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重要文言选文。“持千金之资币物”一句,教材释为:“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币”注解为“礼品”。“资币物”三字细作何解,很多资料语焉不详。部分资料认为“币物”是同义连文,即“财物”之意。那么,我们将“资”与“币物”联系起来,细味其中,不觉有扦格冗繁之感。笔者不揣简陋,将备课时之孔见胪陈于下,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引读八法     
新世纪初,千阿年始。回顾小语教学现状,教改成果虽多,但因种种原因,大面积推广难。如此跨入新世纪,恐难负素质教育的时代使命。就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来说,研究“学法”的同时,着重“读法”的研讨,可改革“一言堂”和“满堂灌”的陋习,得吹糠见米之实效。因这无需大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只要教师本人狠下钻研、揣摩、试验、总结等功夫便可奏效。为此,特列“引读八法”求教同行。一、提问引读教师根据教材要求,按句子意思提问后,学生接读课文。例如:第六册(赵州桥)第1自然段,师引:“什么地方有座什么桥?叫什么名字?”生读:…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无意中看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就现在使用的教材做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的调查统计,该校展开了两项调查: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长期从事“两课”教学的教师大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大学生难教,现在的“两课”更难讲.因为,在“两课”课堂上,公开做其他课作业或者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已屡见不鲜:课上伏案大睡,雷打不动的学生,也间或有之;如果老师不点名,就无故旷课的学生,也小在少数。甚至,有的学生对“两课”教材也另眼相看。他们根据实用与否对所有教材进行分类,一类是“有用”的,另一类是“无用”的。而“两课”教材常被打入后一类。只有在听学术报告或考研辅导班占座时,才被派上用场。…….凡此种种,足以说明,在校大学生对“两课”有逆反…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教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那些为学生佩服的教师其才能不一定多高,但他们却做到了以勤补拙。总是在备课时翻阅大量资料,熟悉学生,深挖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化解办法及教具的使用方法等等,并且吃透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正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仓促应战就会漏洞百出,遇到问题张口结  相似文献   

6.
辛明 《湖南教育》2004,(21):37-38
新旧教材的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与原人教版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安排的位置不同,原来的教材本章放在“代数式”与“整式加减”之后,现在则放在“有理数”之后,况且现在的教材在本册中不学习“代数式”与“整式加减”;二是编写上都是从问题出发,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如第84页的问题:“顾客用540卢布买了两种布料共138俄尺,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高三生物选修教材“学习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的实验谈几点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8.
李永宁给李镇西的信镇西先生:今天我想与您就“例子”教材观做一探讨。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被许多教育工作者拿来做要改变教材观的强有力的证据。我并不反对把现在的教材看成是例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材就应当是个例子。“例子”教材观一方面借叶老的话巧妙地回避了现行教材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方面一厢情愿地肯定持有这样的教材观可以组织成功的教学,由此导致“例子”教材观的几个重大误区。一“正确的教材观要求师生把教科书当成活材料,而且教师还要为学生设计教材以外的活材料,甚至有时还可以为达到目的而增加一定的辅助…  相似文献   

9.
正如《历史教学》主编任世江老师所说,“课改过程中的问题很多,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教材。教材是决定高中课改成败的第一道门槛。”好的教材不但可以教育学生而且可以引导老师,不好的教材会扼杀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而且可能造成错误的情感价值观。网上“愤青”的言论就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历史教科书的问题。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广东已经使用了三年,据我调查,教师们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在多年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单倍体、多倍体”的判断始终难以把握,使这一内容成了难点中的难点。下面就笔者对“单倍体、多倍体”的判断谈一下看法,以供同行们参考。1从概念上判断 教材中对单倍体定义为: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本物种配子中一样,称为单倍体。 教材中对多倍体定义为: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多倍体。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往往把单倍体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误判为多倍体。所以我认为,对单倍体的判断是否为: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新个体都为单倍体(不管它含有多…  相似文献   

