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掌的做法杨式:五指自然微分,手指向掌心侧微曲不伸直,指肚微向手背撑张,虎口撑圆,掌心内凹。要求:掌要自然伸直,掌心微含空,形如荷叶状。感觉用意时两手指手心有热胀感,前臂有水银贯注感。陈式:大拇指指根向小拇指指根相合。大拇指尖后仰,并与食指分开。其余四指微微分开自然伸直,指尖向后弯曲,五指相错成螺旋形。要求:五个手指指根相合,手指微伸直,螺旋错开,形如瓦楞。可以感觉到大拇指根,四个手指肚及掌心有热胀感。吴式:大拇指与食指分开,其余四指微分开指尖向前。要求:大拇指与食指分开虎口撑圆,其余四指微分开的距离比杨式小,指尖向前…  相似文献   

2.
潘世春 《武当》2014,(11):34-35
二十九、进步双劈掌(顺风扶柳)提左脚,脚尖外摆,于前进一步的同时,双拳变掌向前劈落,右脚随即上一步至左脚前呈并步,左右腿略微屈曲的同时,双掌自前继续向体左侧后带,右掌心向上,左掌心朝下;目随掌动。(图35、36)动作要点:两脚上步与双掌运行要同时进行,不可脱节,双掌运行要走弧形线。  相似文献   

3.
八极拳手型八极拳的手型大致可分成静态手型和运动手型两种,其静态手型主要有掌、拳、勾三种。掌五指自然分开,掌、指微屈向前,静态时,掌心空虚内收;动态触物时,意、气、力合一外凸,掌型呈荷叶状,八极拳门称之为"荷叶掌"。(图1—1)拳四指屈卷松握,拇指搭于食指、中指第一指节处。(图1-2)勾屈腕垂指,拇指搭于食指、中指第一指肚结合部,无名指与小指自然弯曲。(图1-3)  相似文献   

4.
买西山 《精武》2008,(4):30-30
轻步站下式,上前步(半步或一步)抬前手引手,手抬至脸部,臂伸有含存.掌以虎口向上或掌心向内为宜,脚步落即转身向后,左手随身向右后劈挂.同时抬右步,举右掌,向前进步,打出迎面单把。  相似文献   

5.
张凯 《精武》2006,(3):15-15
1.平握拳四指并齐卷拢,大指屈回,置于食指与中指第二关节间,拳要握紧,拳顶要平,腕部要挺(图1,图2)。 2.瓦拢掌五指伸直,掌力外撑,从小指外侧到掌根部分,感觉充实有力,关节伸展,指间间隔均匀,力点分明(图3,图 4)。 3.柳叶掌四指并拢,大指回扣,力在掌沿、腕部(图5)。用时可翘可平。 4.二指掌食指与中指撑开伸直,不能屈曲。拇指屈回扣压在无名指与小指上(图6)。用时可直戳与后插。 5.环形掌拇指与食指在上,虎口撑圆  相似文献   

6.
易筋经(四)     
第七式九鬼拔马刀势[预备姿势]并步。[动作操作]足尖相衔足跟分离成八字形,腰实腿坚膝直,同时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左在右上,腕部相靠,掌背相对,指端上竖,四指并拢,拇指外分)(见图15)。运动两臂。左臂经上往后,成钩手置于身后(松肩直肘,钩尖向上);右臂向上经右往胸前(松肩,肘略屈,掌心向左,微向内凹,虎口朝上),掌根着实,蓄劲于指(见图16)。右臂上举过头,由头之右侧屈肘俯掌下覆,使手抱于颈项;钩手化掌,使左掌心贴于背(指端向上,五指自然分开),在生理许可范围尽可能向上(见图17、18)头用力上抬,欲使头后仰;上肢着力,掌用劲下按,欲使头前…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9双分掌杨式:两掌十字交叉合抱于胸口前,向左右弧形旋臂分开,掌心朝外,腕与肩同高。要求:两臂成弧形,不可直臂高举腕过头顶。陈式:两小臂十字交叉合抱于胸口前,向左右前上方弧形旋臂分开,沉腕立掌,掌心朝外,腕与肩同高。要求:沉肩坠肘,旋膀转腕,双手都逆缠丝。吴式:两掌十字交叉合抱于额前,向上向左右弧形旋臂交侧掌分开,掌心朝外,腕与肩同高。要求:两掌有向下劈意。武式:两掌相对合抱于胸前,向左右平行分开,掌心朝外,腕与肩同高。要求:两手虎口手背两肩有相吸相系感。孙式:两掌心相对合抱于胸前,两掌间与脸同宽,向左右平行分开,掌…  相似文献   

