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既是中国传统军事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也是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精华,更是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和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基因。对科学设计《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的意义、理论体系构建与加强研究的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推动《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研究,并为孙子兵学理论研究的繁荣与发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为拓展《孙子兵法》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廓清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战略文化研究范式、现实意义及传播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新 《滨州学院学报》2011,27(5):133-137
《孙子兵法》是中国战略文化的重要智慧之源,是构成中国战略文化的重要基因。探索其战略文化思想,加强其战略文化理念的传播,对于弘扬《孙子兵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孙子兵法》战略文化思想体系构建的范式、范式的现实意义及其传播理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孙子兵法》战略文化研究与传播。  相似文献   

3.
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孙子兵法在爱国思想、人本思想、创新思想、变化思想、谋略思想等方面,充分体现了齐文化的丰富内涵。齐文化孕育了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展现了齐文化的亮丽风采。孙子兵法不愧为齐文化王冠上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孙子兵法》在日本、韩国、越南等亚洲九国的出版、研究、传播和应用情况的采访,考察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巨大影响。此报告作为"孙子兵法全球行"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对亚洲九国的《孙子兵法》传播应用情况的总结,既肯定了《孙子兵法》的全球性价值,又是在全球传播孙子文化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5.
法国开创了中国"兵经"《孙子兵法》的西译先河,为中国兵学的西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孙子兵法》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历程进行了梳理,探查了它在法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状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揭示和解读。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结合,翻译适应了文化环境,就形成了生态翻译。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实质是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做出的翻译。它为《孙子兵法》的英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工具,译者在翻译环境中做出不同的适应和选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闵福德的英译作品是运用生态翻译于《孙子兵法》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以《孙子兵法》与组织文化战略间的相互关系为立论中心,分析了从组织文化视角研究《孙子兵法》的可能性。《孙子兵法》中对领导者素质的要求、战略管理思维的要求和决策能力的要求等思想都对当今的组织管理者的修养具有切实的指导性。《孙子兵法》中的关爱部属、依法治军等理论对于规范的组织文化制度建设和组织凝聚力的生成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深受中国传统和合思想的影响,同时又是中国传统和合战略文化的代表性著作。从当代战略文化研究的视角,初步探讨了《孙子兵法》的和合战略文化价值观、战略思维模式及战略选择偏向模式,并揭示了其对于构建和谐世界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凝聚着民族智慧之光的中国古代兵法是中国军事谋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人奉为“兵学盛典”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谋略文化中的伟大瑰宝。《孙子兵法》巨著博大精深的内容,是孙武对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及其以前的中国社会军事谋略实践做出的科学总结,为中国军事谋略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孙子兵法》总结的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与进行战争的重要原则等,对历代战争指导者的谋略筹划和运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为中国军事谋略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孙子兵法》的伟大智慧将为中国军事谋略文化的发展谱写出新的篇章,为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铸造新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10.
台湾的孙子兵法传播与研究颇为兴盛,其研究受时代政治经济发展影响,对台湾经济发展贡献良多。"中华孙子兵法研究学会"的成立,改变了台湾孙子兵法研究个人或团体单打独斗的方式,有效地进行了组织性的资源整合,极大地推动了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与普及工作。对《易经》与《孙子兵法》进行结合研究,建构一个以易演兵的孙子兵法研究体系,是当代孙子兵法研究的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1.
对《孙子兵法》战争观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孙子兵法》是非暴力的"不战论",二是认为《孙子兵法》是充斥仁爱精神的"民本论"。从历史的实践、从《孙子兵法》文本本身、从先秦战争和兵学的演进过程三方面来分析,《孙子兵法》必然是冷静的战争论而非"不战论"。与儒家典籍《左传》、《论语》、《孟子》及《司马法》的相关论述进行对照,可知《孙子兵法》是君主(国家)本位而非人民本位,也未显示出深刻的仁爱思想。正因为孙子秉持"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才能够构建出辉映千古难以逾越的兵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传入日本后,日本研究者做了大量的注释和评注工作,从哲学、文学、军事等多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不仅吸取《孙子兵法》的用兵思想运用到军事领域,而且广泛运用于商业领域,对日本的军事思想、经营思想和战略文化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据《明太祖宝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与侍臣曾两次研讨《孙子兵法》。朱元璋受其身边爱好《孙子兵法》的侍臣的影响,屡屡对《孙子兵法》加以应用,虽质疑《孙子兵法》的相关思想,但其治军和作战的精髓思想依然有孙武的影子。朱元璋汲取孙武兵学思想中秉持经世致用的原则,极其注重孙武任将和用兵的思想,在作战历程中强调《孙子兵法》战略战术思想,这些均证明了《孙子兵法》作为"跨时代、跨国界、跨领域"的经世佳作对朱元璋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老子》不是兵学著作,但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老子》与《孙子兵法》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老子》的产生要早于《孙子兵法》。孙子论兵多有与《老子》相通之处,《孙子兵法》在诸多方面受到《老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古代伟大兵书《孙子兵法》中透露的和平理念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较深入地发掘了《孙子兵法》崇尚道德的观念与人道主义精神,同时提出了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运用《孙子兵法》中的和平理念,应对和处理国际关系及推动国内和谐稳定发展的一些初步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老子》不是兵学著作,但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老子》与《孙子兵法》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老子》的产生要早于《孙子兵法》。孙子论兵多有与《老子》相通之处,《孙子兵法》在诸多方面受到《老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代《孙子兵法》研究是在构建学术和救亡战争的双重压力与动力下进行的,其间融合中西兵学,体现了强烈的学术自觉和民族自觉。《孙子兵法》研究在近代经历了地位重建的曲折过程,在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无论是研究模式还是研究内涵都体现了浓重的融合中西的时代特点和反侵略战争的实践特点,这个时期的《孙子兵法》研究因此也更凸显了学术的百家之色和实践的应战之力,留给后人以巨大的智慧财富和宽广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8.
徐向前兵学艺术与《孙子兵法》关系密切,《徐向前军事文选》是其最好的见证。《徐向前军事文选》不仅多次征引《孙子兵法》,而且,徐向前热情地鼓励年青一代的指战员注意研究《孙子兵法》。除此之外,《徐向前军事文选》还见证了徐向前应用《孙子兵法》的实践历程。这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徐向前注重应用《孙子兵法》分析一些战役的成败得失,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二是徐向前注重应用《孙子兵法》提升作战指挥艺术。徐向前青睐《孙子兵法》,是我军领导高层注重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的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