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允亮 《寻根》2006,(3):34-38
徐复观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成就卓著的学者,其著作《两汉思想史》、《中国人性论史》、《中国艺术精神》等都是在中国学术界享誉已久的著作.徐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种由衷的热爱,他自己也有一种勇猛无畏的性格和作风,这种性格和作风既是徐先生为人处世上的特点,也体现出一种特殊的文化魅力,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上彰显出来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2.
文化繁荣的主要标志是文学的繁荣。小说是文学的主力军,尤其是长篇小说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学发展的高峰。但是当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多为社会病垢,即使花大力气评选而刚出炉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也难以为社会公认为最优秀的作品。要创作出最优秀的传世之作,小说的创作方法和批评方法必须突围,要从性格刻画和性格批评提升到人格塑造和人格批评。从古代神话的"神格",到当代小说的人格描述,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创作基础,现在是文化自觉的提升阶段了。  相似文献   

3.
羿神话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巨大、流变最为复杂的神话之一.在前秦典籍中,羿形象呈现截然相反的两种形态,一个是射日除害的远古英雄,一个是荒淫残暴的有穷国君.然而到了汉代人手中,对羿的英雄性格给予极度彰显,对羿的低劣品质却极力回护,这种选择与取舍所映射出来的,正是汉代人积极、浪漫、宏阔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是如何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的本位文化."五四"以来中国三次文化宣言<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甲申文化宣言>,其显主题是中国学者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认识问题,隐主题是中国本位文化的建设,即有建设中国特色的本位文化问题.从文化心理来看,这三次文化宣言展现的是中国文化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到真正确立"文化自信"的复杂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抑或一个民族,不仅需要具有实力,更重要的还需要具有魅力,这种魅力就是文化。民族文化是最深远最恒久的影响力,不同的文明形态是区别不同民族最本质的内涵,是民族性格最本质的体现。自觉地将建设“文化中国”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用“文化”向世界说明中国,展示中国坦然和自信的气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小说创作伴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从神话发端到传奇故事到现实主义的人物性格刻画到现代人物的心理描写,再到后现代的精神分析、意识流叙述,今天已经到了整体揭示和描写人物丰富的人性即文化人格的阶段.当代人已经不再是以某一种单一的性格面具或内心倾向出现在社会与作家面前,作家也不再以刻画典型性格为成功,优秀的小说作品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塑造文化人格,当代小说批评应当与时俱进,从人物性格分析进步到文化人格研究,而<白鹿原>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华人文化常被视为集体主义的代表;而法国以其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被作为是最具个人主义性格的国家之一。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是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理性思潮的面对面,犹如一滴水里的分子般不停地发生无声的碰撞与融合。今天,尽管两国交往日益密切,民间文化认同日益增进,中法人文交流进程中仍然存在矛盾和误解。  相似文献   

8.
人类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那些最早进入人类文明时代的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和爱琴海地区文化,不仅是多源的,也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体育文化始终是在一种非平衡状态中发展的,从时间结构来看,时长时消,繁荣与衰微交替进行;从空间地域来看,此起彼伏,兴衰和凋敝同时存在。这一点对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类型众多、文化模式复杂的大国来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当我们仔细审视不同时代体育文化变迁的时候,总是可以看出,中外文化交流是影响着中国体育文化变迁曲线的一种重要的驱动力,甚至可以说,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一部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史。然而在体育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奇怪的“变异”现象,为研究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许多有趣的例证。  相似文献   

10.
传统农民的文化艺术梁涛农民的文化艺术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们不是朱门大院的阳春白雪,而是乡间村头的下里巴人。它们形式简单、质朴平易、富于浓厚的乡土气息。农民受生活条件和性格的决定,不喜欢追求文雅复杂的艺术形式,也不愿思考人生、宇宙的深刻哲理,他们欣赏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