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巧学语文     
要知道,学语文可比学数学要难得多!学数学只要掌握认真审题、仔细运算,就可能拿高分,可语文不但要靠平时的积累、平时多读好书,还要掌握“巧学”的要领,这样才能有好成绩,不是吗?今天,我就来献出几条锦囊妙计,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借鉴。第一条妙计,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段意连缀法、课题扩展法等等。不管是段意连缀法,还是课题扩展法,都要掌握完整、通顺、简洁这三个重点,同时,在完整中,还要注意写作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只有这样“精益求精”,才能达到好的效果。第二条妙计,编写《难题本》。在做习题时,把你…  相似文献   

2.
纳段意就是用一两句话把文章的段落大意溉述出来。归纳段意要做到准确、完整、简要。所谓准确就是要抓准段中的主要意思;所谓完整就是把与文章中心有密切联系的内容都要概括到段意里;所谓简要就是用于表达段意的话要简明扼要。  相似文献   

3.
用摘句法归纳段意用摘句法归纳段意,就是从文章中摘录能够表达某一段意思的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用这种方法归纳段意的关键是指导孩子找准能够概括全段意思的句子。指导孩子用摘句法归纳段意,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让孩子在读懂一段话的基础上,先弄清这段话的主要意思,然后再看是否有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  相似文献   

4.
一、忌从思想角度归纳段意。所谓段意,指的是一段文章的主要内容,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这段写了什么”,而不是“这一段说明了什么”或“表达了什么”。如《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把段意概括成“说明志愿军同朝鲜大娘的感情深”就不符合要求,应概括为:“叙述了志愿军与朝鲜大娘告别的情景。”二、忌用不完整的句子归纳段意,段意应该用完整的句子,而不是词或词组。后者只能用以编拟文章的提纲或小标题。段意与提纲及小标题共同点——都是对课文内容分段的概括。不同点是:段意是对一段内容的简缩或基本概括;提纲则是用短语对该段内容  相似文献   

5.
程忠学 《中学教与学》2003,(2):17-17,24
段意是在文章结构的划分中 ,每个段落在内容上表现出来的主要意思。归纳段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一个重要步骤 ,也是阅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能否准确地归纳段意 ,这是检验是否读懂了段落的重要标准之一。怎样归纳段意呢 ?这要求先阅读再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 ,从文章的结构、内容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东西 ,用文章中的词句或自己的话把段意概括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 ,归纳段意是阅读理解中的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但它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归纳段意 ,要明确段意的两点基本要求 :一是“简明” ,即用最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段意。二是“扼要” ,即把段…  相似文献   

6.
第九册阅读重点训练项目是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复习时要突出这两个训练项目,组织全册的阅读复习。一、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一)掌握归纳方法:如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材中介绍了四种方法。重点讲的是段意归并法。即:认真阅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的大意,再把各段意连起来综合组织,就能归纳出主要内容。其它三种方法是直接摄取法、标题扩展法、抓关键词句及段落提取法。这三种方法都是辅助方法。(二)明确思考步骤:“段意归并法”可分三步思考:分清段落;概括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连缀训练就是把零散的语词或语言片段连缀起来表述一个完整语意的训练。由零散到有机整体的语言组合过程 ,就是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因而 ,语言的连缀训练法也是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的方法之一。语言的连缀训练法主要有如下两种类型 :一、连缀词语法连缀词语法就是引导学生依凭自己的想象和生活体验 ,把零散的但却有内在联系的几个词语连缀成句子或篇章的一种语言训练方法。在连缀的过程中 ,思维想象的触角不同 ,连缀的词语所组成的内容或语义的轻重也会不同。就其连缀后的含量来说 ,又可分为如下两种 :1 缀词成句。缀词成句即是…  相似文献   

8.
陈锦才 《考试》2010,(Z1):18-21
1.摘取法,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2.分层法,是压缩语段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步骤如下: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相似文献   

9.
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实用类文本阅读概括类题型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学生要做到精准归纳概括,除了整体阅读外,还应特别关注材料的标题或出处,通过归纳段意和文意、锁定关键语句、锁定重复性词语等方法去发现、筛选与整合。学生需审清试题要求,组织好答题语言,做到表述清晰完整,规范答题。  相似文献   

10.
一、注意培养概括归纳能力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学时要紧密配合这一重点。根据“读写例话”中“给课文分段,把每段的段落大意概括一下。再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这样归纳出来的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比较具体了”这一方法,可先让学生按自然段阅读课文,概括段意,然后提问: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哪几自然段讲了太阳与地球的密  相似文献   

