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方 《精武》2004,(11)
大杆子源于古代长枪术,长八尺以上为大杆。习武世家教习子弟时,先要学习中平枪和圈枪之法,有一定功力后才能用大枪。明代以前的沙家杆子和杨家大枪都很见功夫,往往枪功练成了,周身的整劲就练出来了,再练习徒手技击就事半功倍。明代后,有武学名家根据六合大枪创立六合门,三皇炮捶门也是拳法、枪功各重一半,心意拳始祖姬龙峰更是“精于枪法,人皆以为神”。  相似文献   

2.
张方 《精武》2004,(11):20-20
大杆子源于古代长枪术,长八尺以上为大杆。习武世家教习子弟时,先要学习中平枪和圈枪之法,有一定功力后才能用大枪。明代以前的沙家杆子和杨家大枪都很见功夫,往往枪功练成了,周身的整劲就练出来了,再练习徒手技击就事半功倍。明代后,有武学名家根据六合大枪创立六合门,三皇炮捶门也是拳法、枪功各重一半,心意拳始祖姬龙峰更是“精于枪法,人皆以为神”。  相似文献   

3.
宋迈伦(1810~1893)名彦超,字迈伦。人称“宋老迈”。河北冀县赵家庄人。出身武术世家。9岁学武,练弓、刀、马、石等。20岁中武秀才。旋外出访师学艺,遇乔龄(字鹤龄)传于三皇炮捶拳和大枪术。经数年揣摩苦练,多有心得。中年至京,曾人清廷“神机营”供职,曾创办“北京会友镖局”,“南会友镖局”。武坛后学尊宋迈伦为北京三皇炮捶拳的开拓者。 于连登字金榜。清代道光、光绪年间河北冀县人。三皇炮捶于派创始人。师承乔鹤龄。艺成后在家乡授徒。弟子众多,超群者唯其子于鉴。堂)。河北冀县人。三皇炮捶于、来两派继承…  相似文献   

4.
夫子三拱手     
“夫子三拱手”是三皇炮捶拳的看门击技绝艺,由清代著名三皇炮捶大师宋迈伦得艺后在家闭门精心独创的。此技既有朴实无华的功架,又有科学求真的哲理。当年宋大师投笔从戎时,在七王府(爱新觉罗·仪炫,封醇亲王,排行老七,光绪帝之父)与御林军众教习比武时,就使用此术。屡屡将对手击倒于丈外,故被七王爷惊叹,称为神拳。“夫子三拱手”是基本姿式  相似文献   

5.
张凯 《精武》2006,(1):24-25
炮捶又名三皇炮捶。“炮捶”二字是形容其拳威力如炮,故名。炮捶发力发声,以气催力,用力刚猛,击法上挨轻躲重,有含、收、蓄、滚、挑、按等法。三皇炮捶套路短,架式小,动作刚健有力、沉稳,技击性较强。器械有大枪、剑、刀、棍、护手钩、梅花铲、凤翅镗、金钢圈、牛心拐等。下面,笔者介绍三皇炮捶的刀对枪实战技法,供习者参考。第一节 1.刺头拦截:甲右乙左。甲方两手握枪,左脚向前上半步虚点于右脚前,成为左虚步,同时两手持枪直刺乙方头部,力点在枪尖。甲方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目视刺头枪。乙方右手持刀自下向上、由里向外拦截甲方刺头枪,力点在刀头,同时右腿屈膝提起,目视拦截刀,左掌  相似文献   

6.
张凯 《精武》2006,(3):4-7
三皇炮捶拳夫子三拱手为三皇炮捶拳第四代宗师宋彦超所传。宋彦超字迈伦,武林美誉“神拳宋老迈”,1810 年出生于河北翼县赵家庄,少时习各种拳技,后投同乡乔公鹤龄习三皇炮捶,从师多年功有大成。乔公过世后,宋迈伦三年闭门不出,研习各家拳理与三皇炮捶技艺,终将各家拳艺精华融为一体,创出“夫子三拱手”绝技。  相似文献   

