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著名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先生曾对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以来,世界博物馆领域发展和博物馆学演进过程中的一系列分化事件进行了科学梳理,并指出"博物馆发展中的分化与整合不是孤立的,它是博物馆在适应社会发展大环境中产生的分歧,并且形成了两条各有侧重的思想路线:一条是以博物馆功能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概念属于博物馆学研究中的元问题之一,关涉博物馆现象发生发展、博物馆形态以及社会文化认知水平等诸多议题。近代国人博物馆概念的探讨,是在西方博物馆观念与中国收藏文化传统汇流、碰撞,在救亡图存的特殊时代主题下进行的。中西古今观念的杂糅在近代中国博物馆领域的表现就是博物馆形态的多样化。返回近代中国博物馆发生的历史语境,对多样化博物馆形态进行具体梳理,可以发现当时的博物馆概念具有复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同传播学有着纽带般的不解之缘。研究和确立博物馆传播学的尝试,无疑会加速博物馆学与传播学两种学科的融合,开拓博物馆学理论的新领域,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我国博物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结构成份的个别和一般博物馆学是现代科学中一支年轻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博物馆结构是博物馆学基础理论的一个方面。科学发展到今天,分支越来越细,独立性越来越强,同时又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博物馆发展到今天,纵观,当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窗口;横览,应是社会和自然纷繁万千的屏幕。很显然,综合性是博物馆学的特征。构成各类博物馆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物与人。而物与人之质和量的不同,决定博物馆结构成份的不同。比如自然博物馆,它拥有动植物和矿物等藏品,就必须有标本制作人  相似文献   

5.
正引言二十世纪是西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众多博物馆学理念与思想迸发的时代。1971年,法国博物馆学家雨果·德·瓦兰(Hugues De Varine)率先提出了"生态博物馆"这一名词。时至今日,生态博物馆概念的提出已经历了近五十年,并在英国、瑞典、加拿大和中国等地生根发展。作为新博物馆运动的产物,生态博物馆不仅是一种博物馆新形式,更是不同于  相似文献   

6.
过去近三十年来感知研究在人文社科领域发展迅速,“多感知”的观念逐渐影响作为非正式教育场所的博物馆界。为“视觉中心主义”长期占据的现代博物馆开始重新思考多种感官的运用,博物馆开始更多地考虑超越视觉外的触觉、听觉、嗅觉及本体感觉等感官体验的认知与情感属性,并探索与之相对应的应用方式与技术支持。因此,“感官博物馆学”应运而生;本文从“感官博物馆学”的视角出发,通过梳理早期博物馆感官史,结合认知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及当代多感知策展实例,对其中的嗅觉深入剖析,探讨其进入博物馆展览的途径、效果、挑战及与观众产生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7.
围绕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Museums and Contested Histories:Saying the Unspeakable in Museums)",从理念、实践与研究等多个角度,向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教授理查德·桑德尔(Richard Sandell)提出了问题。桑德尔教授结合自身博物馆工作经验和学术研究,对于这一话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讨论了博物馆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博物馆学的发展和学科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的科学研究对象与内容包括了藏品研究与博物馆学研究两个部分。围绕藏品的科学研究,不仅彰显了博物馆科学研究的特色,还为博物馆赢得了科学研究机构的美誉。单纯的博物馆学研究或许不能使博物馆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科学研究机构,但一个博物馆若要成为优秀的博物馆,必须重视并开展博物馆学的研究。对于博物馆研究者而言,理想的知识结构是既有相关专业学科的训练,也需有良好的博物馆学修养。  相似文献   