11.
概括型提问     
“思维之所以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律规性的关系,主要来自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即思维是概括的反映。”小学语文教学中,概括型提问多用在概括段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训练上。《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给每段课文加小标题.小标题是在段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概括.但是,段意要求用简明扼要而又完整的句子表述;小  相似文献   

12.
一、忌从思想角度归纳段意所谓段意,指的是一段文章的主要思想,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一段写什么”,而不是“这一段说明了什么”或“表达了什么”。如《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把段意概括成“说明志愿军同朝鲜大娘的感情深”就不含要求,应概括为:“叙述了志愿军同朝鲜大娘告别的情景。”二、忌以提纲形式归纳段意归纳段意,旨在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领会文中的中心思想,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段意  相似文献   

13.
概括段意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摘句法。文章段落里有些句子高度概括了全段的主要内容,比如说总述句、中心句、过渡句等。概括段意时,可以直接摘抄下来,或稍加修改后作段意。归并法。有些自然段可划分为几层意思,而且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意义段也是如此,由几个并列的自然段组成。那么我们概括段意时,就可以先概括每层的意思,然后把层意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一整段的意思。取舍法。有些段落结构是因果式或顺承式的,概括段意时,可以先理清层次,然后采用取果舍因或取主舍次的办法。概括法。有的文章内容结构比…  相似文献   

14.
通顺,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通顺”,“通”,就是写句子要合乎事理,合乎人们说话的习惯,做到语气贯通,琅琅上口;“顺”,就是写的文章要表情意,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入情入理,丝丝入扣。把文章写通顺,得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5.
【能力定位】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 ,信息传递和写文章都要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和得体。简明 ,就是简要、明白 ,说话、写文章都要努力做到语言既简要又明白 ;连贯 ,就是说话、写文章要有一个完整的意思 ,就常常需要好几句话才能表达清楚 ,把若干句子组成在一起的时候 ,就要注意句子内容的衔接 ,语气的通顺畅达 ,也就是注意了语言的连贯 ;得体 ,就是语言运用要适应环境。【要点阐释】初中语文大纲提出 :“说话比较简明 ,有针对性” ;“语句要连贯 ,意思要完整、明白” ;“说话要注意对象和场合 ,用语文明得体”。这是对初中阶段语言的…  相似文献   

16.
一、保留主干,要完整。如果一个语段有中心句(主旨句),那么,找到直接表达中心(主旨)的句子是概括段意的最好办法,但若一字不动地摘抄下来,字数上又显得多余,这时,不妨采用“保留主干”的方法,但抽取主干后,要防止表意欠完整的毛病。请看下例:归纳本文的中心(不超过1...  相似文献   

17.
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抓住表明文章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也叫骨干句)。这种句子叫主句。围绕主句来加以说明、叙述或议论的叫从句.主句有时放在句首,接着展开来写以阐述、发挥、说明主句的意思。这个主句就是段意的概括。其次,有些文段没有主句,这就要抓住贯穿全段文章的中心意思。一段文章说明什么,叙述什么,议论什么,总是要围绕着一个中心意思的.我们细读全段文章,仔细体会各句的含义以及句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难概括出段意来.概括段意的有效方法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复习汉语拼音,能正确地读准词语的声调;掌握14个生字和两个多音字。2、结合句子区别近义词的用法,并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灵活运用。3、能按词的不同属性给词语归类。4、能够分辨句子是否完整,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5、能读懂课文,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6、学习记叙文写法,能有顺序地写清楚一件事的经过。训练要点识字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生字的读音及字形,克服地方音的干扰,正确地读准字音和声调,加深字义的理解,可作如下练习:1、把下面的音节补充完整。  相似文献   

19.
缩写,就是在不改变意思的前提下,把一篇字数较多、篇幅较长的文章按一定的要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压缩、提炼,变为一篇短文。对学生进行缩写训练,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归纳句意、段意的训练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了。但是在对篇章进行缩写时,有的学生容易犯一些毛病。例如没有突出重点、内容不完整或者是缩写后的文章仍旧不够简练等。要如何才能写好缩写呢?首先,必须通读原文,对原文的主要意思要理解。特别要弄懂原文中难理解的句子的含义。只有把握住…  相似文献   

20.
从获取信息的角度来说,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去枝叶理主干的过程。从纷繁的文字中提取要义,并能加以归纳概括,这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位语文专家曾说,学语文,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概括能力。因此,培养归纳概括阅读材料的内容主旨的能力,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对段落主旨的概括,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角度要一致。段意的概括要与段落划分的角度一致。例如《石钟山记》的第二段,写探求石钟山命名的原因。首句交代了游览石钟山的缘由,以下文字的层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