11.
徐云 《考试周刊》2009,(46):16-17
现在,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照本宣科,不敢逾越教材半步。于是就有教师说:课文编得太短,我十五分钟就讲完了,怎么办?也有教师说:要讲的内容太多了.而课时安排得又太少了。另一种则是大刀阔斧地改,往往置“语文教材”于不顾,另起炉灶“自编教材”,或为综合性学习,并美其名曰“大语文”。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现在使用的物理教材大多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人教版)(以下简称教科书),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内容与过去教材相比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和要求,但其中部分内容也值得商榷,笔者就有关问题愿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政治课教学》2004年第5期刊登《由两道争议试题引发的思考》(下面简称《思考》)的章,对某市会考试题提出了质疑。本人对这位教师勤于思考的精神表示敬佩,尤其被其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所折服。但本人对其观点并不能苟同。《思考》一的基本论点是: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就是没有理论根据,考题与教材提法不同就是超纲。这里涉及一个教学原则问题,即我们是用教材上课,还是上课死讲教材;我们培养的学生要能正确地认识我国的政治、经济现象,正确地分析我国政治、经济体制与其他同家的不同点和共同点,还是只会死背教材,见到教材上没提到的说法就去叫嚷“超纲”“没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刊2002年第11期发表的《推翻一个理论命题,重新构建语文教学》一文(作者:建瓯一中张宇田老师),已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第5期“百家争鸣”专栏全文转载。我们曾“热切期望能有更多的同行和专家参与进一步的研究讨论”。现在,收到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朱丹老师惠寄的文章并刊登于后。真理不怕论辩,深入的讨论研究,无疑会帮助我们对一些重要问题逐步达成共识,从而有利于语文课改。欢迎各方同行和专家继续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教育观是教书育人,现在的教育观是教学育人。不以书为纲,而以教学环境、教学情景的创没为教育资源,老师、学生、教材、经验都是教育资源。现在的教育观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和创造生命和价值为目的的事业。具体地说,就是用教育的手段来育人、育爱、育知、育能、育价值、育创造。简言之,就是:教育人、教育爱、教育知、教育能、教育价值、教育创造,完全否定了原来的“蜡烛”精神、“春蚕”精神。因为教师在培养和创造生命和价值的同时自己的生命和价值也在创新和升华。  相似文献   

16.
现在使用的人教社版高中《语》教材(包括《语读本》,对一些字词按“旧读”注音,这就存在一个与现行规范标准相抵触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二:  相似文献   

17.
李群 《山东教育》2005,(21):43-44
《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材应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开放性情境,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为贯彻实施新课标要求,笔者拟结合中考政治备考,就如何更好地搞好新课标下的案例教学谈点粗浅认识,以抛砖引玉,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相似文献   

18.
要摈除目前盛行的僵化的语阅读教学模式,就必须认真继承和发扬古代优良的语阅读教学法,树立起”感悟理解“的语阅读教学新理念。要达到“感悟理解”的效果,应在语阅读教学中贯彻三个原则,即:整体把握与局部品味相结合的原则;主志作用与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外及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教学有这样一种观点——“抓纲务本”,“纲”指教学大纲,“本”指的教材。尽管现在取消了教学大纲,去除了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但是笔者觉得这句话在今天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于此,可以赋予其新的涵义:“纲”指“课程标准”,“本”仍指教材。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深挖教材内涵,在教学过程(很大程度上指课堂教学)中,促使三维课程目标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一个朋友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美资企业雅利安公司准备招聘4名中国高级职员,一名青年成为10名复试者中的一员。复试由美资企业雅利安公司总经理贝克先生主持。当那名青年走进了小客厅时,贝克先生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他先是迟疑了片刻,转而一脸惊喜,并紧紧地握着那名青年的手,用流利的中文说:“哈哈,原来是你呀,我找你找了很长时间了!”接着他激动地转过身对在座的几位同行说:“我现在向你们介绍一下,这就是从昆明湖救我女儿的那位年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