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随着风力发电的大规模迅速发展,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多采用双馈反应发电机组(doubly fedinduction generator,DFIG),机组运行时由于其换流器结构的存在,使得转子转速与电网频率解耦,对电力系统的惯性贡献很小[1]。因此,挖掘其"隐藏"惯量,使其在系统频率变化时作出响应成为解决风电调频的关键。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惯性调频方法应运而生,本文对目前该种调频法的提出过程做以研究;原理做以总结;方法做以分类;结果做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电能需求的日益增长与发电容量不足的矛盾显得越来越明显。在目前能源紧缺与环境日益恶化的全球背景下,节能环保的可再生能源的的发展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此契机下,风电能得到了迅猛发展。双馈风电机是目前风电场的主要机型,本文对风力机及双馈风力发电机进行研究,利用PSCAD进行建模仿真验证,电机能够跟随风速变化而变化,获得最大的风能利用率。为后续的风电并网研究打下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风电利用率的逐步提高,要求风电应具备传统电源所具有的辅助性服务功能,如频率调节等。分析了风电机组通过桨距控制、风力机转子控制、转子转速控制等方法参与系统调频的过程及其工作原理,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规模风电并网,电力系统在保证其自身可靠运行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维持并网地区电压稳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本文对由双馈式风电机组构成的并网风场进行分析,首先构建了双馈风电机组的简化数学模型,然后分别研究了恒功率因数和恒电压两种运行方式下的无功电压控制策略,并且通过绘制各控制方式下的PV曲线,进一步分析了风场在两种运行方式下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从双馈风场的运行角度,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分析依据。通过对风速扰动和无穷大电网电压跌落两种情况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双馈机的恒压运行方式在参与系统无功调节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双馈式大型风电机组高速齿轮箱是故障较为高发的设备,高速轴和高速轴——发电机驱动端的联轴器是齿轮箱的关键部件。本文介绍了一起大型双馈式风电机组高速齿轮箱高速轴及联轴器断裂的典型故障,阐述了双馈式大型风电机组高速齿轮箱高速轴及联轴器断裂故障的故障过程管控和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无刷双馈电机高阶终端滑模转速辨识的优化控制设计提高双馈电机的运行特性。针对传统的无刷双馈电机的转子耦合能力差、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跟踪微分器有限元法分析的无刷双馈电机高阶终端滑模转速辨识设计方法。分析无刷双馈电机系统结构和基本控制原理,通过使用变频变压调速系统设计的方式,采用高阶滑模控制,设计跟踪微分器补偿控制误差,进行有限元法分析,得到无刷双馈电机结构模型的滑膜干扰控制律。用神经网络逼近左逆测量系统中的非线性函数。利用转子磁场坐标系高频抑制性能,对无刷双馈电机系统的转速辨识模型进行改进设计。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控制的转速观测器对于无刷双馈电机系统转速的辨识及时准确,辨识误差最大值出现在负载突增时,仅有3 r/min,展示了模型较高的抗干扰性能。为提高无刷双馈电机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的精度以及系统的鲁棒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7.
风电并网比例趋势逐渐增加,包含频率在内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势必受到威胁。其中风电功率固有波动特性会对电网频率造成影响,危机电网稳定运行。本文首先分析了电网一次调频能力,并提出了一种针对高风电渗透率下电力系统一次调频能力需求评估方法,最后以东北某地区实际电网为例,定量分析了该电网的调频能力及该系统调频容量需求,为制定电网调频应对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双馈异步风电机组为主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大,这就使得风电机组在外部电网发生故障时应具备相应的故障穿越能力。分析了电网故障对双馈异步风电机组的影响,并对目前双馈机组高压/低压故障穿越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以期展示该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运用技术路线图、德尔菲专家法、层次分析模型对风电设备产业化的关键技术进行识别.研究发现,无刷双馈技术、多电机联合驱动技术、独立桨距调节技术、交流励磁技术为风电设备产业化过程的关键技术,通过对风电设备产业化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突破,有利于我国风电设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特征值分析方法进行双馈风电机组模型简化的方法。通过风力机机械模型,发电机定转子动态模型,变流器等效函数模型,以及变流器控制器等模型的确立和适当简化,构建了适合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的双馈风电机组模型。本文提出采用特征值分析法作为风电机组模型简化方法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层次的模型简化和验证工作,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模型简化方法能够反映模型的主要特性。最后通过时域仿真和误差计算证实了模型简化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表明简化后的模型可以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中反映双馈风电机组对扰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9)
我国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风力发电对电网频率的稳定控制影响不断增加。然而,目前风力发电机的主流机型为双馈风力发电机,它通过变频器控制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对它们进行独立调节,但也使得风机转速与电网频率失去了耦合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补充有功功率的虚拟惯量响应控制技术,实现双馈风力机的调频功能,并通DIg SILENT/Powerfactory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12)
随着风电领域投资的热化,大规模的风电基地越来越多,装机客量渐趋浩大。但相对于传统电网,风电场有明显的特殊性,风电的弱馈性对其接入电网的保护控制装置的要求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对突变量保护元件的影响的分析也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文章从双馈风电场的弱馈性入手,分析了风电接入对突变量保护元件的影响及接入保护控制面临的问题,验证了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和间歇性,风电并网会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在各类风机中双馈感应电机能够实现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相较与普通异步电机有更好的电压稳定性。通过P-V曲线分析法可直观的得出当前运行点与崩溃点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得出提高电压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风电场回路(双馈式风力异步发电机组)进行模拟分析,本文得到了风电回路的一些特殊属性,特别是风电回路发生短路时,风电机组会出现较大的瞬时响应电流。如果不能在风电回路继电保护中躲开这个瞬时响应电流,就会使风电回路的继电保护发生误动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风电接入的越来越多,提出了关于风电场等效调峰调频容量的含义,将风电场等效调峰调频容量中,进行风电的接入,充分地将系统调峰在接入风电之后受到的影响进行了体现,对于调峰调频容量配置,则按照pweq来决定。不但依赖于以往的方式来达到电源侧调节机组提高的目的,还着手于风电出力波动视角,通过采取增多储能系统的方法,进而考虑处理风电接入后给系统调峰调频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光电编码器是电气传动系统中用来测量电动机转速和转子位置的核心部件。本文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并给出了电机双馈调速系统中基于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电机转速、转子位置及转子感应电势相位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风电机组技术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还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自动化并网运行的策略进行了探讨,这有利于提高电网运行的质量。随着用户用电需求的增加,电力行业需要对电网运行系统进行优化,选择性能优良的设备,这有助于降低电网出现故障的概率,还有利于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伴随风电穿透功率迅速增加,为有效维护电网稳定,以恒频双馈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非线性控制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改进方法。在电网电压下降条件下,采用空间矢量法从定子与转子两个角度分析双馈风电机组暂态过程,建立风电机组动态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先描述定子与转子磁链直流分量参数大小,再表述定子与转子漏感参数大小。基于上述动态数学模型,采用反馈线性化非线性控制思想,提出低电压穿越控制改进方法。控制目标确定输出函数,构成输入输出系统,利用状态反馈线性化思想及坐标变换方式使非线性系统变换为线性系统,通过线性最优控制策略完成穿越控制过程。仿真实验证明,利用文中方法提高了低电压穿越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对大规模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及其影响分析基础上,以双馈型风电机组为例,结合其单机运行特性进行相应的风电机组仿真模型构建,通过对风电机组连锁脱网事故模拟,对其事故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以为相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三种类型的风电机组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对比,使我们对风电产业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