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它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曾纪泽提出了一系列修约废约和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的主张,并在外交实践中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有力地冲击了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理论还包括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制约因素,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阶段构成,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表现和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缺失.中国近代哲学革命既受到"中国向何处去"这个近代社会中心问题的影响,又受到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中国近代哲学革命包括前驱阶段,进化论阶段,新旧思潮之激战和哲学革命进入唯物辩证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专业哲学家的贡献阶段.中国近代哲学革命表现为一是传统的范畴获得了新的内容,二是西方传来的新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三是近代哲学的独特创造.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缺失表现为一是忽视了哲学的理论思维的科学性质以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二是在处理"古"与"今"、"中"与"西"的关系上的缺失,三是在方法论上的缺失,四是在人的自由问题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与帝国主义及中国封建势力进行革命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与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时期:19世纪40-80年代,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萌生时期;80-90年代中后期,是近代民主思想初步发展时期;90年代末至20世纪初,是近代民主思想发展、成熟和广泛传播时期;辛亥革命以后,是近代民主思想深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他一生兴办数十所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在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方面多有创新,为近代中国创立了完备、系统的新式教育制度体系。它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非常突出,他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本文着重论述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阶段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社会开始转型,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由旧的宗主--附庸式朝贡制度,转而接受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中国近代外交转型表现为中国与藩国对近代国际关系的抗拒及适应过程.中国外交正是在这种惶恐困惑状态中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全文从晚清政府外交指导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被动性调整、传统外交指导思想的逐步解体等方面阐述了晚清外交的"屈辱"转型,对中国近代外交思想转型的历史过程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范式,如移植替代论、依附发展论等,不能全面、真实地揭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历史真相。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应该回到作为剧作者和剧中人的中国近代教育实践者的思想与活动这一主线索上来。  相似文献   

7.
近 2 0年来 ,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少研究成果 ,或开拓了新的领域 ,或提出了新的观点 ,或补充了新的材料 ,或进行了新的阐释。 2 0 0 0年 1 1月 ,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武润婷的《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以下简称为《演变史》) ,又将中国近代小说的研究推进了一步 ,为中国近代小说研究作出了新的贡献。《演变史》将近代小说归纳为四大类 :侠义公案小说 ,言情小说 ,社会小说 ,历史和神怪小说。然后对这四类小说分别叙述其演变的原因和轨迹。若干年前 ,该书作者为了给中国近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设近代小说研究课 ,开始大…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主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就是不断地寻求合理的民主化路径、民主化策略和民主化过程。近代中国民主化的建设和探索对于中国民族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中国近代民主化的产生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这也使得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一定的曲折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及其思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上海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总商会、江浙财阀在中国近代经济界的地位非常显赫。因此,研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个中国近代化进程特殊时期中,活跃于中国经济、政治舞台的上海总商会会长、江浙财阀的领袖人物——虞洽卿,对全面把握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脉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洋务派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全面系统地接触近代科学技术的一个政治派别。他们在洋务运动的“实践”中形成的近代科技观,承认近代中国“技不如人”,认为近代科技是国家富强之本,主张全面仿效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是实用主义的科技观。这直接关系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萌芽时期、起步时期、发展时期的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嬗变历程,总结出其所具有的明显时代特点。认为近代中国的电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服务等方面均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近代保险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保险业在近代中国城市中的发展及特点、中外在华保险公司的时比以及近代保险法规的建立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近代中国保险业的特点和意义进行了全面总结,从而全面地揭示了近代中国城市保险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古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翻译有层次区别 ,早期的科技翻译不同于后来的哲学、文学翻译 ,前者主要是技术问题 ,后者主要是文化问题。文化翻译具有双重性 ,它涉及到深层的语言体系问题。古代汉语体系决定了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从根本上具有中国“古代性”  相似文献   

14.
张之洞把兴学育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举措,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改造旧式书院、创设各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构建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开我国近代教育之先河。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的大教育家,而且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15.
社会教育,作为近代中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要素、一种特殊教育形态,和其他任何教育制度一样,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变革发展的产物,因而也必然对近代中国社会诸要素产生相应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从而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6.
崔缨 《岱宗学刊》2000,(1):61-63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强行输入,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近代化进程之中,从近代观念的转换、近代企业的创办和近代民主制的汲纳三个方面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17.
包括青年女工、童工在内的中国近代青年工人是近代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生的社会群体,是资本压迫和资本剥削的重要对象,其命运反映了中国社会的重要变迁。中国青年工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身受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封建专制的压榨,生存状况比一般工人还要凄惨。中国青年工人不甘心忍受种种非人的待遇,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行了反抗斗争。  相似文献   

18.
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一样,近代中国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阶段。北洋政府所处的时代-,是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不断加剧的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背景下由一个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化工业社会迈进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城市衰落代表着一个城市发展周期的结束,是城市运动变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近代中国大部分城市出现衰落,是近代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反映。近代中国城市的衰落,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外国侵略、空间地理、交通运输、城市自身发展、战争、农村经济破产、思想观念、自然灾害等等,既与外力的冲击关系密切,也与内力的变化有关系。研究近代中国衰落城市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既有利于全面揭示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演变的规律,又对当今中国城市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婷婷 《考试周刊》2012,(60):21-22
本文主要以近代以来的中国音乐史为背景,对扬琴的发展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梳理,具体在对比近代中国传统乐器和外来乐器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扬琴的衍变发展.以及中国扬琴与近代音乐史发展特点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