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为热爱化学,他专科毕业后锲而不舍,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因为倾心科研,他在艰苦条件下矢志不渝,一步一个脚印做研究;因为恪守职责,他在教学岗位上20多年春蚕吐丝诲人不倦,他就是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沈小平教授。沈小平教授1992年硕士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2005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无机化学专业,2008年至2009年在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相似文献   

2.
石金峰教授现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量工程系主任,兼任辽宁省土地学会常务理事、地籍估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阜新市土地局副局长、辽宁省城市勘察测量协会常务理事等职.石金峰同志1982年毕业于阜新矿院地测系矿山测量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具有无私奉  相似文献   

3.
刘三阳教授,现年35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年轻的系主任.他在教学、科研上奋发进取,不断创新路子.他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大数学系,同年考取了西安电子科大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取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在职博士生,获博士学位后,经国家教委选拨推荐,欧共体大学校长联络委员  相似文献   

4.
热爱真理,追求知识,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居里夫人熟悉地下采煤的人都知道,这是男人的世界.从矿工、采区技术员、矿长、到局长、总工程师,几乎清一色都是男子汉.然而在这由男人一统天下的地下采煤领域中.有一位不让须眉的女专家——西安矿业学院教授兼矿山压力研究所所长吴绍倩.她1955年从东北工学院采矿系地下采煤专业毕业后,40年来一直驰骋在这个几乎全是男人的领域中.当初她作为共青团员响应组织号召自愿从化工系改行学习地下采  相似文献   

5.
用年轻有为来形容现年33岁的李建东教授可谓恰如其分.他从1978年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以优异的成绩依次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他28岁时破格晋升为副教授,隔年又晋升为教授.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他还是电子部电科院通信与导航专家组成员,首届国家863通信高技术个人通信专家组成员.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17,(8):28-28
闵宽洪,男,汉族,1956年8月出生,研究员,中共党员。闵宽洪同志一直从事水产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授课工作,还进行援外培训、教学研究、科技入户、县乡镇级教授咨询站以及科技超市服务团等工作,现为联合国工发组织、商务部中国经济技术交流中心领域专家.  相似文献   

7.
刘三阳同志硕士毕业后留校从事教育13年了,从不放松学习进取.1989年在职于西安交通大学取得计算数学博士学位,后又赴法国作博士后研究一年.1990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被评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95年初,出任应用数学系主任的他,年仅36岁,是当时全校最年轻的系主任.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三副重担,更显露出他的非凡才华.他为人师表,勤奋耕耘,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在应用数学教学与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及行政管理诸方面均有建树.除担任校内许多行政和学术职务外,还任中国数学规划研究会理事、中国决策科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数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和青年数学工作者委员会主任、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联合会常务理事.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刘三阳教授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一学期讲好几门课,还带研究生,有时担任学生班主任,超负荷工作.如《数学分析》这门重要基础课程,难度大,任务重,他以自己扎实的功底,高明的讲课艺术,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和同行的好评.1992年冬天他在发高烧、患肺炎的情况下,不顾医生劝阻,坚持上课,其敬业精神受到校系领导的赞赏.刘三阳教授讲课深入浅出、得心应手、引人入胜、独具风格、启发性强.他注重向学生揭示  相似文献   

8.
樊昌信教授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樊昌信教授从事教学与科研40多年,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6篇,出版专著、译著及教材12本,内容涉及通信工程多个领域.他在我国首先创建了“无线电多路通信系统”课程,主编的《数字通信原理》、著作《数字通  相似文献   

9.
苏丹 《科学中国人》2007,(10):36-39
李佩成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他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1966年研究生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他长期在我国西北从事农业水土工程,水资源与环境及国土整治等方面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多有建树。近年来他主持了国家项目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与再造山川秀美研究。最近记者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访问了李佩成院士。  相似文献   

