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该理论预言了黑洞的存在,并开启了人类对黑洞的不断探索.就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里,科学家公布了首张黑洞照片,发现了目前为止具有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和最小质量的黑洞.我们知道,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大的天体,会吞噬其周围的任何物质,甚至连速度最快的光子都无法逃离.那么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呢?黑洞完全不发射和反射光,我们又该如何观测它呢?黑洞距离地球如此之远,其质量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下面我们来谈谈这种神秘天体.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110面“阅读材料”“黑洞”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设想,如果某天体的质量非常大,半径非常小,则其脱离速度有可能超过光速,即 v=((2Gm′)/r)~(1/2)>c.爱因斯坦相对论指出,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由此可推断,对这种天体来说,任何物体都不能脱离它的束缚,甚至连光也不能射出.这种天体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黑洞.”  相似文献   

3.
神秘的黑洞     
黑洞是天文学家根据理论和观察推测的一种质量巨大、密度极大体积极小的天体,通常存在于宇宙各星系中.黑洞有特别强大的吸引力,使得“事件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其特征是有一个封闭的边界,这个边界被科学家称为黑洞的“视界”,宇宙的物质和辐射可以进入“视界”,而这个黑洞“视界”内的物质不能逃逸到视界外面.  相似文献   

4.
许效锋 《物理教师》2007,28(2):50-51
考题(第25题):神奇的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论所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探寻黑洞的方案之一是观测双星系统的运动规律.天文学家观测河外星系大麦哲伦云时,发现了LMCX-3双星系统,它由可见星A和不可见的暗星B构成.两星视为质点,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A、B围绕两者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  相似文献   

5.
邵晓明 《物理教师》2003,24(11):20-21
近来,有关宇宙的问题,天体的计算,特别是以黑洞这个特殊的星体为情景而设计的一些问题常在各类试卷中出现,因而,有关黑洞的知识就受到中学物理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人们在谈论黑洞问题时,常常会提到史瓦西半径这个词,那么,史瓦西半径到底是什么呢?这得从什么是黑洞说起. 在太阳系内广义相对论效应是非常小的,牛顿理论与爱因斯坦理论的差别只能用非常精密的仪器才能测出来.为了发现明显的广义相对论效应,必须在宇宙  相似文献   

6.
莫容山 《初中生》2013,(22):54-55
黑洞是人类眼中谜一样的天体,从来没有人亲眼见过它——这是因为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连光都不能逃脱。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黑洞的前世是什么物质?它是由恒星变成的。说它"黑",是指它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也不能逃脱。  相似文献   

7.
1915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建立,预言了黑洞的存在,许多科学家对其展开了研究。科学家们认为黑洞是天体塌缩形成的超致密区域(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质都不能从该区域逃逸)。虽然我们现在称作黑洞的概念可以回溯到200多年前,但是“黑洞”这个名字是晚到1967年才由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提出来的。具体黑洞概念的提出,翻开了人类对天体研究的新的一页。短短几十年,黑洞一直成为天体物理学家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形成了黑洞物理学。  相似文献   

8.
罗辑 《教师博览》2014,(5):45-45
<正>斯蒂芬·霍金的黑洞理论为宇宙中最致密的天体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解释,但是日前这位大科学家在其作品中提到,宇宙中没有"黑洞",只有"灰洞"。该理论来源于一篇名为《黑洞的信息保存与气象预报》的论文,是霍金对黑洞的研究新成果之一,他认为黑洞其实是一个拥有极端物理环境的"灰色地带",质能进入黑洞中后还会"回到"宇宙中,我们以前对黑洞的边界理论认识是有待改善的,黑洞或许不会永久性地保存质能信息,它在某个时候会"释放"。  相似文献   

9.
将量子复合时空理论、量子力学交易解释和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结合起来,可初步解决霍金和彭罗斯在量子黑洞问题上的争论,并提出了天体和宇宙演化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0.
考题25.神奇的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论所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探寻黑洞的方案之一是观测双星系统的运动规律.天文学家观测河外星系大麦哲伦云时,发现了LMCX-3双星系统,它由可见星A和不可见的暗星B构成.两星视为质点,不考虑其它天体的影响,A、B围绕两者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如图所示.引力常量为G,由观测能够得到可见星A的速率v和运行周期T.  相似文献   

