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在信息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加速了信息工作的自动化进程。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存贮与传递中心,是知识信息检索和利用基地。因此,培养和提高面向21世纪大学生的信息意识,特别是获取与利用文献信息的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基本内涵,并从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技能、信息品质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21世纪图书馆员应具备的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3.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东华 《教学与管理》2001,(7):19-19,36
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的崛起,推动了经济领域一场空前的革命,知识不但在这场革命中成为经济的直接推动力,而且掀起了新时代的篇章。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的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全球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21世纪人类社会将会有一种信息和知识的美好系统出现。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已是无可置疑的了。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资源,面对信息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图书馆拥有现代化设备,进行现代化管理,同时还要求图书馆员具备一定知识,信息素质和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信息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21世纪知识经济条件和现代信息环境下,是离不开及时、准确的知识信息服务的,图书馆正是这种环境下知识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与图书馆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以知识为核心,以信息革命与通讯革命使之成为可能的知识经济正以崭新面貌出现于世,并将发展成为新世纪经济的主流。它以磅礴的气势和巨大的力量,冲击着社会,引起世人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作为知识信息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的主要基地的图书馆,无疑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知识管理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但人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上还存在许多误区,从信息、技术及文化的视角对知识管理的概念、功能及CKO的核心工作进行分析,信息是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技术是实现知识管理的手段,组织文化对实施知识管理有全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浅论多媒体教学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教育是信息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不仅表现在信息对人的现实存在意义重要,表现在人们拥有信息的自觉意识增强.而且表现在知识信息量的急剧增加以及信息载体的日趋多样化。20世纪下半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开发与应用普及,文化传媒借助载体的科学先进而更加丰富多彩,其积极的影响关涉方方面面,人们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9.
知识创新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 ,知识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文章探讨了信息素养的内涵 ,并指出知识创新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决定因素 ,信息交流障碍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在因素 ,强化图书馆职能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刃针对着世界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从根本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信息革命。信息革命使世界经济从工业化阶段逐渐进入到信息化阶段,知识信息的制造、加工、处理和传播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的源泉。由于这一发展趋势在最近的几年里,越来越迅猛,故预言家们把21世纪定义为信息经济世纪,这就是当前时代精神变迁的必然,是图书馆与时代关系的特定历史情景造就的内在需要。图书馆的出现是社会刘文献需求的结果,它存在的根本也就是在于向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故图书馆的社会职责是传递文献知识信…  相似文献   

11.
任务驱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为适应社会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逐一亮相,人们清醒地看到: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电脑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21世纪所需要的是善于学习、掌握和应用新知识的信息型人才。培养21世纪所需要人才的突破口在于发展计算机教育。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迅速和整个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愈来愈多地渗透到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一场智能的革命,这是一场从依赖肌肉到发挥人脑潜能的革命。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人们逐渐重视知识的创新以及对陈旧的知识的摈弃,鼓励在继承、获取现有知识的同时,大胆建构与超越。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急速膨胀的21世纪,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变化发展,即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正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认识的不断提高。换句话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是知识社会中的个人和组织提升素质与竞争力、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项重要策略。教师是知识型社会中极为典型的知识工作者,担任着知识的传递、创造与学习的重要角色,必须不断地追求专业成比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变迁,胜任教学工作。而教师教学理论与实践技能提升的主要焦点在于知识的获得、产出、转化、创新与应用,内涵与目的都与知识管理相符。所以,教师若能应用知识管理理论来管理自身和整个学校的知识,将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的脉搏,给予学生最好的教育,提升自身素质和整个学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环境网络化和信息服务内容、方式优质化,要求用各种形式对图书馆员进行信息意识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科学知识与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的继续教育,更新、补充、提高图书馆员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养的概念首先是从图书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养解释为“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对信息素养进行了定义:“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可以说,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能力素质,更是一种基础素质,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可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中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是21世纪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也是人们在现代信息社会生存的前提条件。从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如何具备信息素质做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步入21世纪,人类逐步进入信息社会.知识总量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并迅速更新换代是这个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在“知识爆炸”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必须要做出的积极应对则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一即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丁能力和信息发布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胜于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