7.
张凯 《武当》2000,(9):35-37
三皇炮捶拳实战技法,是北京会友镖局历代镖师在长期走镖过程中,通过实践与实战总结出来,形成系统的技术精华。也是功夫、力量与技术技巧相结合的精品。尤其在炮捶门第四代宋迈伦与第五代于鑑时期,形成了宋于两大派系之后,更突出了三皇炮捶拳本身的实用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凯 《精武》2004,(12):5-7
响当当的三皇炮捶拳与京都会友镖局 三皇炮捶拳历史久远。从现有文字记载和文物来看,最早传授三皇炮捶的人,是河北冀县的乔三秀。乔三秀传子乔鹤龄,乔鹤龄传宋迈伦、于连登、张文彩、王双奎。清道光年间,宋迈伦曾挟技独闯京城,到清廷的神机  相似文献   

9.
三皇炮捶拳     
传统拳种的三皇炮捶,属短打类拳之一。其历史悠久,据古谱记载祖师为人皇氏轩辕黄帝(生于公元前2697年)。故又称“人宗门”、“人祖门”、“三皇门”。史书记载:“三皇者,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黄帝是也。早在战 尤于涿鹿时已形成三皇炮捶之雏形,因其出手如捶,发劲似炮,而得名。《少林七十二艺·点穴术》记载:“今之言技击者,厥惟两派四门。两派者何?少林、武当是也。四门者何?三皇、形意、八卦、言门是也。考两派四门之历史,则三皇门为最悠久。少林派祖师为初祖达摩禅师……。武当派祖师张三丰。三皇门(今世称人祖门…  相似文献   

10.
张凯 《精武》2006,(3):18-19
起源三皇炮捶传自清朝初年,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 师承于僧人普照,后来传至俗家。由于炮捶拳内容简练, 好学易懂,朴实无华,侧重技击实用,因此自清朝咸丰年间神拳宋老迈带艺进京投神机营后,即在北京流传开来,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四十余年历史。此后,宋迈伦的弟子、于宋两派的嫡传高足“小辫于”于鉴又把三皇炮捶拳传入山西,于鉴的门生带艺出关,后来即在辽宁、吉林等地流传至今。据拳谱记载,目前各地流传的炮捶拳艺均为第二代传人乔三秀所传。乔三秀之子乔鹤龄中年时常游历四川  相似文献   

11.
三皇炮捶功夫中最有名的绝技名叫“夫子三拱手”,这个名字多少反应了目前三皇炮捶拳的现状,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商品社会中,这个古老的武术流派像一位老夫子,虽然不无失落,但仍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词曰:世人都晓尊三是尽向鼻祖问端详。谁识文武同一理,内修外练两平常。细思量,莫彷徨;上药三品存神王。练操有形俗能受,修求无迹论短长。(《鹧鸽天》) 三皇炮捶拳拳名的含义:炮者足也,捶者手也,以修炼人之三宝精、气、神合而为一,所显现的拳脚功夫,三皇之名所由起也。伏羲(天皇)主神、神农(地皇)主气、黄帝(人皇)主精。创始人以古圣先贤之名依附于拳名之上,暗藏玄机于不露。以人修炼三宝附诸古仙道,实为神仙学,是修道、修人的大功夫。故而有“神拳”之美誉。 一、“三皇门”既有拳谱,又有功法“三皇炮捶拳”手抄本拳…  相似文献   

13.
三皇炮捶功夫中最有名的绝技名叫“夫子三拱手”,这个名字多少反应了目前三皇炮捶拳的现状,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商品社会中,这个古老的武术流派像一位老夫子,虽然不无失落,但仍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炮捶亦称“三皇炮捶”。其运动特点表现为一蓄一发,劲力充实;以力当先,重刚轻柔。基本功以马步桩为主,基本拳法有:开门炮、劈山炮、连环抱、转角炮、十字炮、脑后炮等“十二炮法”。现主要流传于北京、河北、山西、山东、辽宁、河南、吉林等地有传习。  相似文献   

