪的教育教学离不开远程教育班班通,不会运用远程教育班班通的教师也不配做一名21世纪的老师。"远程教育班班通是教育教学的高铁。"这是远程教育班班通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班班通”模式多集中在教师信息化授课上.而缺乏关注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手段和过程,完备的“班班通、堂堂用”模式应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体的互动的信息化教与学。基于“班班通”模式的“未来教室”是一个集成系统。它将计算机、液晶电视机、触摸屏、录播系统等一系列的先进电子、视听等设备有机整合,并基于教育城域网的校本研修平台。自主研发出个性化的教与学平台——“未来教室”资源平台,构建成领先的视听教学多媒体环境.是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班班通"是中小学不断深化信息技术教育,加大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是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而受到资金、技术、人员等条件的限制,"班班通"的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应从加强"班班通"的使用制度建设、领导带头示范作用、树立榜样力量、做好评价机制等方面促进"班班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1.软硬件应用环境基础夯实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已经全面建成教育城域网,区内所辖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全部建成校园网,全区各学校全部通过光纤链接,1000M进校园,100M到桌面,高质量的网络使全区学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今后基于网络环境进行教学、管理、交流互动等奠定了基础。2004年,全区启动“班班通”工程,到2005年,全区约700个教室全部改造成多媒体教室,全面实现了“班班通”。从“校校通”到“班班通”,环翠教育城域网完成了从辅助办公到辅助教学、辅助学习的历史性跨越。环翠教育信息网主要功能定位为:作为教育局…  相似文献   

16.
刘光显 《贵州教育》2014,(22):40-4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伴随着教育方式的变化,班班通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班班通以其信息量大、方便快捷、智能化和多媒体的特点.在各种课程资源中优势明显。初中思想船德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班班通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优化思品课堂、提高教学效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础教育中教育信息化从校校通发展到了班班通,推进了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提高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效果,但是班班通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班班通的有效应用造成了不利影响。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在班班通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硬件、软件、使用技能、教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探究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班班通的顺利实施和中小学教师使用班班通提供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班班通"让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有了巨大变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班班通"教学模式下,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高效学习,整个语文课堂也充满生机与活力。本文探讨了"班班通"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充分发挥其作用,彰显其魅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理念和教育设施的日新月异,在农村教学中,多媒体的授课方式无疑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根据新课改后农村教学模式中"班班通"的运用资料分析"班班通"技术的应用对农村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并着重提出班班通对教育质量提升的具体操作,希望对广大教育行业工作者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技的进步给教育教学带来了福音,随着"班班通"进入各中小学,教师们也开始寻求依靠其来提升自己教学效率的办法。因此,笔者立足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分析了"班班通"给现代教学带来的改变和它本身的优势,并阐述了如何利用"班班通"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学有所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