9.
从博物馆的定义出发研究博物馆学是很有意义的,但如果过分地就博物馆工作本身来谈博物馆也会把博物馆学的研究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从博物馆的既成事实出发进行研究,对解决现实问题很有好处,但也容易追逐细枝末节,从而忽略了博物馆存在的理由和必要性,尤其容易忽略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博物馆含义的变化。博物馆的概念不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为基点,分析研究了苏州市博物馆群体建设中的博物馆学诸问题。作者指出:历史文化名城的博物馆建设应是博物馆学有关理论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性、文化遗产性、记忆性及群体性的完美结合。既要重视建设中的博物馆学要求,又要强调该城市对博物馆的需求感及博物馆建成后在市民心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诉诸于眼”的实物性和实物的真实性。作者还提出了在苏州陆续建成11座博物馆的可能性。此文给予博物馆学术界对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建设的原则和特点的研究以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学的藏品研究是博物馆学的重要话题,国内外学者多有论述。苏珊·皮尔斯(Susan M.Pearce)对博物馆收藏实践和藏品符号学分析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刻的研究,认为在物质文化视野下,收藏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并和物的收藏史存在对应关系;还可通过符号学的方法对博物馆藏品进行阐释。虽然在新博物馆学影响下,博物馆开始注重对人的研究,但以物为对象的研究在博物馆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苏珊·皮尔斯的研究可以为国内博物馆藏品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英美博物馆学传统和新博物馆学的影响下,以欧陆为代表的传统博物馆学体系逐渐势微,作为传统博物馆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史研究同样处于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针对此现象,首先,文章通过重回博物馆学体系的方法来界定博物馆史在学科中的位置,以及博物馆史的内涵与外延;其次,罗列西方博物馆史的几种书写,不仅为我们呈现了西方博物馆历史发展的轨迹,而且还为我们提供方法论上的借鉴;最后,文章回到中国语境,直面中国博物馆史与博物馆学体系所面临的困境,从博物馆学的"四对关系"角度来探讨中国博物馆学体系建设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法国的生态博物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博物馆一词诞生于法国,由乔治·亨利·里维埃(GeorgesHenriRivière)和雨果·戴瓦兰(HuguesdeVarine)1971年创造了人处于环境中的生态博物馆学的概念,其实早在1968年,他们已经在法国的乌尚岛和布列塔尼半岛等地已经开始试验这一观念。人们高兴地看到,经过了30多年,生态博物馆理论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无论在法国,还是世界上。1、基本观点:人处于他的环境中生态博物馆产生于跨区域社区中(例如地区自然公园和城市社区),甚至可以说是1963年法国非集权政策的产物。按照里维埃先生和法国自然公园的博物馆学家的思想,这一新型博物馆具有三个基…  相似文献   

14.
正ICOFOM专委会(博物馆学专委会)致力于对博物馆历史、收藏、教育、伦理、展览、管理和社会角色多样性等多方面展开讨论。京都新定义的搁浅似乎让我们重新反思博物馆学的传统与发展,当今时代下的博物馆定义如何与博物馆学的研究相契合,抑或是相决裂?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与许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互相交叉和渗透的。我在从事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工作中,曾运用了社会经济统计学(以下简称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博物馆学的研究和博物馆管理工  相似文献   

16.
正博物馆对于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公共博物馆在中国成长已逾百年。这期间,学界一直都在探索博物馆到底是什么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也几经修改,以适应新社会的需要。辨明博物馆(museum)、博物馆学(museology)、博物馆技术(Museography)三词的关系,对于理解博物馆至关重要。简单地说,博物馆是个教育机构。博物馆学即以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博物馆历史、目的、宗旨、管理运营、业务工作等的一门科  相似文献   

17.
"参与"的语境是"参与式文化",指公众利用网络或是其他媒介手段参与文化的创造、分享和传播,博物馆受其影响出现了"参与式博物馆"。美国博物馆学家妮娜·西蒙(Nina Simon)的《参与式博物馆》是介绍这一趋势的著作,阐述了博物馆"参与"的建构,列举了"参与"的四种实践,以及如何评估和管理参与式项目,梳理了参与式文化与参与式博物馆、Web 2.0与博物馆2.0、网民活跃度与观众多样性三个方面的理论来源。本文是该书的译者序。  相似文献   

18.
管理与科学、技术同称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现代管理学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部门,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多边缘学科,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成力。博物馆管理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博物馆学分支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包括博物馆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与设备等诸方面。由于我国博物馆学研究起步较晚,博物馆管理学也刚刚处于萌芽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自成体系的社会主义博物馆管理学理论与方法,这正是我国博物馆事业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宏观讲,我国还没有制定关于中国各类博物馆的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新博物馆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甄朔南 《中国博物馆》2001,(1):25-28,32
当前随着经济与科技一体化、政治多极化与文化的多元化的发展 ,博物馆正面临经济与社会的挑战 ,博物馆学也在适应这种变化而不断增加新的内涵。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的附属机构中就有一个名为“国际新博物馆学运动” (Internationalmovementofnewmuseology)的组织。为了发展我国的博物馆事业 ,有必要对国际上博物馆学研究中的新观念、新进展有所了解 ,下面就是对新博物馆学的简要论述。   (一 )什么是新博物馆学一般地说 ,新博物馆学是指具有一整套关于博物馆的目的和功能的侧重理论的探讨 ,并且在运作中…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美学与21世纪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她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步入21世纪的博物馆将充当“美的使者”,通过博物馆这一美的园地,向人们传播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以美化社会、美化人生,在创造新世纪文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1世纪的博物馆事业,需要合乎世界文化潮流的、全新的博物馆学理论指导。现在的博物馆学多侧重于博物馆应用技术与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