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福贵 《大观周刊》2011,(24):63-63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在以“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新课程教学模式下,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家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化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的步骤中,化学实验是中心环节,通过实验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怎样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认为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如何创造性的设计运用“问题”则成了关键。  相似文献   

2.
“科学防疫:我来‘罩’”是面向小学生设计开发的“馆校结合”教育项目。该课程以“问题—发现”模式引导探究式学习,为参与者创造探究体验的学习环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将“问题—发现”引导的探究式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参与此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观察发现、收集信息、推理分析、逻辑思维、归纳总结、实验验证等相关的方法和能力,强化了以“实证”为核心的科学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探秘电磁”项目针对初中三年级《物理》中电和磁部分的教学内容,以“探究电和磁的关系,了解电磁学发展史”为主题,利用重庆科技馆磁电展区的展品和辅助实验器材、科技制作等教学资源,以“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为教学理念,采用“5E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体验式学习、做中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展品体验与实验、制作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以达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了解电与磁的关系”和“了解物理学及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学习科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研究方法,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应用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郑丽珍 《大观周刊》2012,(23):260-261,252
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化学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探究中最重要的探究方式和化学学习中最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目标体系,是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性课题。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刘文琴 《大观周刊》2011,(44):195-196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的创新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有: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分别从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力以及引导学生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这三个方面浅谈自己在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探究实验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6.
美国在1996年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了“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随后我国的科学课程标准也对“探究式学习”高度关注,这成为本轮科学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探究”。本文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指导理念三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对科学课程标准给科技博物馆教育带来的启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论证了将“探究”纳入科技博物馆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教案以“足球中的伯努利原理与马格努斯效应”为主题,结合中小学《科学课标》的要求,在科技馆现场模拟足球场景并依托有关流体力学的展品和实验等资源,以体验式学习、多感官学习、情境教学和做中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实验探究、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以视频播放为辅助教学技术手段,从而实现“了解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等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李志芳 《大观周刊》2011,(31):86-86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将“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同时提出,将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并列纳入内容标准,并指出“科学探究”不仅仅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更是初中物理课程的一项具体内容和学习目标,这将凸显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荆通 《大观周刊》2012,(35):290-290
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物理过程的学习.不能让他们被动的听.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活动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是每位教学工作者应该探索而急待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赵志刚 《大观周刊》2012,(8):279-279
本文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为视角,具体阐述了化学实验和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化学实验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实验和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与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毛家林 《大观周刊》2013,(4):252-252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是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徐小河 《大观周刊》2012,(27):285-285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构建是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的,而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实验探究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探究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德福 《大观周刊》2012,(9):252-252
《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提到与“科学内容”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实验探究题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教案来源于山西科技馆创意工作室的探究式教育活动项目。该项目针对小学高年级课程中的物质科学领域内容,引进5E教学模式,以“惯性”为主题,以“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为教学理念,以5E学习环为主并综合运用体验式学习、多感官学习和做中学等教学方法,以拼搭乐高积木、观察、比赛、分组实验为主要形式,并采用动画视频等辅助技术手段。学生自主探究有关惯性的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惯性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赵泽军 《大观周刊》2012,(39):150-150
本文从探究学习的特点、教学中要通过把握过程而获得物理知识、提倡科学探究、注重学用结合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探究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蔡竹青 《大观周刊》2013,(7):129-130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因此我们的科学课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用探究的思维去认识世界,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万鸿斌 《大观周刊》2013,(7):168-168
新修订的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单纯的“学会”。语文教学应主动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举办科技类展览不仅要向观众传播科学知识,更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并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本文在对伦敦设计博物馆“移居火星”特展展览主题、内容策划、形式设计与展览教育活动进行叙述的基础上,分析科学探究类展览以生活化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导观众像科学家探究科学一样学习科学。展览还体现出“基于问题的学习”与“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方法,让观众思考人类太空探索活动的目的及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贡晔 《大观周刊》2012,(24):222-223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树立科学态度,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国内“科学课程标准”一直强调“探究式学习”,而美国最新的“科学教育标准”不仅强调“探究”,更强调“基于实践的探究”。博物馆展品是开展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最合适的教育载体,它具有唯一性和特殊性,因此围绕展品设计开展“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既符合我国科学课程标准的切实需要,又吻合了国际上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还是发挥博物馆资源优势与特色的馆校结合可行途径。本文以北京自然博物馆进行的活动为案例,介绍“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具体实施方法和所体现出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