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作为受众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其影像化、直观化、迅捷化、通俗大众化等特征相当鲜明。利用电视对精英文化进行传播和推广,扩大了精英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但同时,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电视在向大众传播精英文化的过程中,对精英文化有所消解。这种消解是值得关注的。提升电视文化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当前传统媒体仍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和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但传统媒体的科技报道受到一些来自传媒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制约而没有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基于受众理论探讨了科技报道的改进策略,需媒体从业者强化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建设,满足受众的科技信息需求,增强公信力,使受众在使用媒介后产生正面的"媒介印象",发挥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提升受众的科学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电视对精英文化的普及1.电视与精英文化结合的现实基础和必要性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其与精英文化结合,传播精英文化,是有着现实的基础和必要性的。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角度来说,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普遍,作用强大,其对于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承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而精英文化作为知识分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的创造主体,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精英文化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社会的全面进步、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及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尤为重要。电视正是通过对精英文化的传播,使社会文化、文明朝着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其自身媒介社  相似文献   

4.
任玮 《新闻世界》2010,(4):82-83
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播媒介等新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为适应时代需要,传统文化积极寻找与大众传播媒介相契之处,但是由于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产生了如"哗众取宠"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朗读者》为例,分析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合作的现象与产生的问题,以期找到它们未来合作更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娱乐文化的繁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受到了现代文明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南弹唱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下,其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乃至其艺术性质本身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立足于本雅明的"光韵"理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论,从发展变迁的视角论述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变革,和现代媒介技术对甘南弹唱艺术及其传播效果带来的影响,并对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借助大众传播媒介以拓展其发展空间作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思维与创新途径探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胡明 《新闻界》2005,(5):69-70
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在高等教育面临市场竞争的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在高等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性更加凸现.高等学校一般都拥有自己的新闻宣传媒介,如校报、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网络新闻等(这些内刊被称为“准大众传播媒介”),但如何改变这些媒介“板报式”被动报道特点,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强大社会功能,像企业的广告宣传一样创造出比投入更大的价值,为学校建设发展创造条件?这些“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大众传播媒介有什么关系?高校又如何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为自己服务?这些都成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管理者和实践者不得不思索和探寻的问题.本文试围绕这些问题提出一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新思维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何宏颖 《东南传播》2010,(8):113-114
文化工业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批判成果,但是人们常常误认为这个理论的提出只是阿多诺等法兰克福成员精英情结的表现和对大众传播的恐慌,他们所持是一种纯粹捍卫精英文化的立场。然而,本文认为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理论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深刻发现文化工业利用技术(如大众传播媒介)欺骗了大众。因此,结合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的背景,文章对阿多诺提出的文化工业理论中的大众传播进行分析,从而具体解析文化工业理论中的大众传播,为当下的传播时代提供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1.
追求通观     
20世纪,信息传播活动进入到大众媒介传播时代。尤其是广播和电视凭借光进的技术,发展迅猛,威力巨大。它们一方面深入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领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又伴随公众的日常生活,左右他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与此同时,作为社会的一种存在,大众传播媒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的制约;为了生存和发展,它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对公众所固有的行为观念和价值取向寻求认同。于是,在社会、公众和大众传播媒介之间形成了广泛而复杂的互动关系。我认为广播电视理论研究应该以此作为自…  相似文献   

12.
周怡  袁侃 《青年记者》2006,(22):70-71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是大众传播学经验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但是在网络时代,有学认为大众媒介为受众产生“议程设置”的理论受到了挑战,媒介设置公众议程的作用有可能会减小。本通过个案研究来考察在网络论坛(BBS)议题设置的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社会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渠道形成各式各样的媒介文化形态,社会文化中的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在媒介文化中得到相应体现。纵观当今媒介文化,精英文化伴随文化领域"重心下移"趋势,走向"失落",大众文化凸显其绝对优势,但其负面效应也逐渐显露。因此,提高媒介素养、规避大众文化负面效应、协调三种文化的构成比例,已成为当今媒介文化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段京肃  段雪雯 《当代传播》2011,(2):47-49,53
在大众传播领域中,时媒介的控制权力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现象已经为社会所关注.本来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大众传播媒介,事实上在不断地拉开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面对大众传播市场的大众传播媒介所说的话(传播内容)却只是为受众中的一部分人服务的.媒介为谁服务的决定性因素同社会精英阶层的需要和观念联系在一起.那些真...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热情日趋高涨,各地政府都大张旗鼓打出了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旗帜。而在民间,这种对文化的渴望也日趋强烈。遗憾的是,一些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纸媒,近些年来  相似文献   

16.
韦魏 《新闻世界》2011,(8):116-117
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媒介融合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媒体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媒介带来了机遇。本文以合肥的"万家热线"作为网站受到媒介融合影响的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它在融媒时代受到的来自合肥区域新旧媒体的挑战,和它抓住机遇后应对威胁的措施以及取得的一些成效和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对其他的网站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广告实践中构建人际传播网络的初步设想王建文现代社会中,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似乎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随着实践的深入,大众媒介也日益暴露出一些弱点,它们制约着广告效果的发挥。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在广告活动中引入人际传播机制以弥补大众传播的某些...  相似文献   

18.
关键 《新闻前哨》2023,(8):30-31
新媒体技术重塑了媒介传播新格局,催生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衍变。在互联网舆论主阵地的争夺战中,主流媒体如何抢占舆论制高点?本文提供了一些参考模式和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程兆民城市化:大众传播媒介扮演了何种角色?城市是人类对话的中心。说起对话,自然而然地会令人想起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从诞生到发展,一直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对城市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化自19世纪到今天的迅速发展,归根到底...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播媒介本属于公共空间,但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在多媒体时代,"公"与"私"的界线开始模糊。借助网络平台私人议题开始进入媒介公共空间,媒介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私人化。本文试结合"富二代砸六位数在《北京青年报》寻女友事件"和"毕福剑不雅言论视频事件",分析多媒体时代媒介空间的私人化和私人空间的媒介化带来的问题,以期引起大众传播的重视和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