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教学,实际上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因此,在课堂上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加深,注重对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的培养,掌握教材中概念的意义。在电磁学中,安培力和洛仑兹力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教学中,学生常常对这两个概念产生一些模糊认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浅出,讲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学,实际上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因此,在课堂上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加深,注重对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的培养,掌握教材中概念的意义。在电磁学中,安培力和洛仑兹力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教学中,学生常常对这两个概念产生一些模糊认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浅出,讲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关系。一、安培力安培力是指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设一段导线的电流强度I,导线的长度微元dl,磁感应强度B,则电流元Idl所受的安培力dF用公式表示为dF=Idl×B……(1)整个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F用公式表示为F=∫Idl×B……  相似文献   

3.
王树民 《云南教育》2007,(9Z):23-2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分析概念和遵循的规律,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初步掌握由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力的方法,运用力的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教师胜任力的概念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的人格特征、知识和在不同教学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学技巧及教学态度的综合,是教师个体所具备且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高中《物理》第一章第五节“力的合成”是在前四节学生了解力的初步概念和常见力的基础上 ,研究多个力的合力问题 .它是前几节知识内容的深化 ,依据等效思想总结出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同时 ,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 ,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 ,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矢量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引进的重要概念之一 ,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 .在初中物理中 ,学生只学习了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 ,“代数和”的运算在学生头脑中已成定势 ,造成了学生思维断层 ,因此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如何突破思维定势、降低思维难度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知识准备学生对力的概念有较深刻的认识 ;学生已掌握了力的图示法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 .三、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 .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2 .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3.要求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二 )思维目标学会应用等效代替和控制变量的物理思维方法 .(三 )能力目标学会物理中常用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学习中,比较可以帮我们理清知识间的关系,理解知识的内涵.二力平衡是初中力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大多力学试题的解答过程中,会用到二力平衡.但由于对二力平衡相关知识理解不到位,我们常常会混淆二力平衡和其他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导致解答错误.下面,让我们在比较中,理解二力平衡和一些知识的几个关系吧!  相似文献   

7.
本章讲述的是力的初步知识,这些知识是物理学中力学部分的基础,是学好压强、功、简单机械的关键,虽然力是同学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但力的概念却是比较抽象的.希望同学们学习时要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多体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力的分解"是我在组内进行的一次公开课,经过全组教师的评课,得到了各位同仁的认可。这节课是高中生学习物理以来普遍认为比较困难的一节内容,所以教学设计的重心是如何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感受、认识、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在力的合成的知识基础上,正确理解分力、合力和力的分解的概念,初步掌握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方向的原则及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互成角度分力的方  相似文献   

9.
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赋予人以理性和智慧,又具有工具价值,因此蕴涵着力量,故我们把知识的力量简称为知识力。生产性知识力则是与破坏性知识力相对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一、课题:力的合成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力的合成。 (2)教学难点: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力学是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基础,而力的合成是力学的重点内容,为了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了以下一些媒体进行有机组合,以辅助教学。 (1)要了解什么是合力、分力,首先要知道合力与分力在作用效果上是等效的,是可以“替代”的。故制作投影片如下,比较两个人提一桶水与一个人提这桶水的作用效果。 让学生明白F1、F2与F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使学生有一个感性…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力的概念,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以及联系实际分析、归纳、总结、应用等能力.教学重点力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力并应用其解释有关现象.教学关鍵实例与实验现象相结合.教学过程主要内容教学策略组织教学略.用“力”组词,“注意力”、“能力”、“说服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振奋激情.利用学生实际操作让同学观察,回忆起生活中需要用力的事情以及用力时的感觉,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使学生意识自己的重要性,培养了…  相似文献   

12.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基于胜任力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学科、学段以及性别特征,对中学女性体育教师胜任力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胜任力建模方法,构建了中学女性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KAP金字塔模型,包括综合知识、教学能力、个性特质3个维度以及专业知识、教学知识、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自我认知和价值取向7个因子.  相似文献   

13.
一些初中教师反映力学不好教,学生反映力学难学,其原因是概念抽象,理论性强。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力”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得不够。我想讲好“力”的概念的关键是搞好教学设计。在“力”的概念教学设计中,设计好思维过程又是讲好“力”概念的根本所在。为此,本文就“力”的概念的具体思维过程的教学设计——抽象概括法,谈谈粗浅的体会。抽象概括法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有两个,其一是初中学生思维过程的特点,即从具体的现象思维过渡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面临后现代社会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双重型构,文化胜任力成为社会工作模式转向的概念核心。本文在后现代多元、开放的视角下,研究文化胜任力概念由接受差异到重视能力实践的发展转向,回应文化胜任力本质的开放性和发展的不完整性,以文化胜任力价值观为指导,培育学生的文化自我觉察意识,并将跨文化知识与跨文化技能的学习作为教学与实践重点,构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文化胜任力培育框架,进而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民族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文化胜任力培育的理念性指引、循序性特质、具象化感知以及反思性实践。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是多元主体的合作式培育过程,以专业价值观为指导,培育文化自我觉察意识,将跨文化知识与技能作为教学与实践重点,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文化胜任力水平、培育本土社会工作人才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5.
力学中,力的概念是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学生能否透彻理解和正确运用力的概念,直接影响对物理课的学习.现对力的概念教学谈一点自己的肤浅之见.在静力学范围内,应使学生对力的概念在以下几点达到透彻的理解:(1)力的物质性.即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力一定由物质施出,必须作用在物体  相似文献   

16.
"力的存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运动和力"中的一节内容.力的概念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又是一个比较轴象的概念,人教版<物理>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九年级."力"能否让七年级学生理解、接受,教师该如何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韩建立 《继续教育》2003,17(2):28-29
目前,许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公司的财富依赖于其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组织内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发展不仅成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实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建立市场竞争优势、创造巨大效益的主要手段,而员工的胜任力,作为与工作绩效紧密联系的指标,逐渐成为企业培训的重要内容。一、胜任力的概念及其类型目前,国际上对胜任力的定义比较多,但从内容上看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胜任力是指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第二种观点认为胜任力是指任何直接与工作绩效有关的个体特质、特…  相似文献   

18.
学习力概念最初源于"学习型组织"的管理学研究,它被认为是个人或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知识资源转换成知识资本的能力,是学生的学习品质与学习能力的综合素养。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学习力呢?一、运用深度学习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于美国社会的特定时代背景而逐渐兴起一种教育哲学,那就是"沉思教育学",沉思教育学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吴兴家 《林区教学》2009,(10):93-95
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学生对洛仑兹力与相联系知识、自主探究学习中的疑问,站在高于中学教学要求的理论层次,讨论洛仑兹力在能量转换上的作用,洛仑兹力与参考系、与电磁感应、与安培力关系等问题。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类似超过中学教学课程标准内容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是回避,还是给以适当指导?  相似文献   

20.
静力学中力的概念、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是学好动力学的基础,有的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为了让高一学生有效掌握这部分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辨析基本概念规律,学会受力分析,掌握几种解题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