8.
胡素芝 《精武》2006,(11):26-27
18.插步双劈掌:接上式,身体起立,右脚插于左脚后方,双脚平行成交叉步,边起立边动手,双手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划弧,划至右肩外侧,立掌向左用力推掌,上身稍向右倾,目视双手(图18)。19.马步劈拳腾空飞脚A.接前式,向右转身90度,右脚向南横跨一步变马步,同时双手由左向右抹,抹至头右侧,  相似文献   

9.
一、手型l.掌。五指自然伸展,虎口撑圆,掌心略内收,成凹型。掌指向上,掌心向前为立掌。掌心向上,为仰掌。掌心向下,为附掌(图1)。2.拳。四指向内卷屈,拇指压于中指、食指的第二关节上(图2)。3.勾。五指指尖向内内拢,屈腕(图3)。二、手法1.搂报:教法提示:右转举臂~屈臂下按~左搂右报~左转举臂~屈臂下按~右搂左推。(1)右转举臂:两脚并拢,身体直立;头正,虚领顶劲,立项,松肩沉肘。周身放松,意念集中。准备式做好后,接着提起左脚向左平行开步,与肩同宽;随之,身体右转,右手外旋,向右侧上方举起,与肩同高,掌心向上,掌指斜向石,左手屈臂抬起,手…  相似文献   

10.
<正> (五)蹲身式(猛虎卧食) ①由自然站立姿势开始,左脚向左侧横跨一大步,屈膝半蹲成马步式。同时两手稍向上提起,向两侧分开,手腕内收,五指分开,掌心向内相对,臂稍弯屈。目视身前一米处地面。②吸气,重心移至左腿成独立式。右脚蹬离地面后,屈膝将小腿胫骨下部贴靠于左腿后膝窝处。同时两手稍内旋,经体前向上提起,至额前左右上方,掌心朝下,目视两掌手指。稍停后呼气,身体重心逐渐下降,直至全蹲。同时两手徐徐下按,落至膝前,目视两掌之间。自然呼吸,保持姿势五秒钟。③吸气,左脚蹬地使身体直起。稍停后呼气,右脚向身体右侧落步还原成图41姿势。然后右腿独立  相似文献   

11.
一、投掷实习球的基本要领 1、两手五指自然分开,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男生两食指接触。女生两食指中间距离为1—2厘米),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上方成“八”字,两手掌呈均匀包球,以保持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60.61.62. 右下摊伏掌 依上式,化日字拳为掌。用掌根、掌心、劳宫顺序往下捺(指不过中线),再用掌根、掌背、虎口顺序往右跨移成半阴阳掌,高不过膝,反复做3次(图1~6)。 63.右骑龙沉肘摩耳掌 依上式,肘掌上提,翘指成竖掌(留中),用财劲以腕行下摆指、外摆指、翘平指、握拳,用肘底或拖回成将台日字拳(图7-10)。 拆门解义: 与左式相同。 64.左归心膀 依上式,日字拳化掌用肘劲推动,向斜前插,掌指下括高不过脐,插指成半阴阳掌,膀手高不过中线,肘与鼻成一线留中(图11~ 13)。 拆门解义: 归心…  相似文献   

13.
买建军 《武当》2023,(1):29-30
<正>(接上期)第四节白蛇吐芯虚步亮掌:身体左转90°,左脚向前迈出脚尖点地成虚步,左臂稍弯,两掌成蛇形掌向上亮掌,左掌在上,高于头部,右掌在左肘下,两掌掌心朝下,掌指朝前,目视前方。(图31)虚步亮掌:保持原动作不变。(同图31)弓步插掌:左脚向前迈步成弓步,右掌、左掌依次向前插掌,掌指朝前,掌心朝下,目视前方。(图32-图33)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三式左揽雀尾(左掤势)动作1练习方法接上势,身体向右转,右脚尖外展45°,重心于右腿,左脚跟提起,右掌屈臂上提于胸前,掌指向前,虎口向上;左掌向右画弧于右腹前,翻转掌心侧向上,掌指向后,眼视右手方向(图3-1、图3-2)。动作要领(1)身体右转与右脚尖外展动作要协调一致,以腰的转动为主,转体方向以45°为宜。(2)左掌与右肘上下相对,呈抱球状。(3)立身中正,松腰沉髋。  相似文献   