15.
张凯 《武当》2005,(9):42-43
一、三皇炮捶简说三皇炮捶拳传自河南嵩山少林寺普照僧人。自明末清初始,后传乔三秀,甘凤池,又传乔鹤龄, 再传至第四代宋迈伦,于连登,尔后发展为宋、于两大派系沿袭至今,自四代宋迈伦带艺进京(公元1846年),尔后神机营比武受皇封,再后创立京都会友镖局。宋迈  相似文献   

16.
王炳生 《武当》2015,(1):13-15
一、概述枪,古代称为矛,是我国古代兵器中的一种主要刺兵,素有"百兵之王"的称谓。自古以来,枪的形制种类繁多。宋代有单钩枪、双钩枪、环子枪、拐枪等;明代有长枪、铁钩枪、龙刀枪等;清朝有长枪、蛇枪、钉枪、钩镰枪、雁翎枪等。以上枪名大都是枪头的形状而命名。以枪杆的长短粗细不同,又分为大枪,花枪两种。故有"丈八大枪,七尺花枪,双枪六尺"之说。由于枪的使用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加之枪的制作简便,刺杀能力强,故自秦汉以后,戈废戟衰,而枪独存,成为古战场上的主要兵器。即是在火箭,导弹异常发达的今天,短兵相接时,依然离不开枪的使用技术。足见枪在我国古代军事和武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对  相似文献   

17.
张凯 《精武》2006,(3):12-13
三皇炮捶之法修身先养一口津,定气再把两仪分, 定住八卦分四象,玲珑变化散周身。先能延年且益寿,又能百病不临身, 出悌入孝山中隐,不久知音临洞门。三皇炮捶之法中的“修身先养一口津”和三皇炮捶之根中的“修身得道气爽清”中的“修身”二字,都阐明三皇炮捶是“以气为主、以理当先”的气功拳术,其“法”“根”皆明示为内外兼修的修身内功心法。“修身先养一口津”之句所包含内容要点层次颇多。“修”是特殊的练法,是高层次的练,是终极内练。  相似文献   

18.
张凯 《精武》2006,(3):16-17
三皇炮捶最基本的步型步法,虽然名称有的与其他拳种相同,然而对技术动作却有自己独特之处。三皇炮捶的步型主要有:弓步、马步、仆步、虚步、并步、丁步和本门特有的圈裆步(又称四六步)等。其要领要求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9.
三皇炮捶拳属于内家拳,传入北京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这门拳术是技击与气功相结合的拳术,强调“以气为主,以理当先;上步有情理,脚下有圈劲”。沉稳刚劲,内力充实;快猛巧捷,飘忽轻灵。发力气劲合一,刚柔相济,气势勇猛。归纳起来有四大风格特点: 一、简练朴实。大道至简至易,合于阴阳天地之道。简练朴实,舒展大方更显其高雅。外表虽是粗拳笨腿,内情却精微异特,朴实无华,刚柔相济,阴阳变化之妙,非师授加实践揣摸不可得。 二、沉稳刚劲。要求桩功实,两腿稳健有劲,机体松静自然。提携天地,天人合一,沉稳放松,有利于天地…  相似文献   

20.
张凯 《武当》2005,(1):37-38
京都会友镖局攻防实战法,是三皇炮捶拳第四代传人神拳宋老迈(宋迈伦)所创造的夫子三拱手和十二炮秘传绝技中的部分内容。虽然夫子三拱手以搓掌放打为主,但其内涵极为丰富,其中包括:肩肘腕手,胯膝足趾,四肢八节皆可为用。再如十二炮虽是以拳法为主,但在实战中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