11.
科技之窗     
黑洞中天体的质量法国萨克莱研究中心的雷拉诺特博士等人利用智利的欧洲南天天文台的望远镜花费了4年时间观测微透镜在天空所能看到的部位。观测结果发现,包围着银河系呈球状成分的黑洞中存在“MACHO”天体。这个天体不释放光和电磁波,而且MACHO的质量非常大...  相似文献   

12.
7现实的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吃不饱”的怪物,任何东西落到它的口中,就像落入无底深渊,便无影无踪。这种“吃不饱”的怪物,就是神秘天体——黑洞。天文学家探测表明,当恒星进入晚年发生引力坍缩时,质量比太阳大2倍以上的恒星就会形成黑洞。黑洞之所以神秘,一方面它确实非常黑,几乎没有任何光线从里面传出来,在外面看它时是绝对的黑;另一方面它又像一个深不可测的洞,周围的天体很容易落到里面,而里面的东西却不容易逃出来。这些神秘的特征是黑洞密度造成的。黑洞物质每立方厘米可达到1000亿吨!由于它的引力太强,当其他天体靠近它时,黑洞的引力…  相似文献   

13.
吴忠超 《成才之路》2010,(17):I0012-I0012
当代最伟大的引力物理学家霍金对天体物理、宇宙学和理论物理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他的研究变革了人类的时空观和宇宙观。他的一个重要的贡献是黑洞物理。如果说三十多年前,人们对黑洞的存在还半信半疑的话,那么现在还持怀疑态度的就已成异类了。作为最美丽和最有创见的科学理论之一的。黑洞的霍金辐射”已被永载史册,他的无中生有的理论在科学上,而非在哲学或神学上解决了宇宙创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气球黑洞     
同学们听说过天体中的黑洞吗?天体中的黑洞是很恐怖的,它能够吸进所有东西,包括光。那么,黑洞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  相似文献   

15.
光学激变类星体(OVV)是介于普通类星体和BL Lac天体之间的一个子类;对这一类天体进行光谱观测和分析,能促进活动星系核(AGN)相关理论的研究,利用窄线[0 Ⅲ] 5007的线宽去表示星系核球速度弥散盯,通过Mhh-σ关系计算了中心黑洞质量,所得结果与由短时标光变和反响映射法得到的中心黑洞质量一致.  相似文献   

16.
哈勃望远镜发现了黑洞存在的证据在宇宙间所有已知的星体之中,最不可思议而又让人好奇的天体相信非“黑洞”莫属。这种奇异天体是60年代初由英国剑桥著名理论天体物理学家霍金斯最先预测的。他从恒星的物理研究,发现当质量硕大的星体演化至晚期,除会造成轰然爆炸的超...  相似文献   

17.
有兴趣去一趟吗黑洞无疑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地方。它们的质量非常大, 以至于扭曲了空间与时间; 它们的引力非常强, 以至于连光都无法从它们的边界逃脱; 它们的密度非常高, 以至于它们的中心被称为 "无穷远点"。因此, 许多人都想去黑洞看看, 体会一下身处黑洞的感觉。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介绍说, 如果靠近一个与地球差不多大的黑洞, 那么引力会急剧地增加。如果你像跳水那样一头扎入黑洞, 那么头顶感受到的引力要比脚尖大许多许多; 这样一来, 人就会像牙  相似文献   

18.
对于“黑洞”这个词你或许并不陌生,它是天文学中的概念。黑洞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天体,它的体积很小,但密度却大得惊人。因为它的密度非常大,所以引力也特别大。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被它吸进去,就别想“爬”出来,就连速度最快的光也逃脱不掉黑洞的巨大引力。  相似文献   

19.
考题25.(22分)神奇的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论所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探寻黑洞的方案之一是观测双星系统的运动规律.天文学家观测河外星系大麦哲伦云时,发现了LMCX-3双星系统。它由可见星A和不可见的暗星B构成.两星视为质点,不考虑其它天体的影响,A、B围绕两者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如图所示.引力常量为G,由观测能够得到可见星A的速率钉和运行周期T.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量子复合时空理论,量子力学交易解释和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结合起来,而且将它们推广到广义相对论的弯曲时空框架中,不仅解决了量子场论中的一些重正化问题,而且以黑洞和白洞的时空度规作了新的理解,初步解决了霍全和彭罗斯的量子黑洞问题上的争论,对天体演化和宇宙演化提出了新的观点,有助于量子引力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