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石油地质学”是石油类院校的特色及核心基础课程。当前,除传统石油地质专业外,石油类高校众多非地质专业学生往往亦选修或开设“石油地质学”课程。虽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及教学模式存在差异,但在教学实践中,对于非地质专业的学生,“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及教学安排仍存在些许的不足。鉴于非地质专业的学生可以分为两类,笔者分别探讨了各类人群的专业背景及学习目的,并基于此提出了针对非地质学生“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认为合理有效的课时分配(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同时修改成绩评价体系将更好地促进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石油学科分支多、交叉性强的特点,介绍了石油类课题科技查新过程中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的选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3.
将石油储存于地下是建设大型石油储备基地的重要方向.其中地下开挖洞室作为战略石油储备的方式之一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由于其复杂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下开挖洞室防渗和稳定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主要谈谈地下开挖洞室稳定性和几种防渗方法.  相似文献   

4.
孙巍  张天君 《内江科技》2015,(2):125+115
本文以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地质分析为基础,充分利用中扬子地区现有的露头、钻井及实验分析资料,从有机质丰度特征、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等方面来研究中扬子地区二叠系烃源岩,最后提出烃源岩有利分布的区块。  相似文献   

5.
简要阐述了数字化是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应加快实现档案数字化网络建设及福建省地质档案数字化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6.
兰州地质研究所建立于1956年。兰州地质研究所以多学科综合研究为特点,重视岩石圈中的生物地质作用及有关矿产的形成机理。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沉积学及沉积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及生物地球化学、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板块构造、磁性地层学)、原油孢粉学及藻类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特色。其它研究领域还有:环境地质学(古环境与古气候)、放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中文数据库建设的步骤,阐述了外文数据库建设的特点,提出了中外文数据库建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谢家荣—勘查中国石油地质的先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家荣(1898-1966年)是我国早期卓有成就的地质学家之一,是勘查中国石油地持的先驱,早在1921年,他就和翁文灏一起调查了玉门油田,以后又先后过陕西,四川,台湾等地的石油地质,发表石油地质调查报告及论著30余种,在《江南探油论》(1948年)一文中,明确提出中国石油的分布,决不限于西北一隅的论点;在《东北矿产概论》(1949年)等文章中,则认为在日本人没有找到石油的北满地区,有找到石油的希望,1949年以后,他在培养石油地质人才,组织和指导全国石油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的艺术图片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艺术图片的管理特点和实际开发经验,论述了艺术图片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需求分析、软件开发和用户管理等步骤,对建设特色数据库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野外地质实习是培养地学人才的基本环节,对与石油地质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人才培养同样重要。在此旨在结合石油类高职院校非地学专业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职院校野外地质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利于野外地质实习教学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以校园信息化建设为目的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兴未艾,它通过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极大地改善当前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信息共享,对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着重讨论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利用模式及其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技术能拓宽公共危机信息采集渠道、提升公共危机信息处理能力和优化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情势。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信息基础建设滞后、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低、信息化共享程度不高、信息化传播渠道不畅等问题。因此,须从如下方面入手进行完善:统筹规划大数据时代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全面布局危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危机信息资源建设水平;整合资源强化危机信息共享程度;官民合作促进危机信息有序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在智库建设新的历史机遇期下对高校智库服务体系构建进行创新性理论探讨,从而突破高校进行智库建设的障碍。[方法/过程]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的信息生态理论视角,挖掘出信息生态理论与高校智库建设的关联性,对高校智库建设的生态因子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结论]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高校智库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圈,并为高校智库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卢连梅 《科教文汇》2014,(25):213-214
本文首先从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讲解出发,讨论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实践策略。通过加强图书馆建设中内向型战略建设、外向型战略建设、信息系统建设、馆员队伍素质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图书馆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子 《现代情报》2009,29(4):23-26
网络化和数字化是现代图书馆的主要特征,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新的运行平台。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的必要性,讨论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措施。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不仅能够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也可以解决文献经费不足的难题,使馆藏资源得以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NSTL认知科学信息门户为例,从知识组织体系构建原则、信息资源选择原则、信息资源选择标准、信息资源采集方法4个方面,对学科门户网站的信息资源建设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学科门户网站的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必须客观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服务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加快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引入区块链技术,提出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新组织模式,并用JAVA语言进行实现;同时,结合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基于核心方-从属方的演化博弈模型,从利益实现的角度出发,探索新组织形式下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建筑供应链各参建方之间的信息共享水平、信息转移系数、财政补贴等因素对信息共享新组织模式的形成有正向作用;信息共享成本和风险系数对新组织模式的形成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基础,新时代文献信息资源 保障体系需要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全面性建设。【方法/过程】在分析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现状与建设思 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 WSR 系统方法论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框架设计,并具体阐明了巩固资源保障物理建 设、重组资源保障事理建设、聚焦资源保障人理建设的内容框架与实施路径。【结果/结论】本文所提出的我国文献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旨在深化新时代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创新设,探索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 障体系建设的内容与路径。【创新/局限】在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中融入系统工程的思想,充分考虑建设过程 中的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对体制层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李晓  曹艳 《软科学》2007,21(5):86-90
在分析四川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内容重复、缺乏多样性、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难、信息工作队伍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因而,四川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应重视建立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加工与处理系统、信息发布与应用系统。四川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包括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基础建设、开发整合农村市场信息资源、加强对农业信息服务载体多样化、解决好信息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