10.
黄平是个极其平凡而又普通的人,然而正是他使许许多多在黑暗中生活的人得到了光明。黄平教授出生于湖南平江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95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以后分到湖南省人民医院,一直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与眼睛结下了不解之缘,曾任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主任、主任医师,全国防盲指导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省眼科学会常务委员,湖南省防盲指导组组长,湖南省医学会理事。黄平教授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里,他勤勤恳恳,刻苦钻研,对眼科技术精益求精,专业造诣很深,先后在全国多种眼科…  相似文献   

11.
曾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的周渭教授,现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检测与仪器系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他还担任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时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石英频率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天文学会理事,陕西省计量测试学会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12.
怀化医专副校长李晓阳教授是一名医学教育管理专家,1982年12月毕业于衡阳医学院(现为南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97年9月任怀化卫校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2000年8月升任怀化医专副校长,分管教学、科研、成人教育、图书馆和附属医院工作,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挂任南华大学校长助理,具体协助南华大学教学副校长主管教学与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3.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黄春波教授,1989年大学毕业后,20余载如一日扎根在高职教育一线的讲台上。他带领专业教学团队长期探索、实践、创新的“工教结合先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荣获第六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在辞旧迎新.欢渡新年之际,笔者走访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著名微波技术专家、校长梁昌洪教授.曾有人这样说过:科学家担任大学校长有几项极大的好处.其中之一就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谦逊的本质.梁昌洪校长给笔者留下的就是这样一种具备科学品质的学者形象.梁昌洪在西电任教始于1975年,他数十年如一日,治学严谨,耕耘不辍.1984年他被中国电子学会遴选为会士.1986年5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7月又被批准为当时电子学会与通信学科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由于贡献卓著.曾先后被评为电子工业部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教委有突出贡献回国人员.并获国家教委授予的“人民教师”奖章.梁昌洪没有陶醉在既得的荣誉之中.他认定“生命在于工作,烈火在于燃烧”.他的生命就是在无止境的追求中日夜燃烧.他始终工作在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主讲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为专业和学科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1991年全国微波年会召开.梁昌洪带领一支10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的队伍参加.一次发表15篇论文.在会上引起轰动.他研究撰写  相似文献   

15.
陈守煜教授,浙江宁波人,1930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任教于大连理工大学至今,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一批水力发电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水文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模糊集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6.
顾子筠  张贵勤 《科学中国人》2007,(1):F0002-F0002,1
他,是我国警察战术学科的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为我国警察指挥与战术专业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现为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警察战术系系主任,教授,党支部书记。他,为人师表,在教学、训练、科研、育人等方面成绩卓著……他从警几十年,由初出茅庐的有志青年,成长为成  相似文献   

17.
郭立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物理学科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校特聘教授。1993年3月硕士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并留校任教,由于突出的科研、教学工作成绩于1998年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2001年再次破格晋升为教授。兼任美国纽约科  相似文献   

18.
邹应全,男,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感光学会理事,中国感光学会非银盐专业委员会、印刷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协会理事,《信息记录材料》杂志编委。邹应全教授是国际有影响的从事感光材料和光聚合基础与应用研究的专家、国内非银盐感光材料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专家之一,他从事化学科研教学工作27年,曾主持或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多年来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创造性成果。  相似文献   

19.
魏常林教授从事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利研工作已整整17年了。他在教学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有口皆碑。他还独立或合作编著了10部专著、教材,累计150多万字,现已全部公开出版发行,有的被作为陕西省高等院校统编教材,获得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有的开辟了交通行业新的研究领域。他还发表了31篇约12万字的论文,其中也有多篇获奖。他采写的多篇关于学生  相似文献   

20.
正他是河北省恢复高考后培养的第一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他苦心孤诣30年,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硕果累累。他是著名工业废水处理专家马中汉教授的关门弟子硕士、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教授的开门弟子博士,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教授指导的博士后。他34岁破格晋升副教授,36岁破格晋升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