15.
一、转身穿手歇步亮掌(1)右腿稍屈,左脚向左侧落步;右臂屈肘右掌向左腋下插伸;同时,左勾手变掌,从身后向下、向身前屈肘摆起(图1)。(2)右腿伸直,左脚尖外撇,左腿微屈;左掌继续向上、向身后方向直臂弧形绕行,右掌随即从左腋下向下、向身前方向直臂摆起;同时,上身左转,使两掌形成侧举;眼视左掌(图2)。(3)上动不停。右掌上举,左掌向下屈肘向右腋处抄起(国3)。(4)右掌从上经脸前向下、向身后直臂弧形绕行,至身后时五指捏拢成勾手,反臂斜举,勾尖朝上;同时,左掌从右腋处经右臂内侧向上穿出,至头部上方时屈腕成…  相似文献   

16.
(接上期)(二)内关穴1内关穴取穴方法(1)位置内关穴位于腕部两条明显的肌腱之间。即从手腕横纹向上量3横指,食指与两筋之间相交处。(2)取穴方法先取左手臂的内关穴。将左手臂伸出,掌心朝向自己,轻握拳,可看到前臂上有两条筋明显地暴露出来,从左至右,是掌长肌和指长屈肌的肌腱,找到手掌与小臂连接处的掌横纹(即掌根与前臂相接处第一个横纹),将右手中间3个手指并拢,无名指侧靠近掌横纹,将3个手指并排放在前臂上,右手食指与左手臂两筋之间的交点就是内关穴。取右手的内关穴时,将左右手换过来,以同样的方法来找。  相似文献   

17.
八卦五行掌     
八卦五行掌系八卦散手类练习套路,是易学身练的八卦掌法。我有幸于八十年代初跟武术名家王培生先生学得此套路,自学与再传授,已有近二十个年头了。王培生先生师从马贵,系尹派八卦掌名家。但王先生对程派八卦和刘德宽八卦散手掌也颇精通,且理论阐述精微,功夫高超。一、掌名:劈靠、穿袖、挽缠、搬冲、圈煽。二、五掌与五行对应关系劈掌:其形如刀劈斧剁,其性属金。穿袖:其形加发箭直穿,其性属木。挽缠:其形如溪水柔活,其性属水。搬冲:其形如电闪雷爆,其性属火。圈煽:其形如器沉物降,其性属土。三、八卦五行掌与人体方位、十天…  相似文献   

18.
一、按摩要求:动作始终意守下丹田(脐部)。第一节:洗面。动作:两手对掌搓热、干洗面部,一上一下为一拍。拍节四八拍(下属同)。第二节:梳头。动作:两手手指分开,虎口相对,指尖紧贴头皮,由前额上缘发际开始,逐渐向后作。来回梳抓动作,每拍梳抓一次。要求:全头梳抓到。第三节:指弹头。动作:两手五指微弯曲,自然分开,用指头弹打头顶部,从上星穴沿督脉行至百会穴,向后到哑门穴,1~8拍弹打~遍。要求:两腕放松弹打。第四节:擦耳。动作:两手半握拳,食指指腹于耳朵耳轮及所有凹陷处擦摩,从上至下擦摩为一拍。  相似文献   

19.
第二段 1.转身右横拳 (1)接上势,上体向左后方转;同时右脚向左后方扣步;左脚以脚掌为轴亦向左转;两臂动作不变;目视左拳(图1) (2)上体向左拧转;左脚提起经右脚内踝处向左前方上一步,变成拗三体式步;同时右拳前臂外旋,由左拳下方经左向右前方横拨,拳心朝上,高与胸平;左拳随前臂内旋,屈肘收至腹部右侧,拳心朝下;目视右拳(图2)。 [要点〕 转身时重心在左脚,以左脚掌为轴。 2.左劈掌 接上势,上体略向右转;左脚向右活步,脚尖朝前成顺三体式步;同时左拳变掌经右拳上方向前劈出,掌心朝下,掌指高与鼻平;右…  相似文献   

20.
乒乓球拍的拍柄形状 与握拍用力方法有直接关 系,常规的直式拍柄形状 可以分为三种:椎形、直 形和日式柄(图1—3)。 不同的拍柄形状对握拍用 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 如:直拍快攻型打法的选 手喜欢选用传统的椎形拍 柄,这种拍柄的特点是顶 部较粗、靠近球拍双肩处 较细。这种打法需要拇 指、食指和中指在球拍的三个着力点协调用力灵活变化拍形角度,敏锐地调整用力方向和用力方法,同时还能稳定保持拍形,精确发力击球。然而手指的用力必须依靠一个稳定的支点,因此必须让虎口的食指根部稳定贴靠在拍柄背面,上述几点的协调用力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