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蘸饵     
张炎冰 《钓鱼》2012,(20):16-16
蘸饵,上饵技术之一。传统钓鱼都是手上饵,以包和套的方式藏钩于饵。可是饵大了、硬了以及味不对路就没辙了。于是有人在鱼嗜香,不吃蚯蚓、虾等腥饵时备一小罐,内盛炒熟后碾碎的芝麻或糕饼碎屑。遇鱼不吃腥饵时将装了蚯蚓的钩在芝麻粉中蘸几下,这样蚯蚓表面粘满了芝麻,抛钩后鱼就咬钩了。  相似文献   

2.
拉蚯蚓     
张炎冰 《钓鱼》2013,(12):23-23
小米颗粒小、轻,不能直接装钩:红虫细、短、体薄,一旦装钩时刺穿了,体液流失只剩一层皮效果就差了,所以有拉小米和拉红虫。蚯蚓,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以它为饵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和粗度,让钩尖从头部或体侧刺入,也可以按钩的长短掐成段装钩。传统钓用虫饵都是藏钩于饵,可是活蚯蚓蠕动伸缩,一旦刺穿了露出钩尖,有些鱼就不咬钩了。  相似文献   

3.
张树文 《中国钓鱼》2005,(12):66-66
今年8月,我碰到了一次奇怪而又让人开心的钓事。  相似文献   

4.
种蚯蚓     
罗凤呜 《垂钓》2002,2(2):48-48
很多钓友喜欢用蚯蚓作钓饵。但临时挖的蚯蚓韧性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有一种种蚯蚓的方法。用烂瓷盆盛满黄色泥土,找十来条蚯蚓作种子。  相似文献   

5.
半夜挖蚯蚓     
杨天举 《垂钓》2002,2(5):57-58
老丁,在明钢保卫科工作。4月22日夜11时,刚了结一件案子,顿感轻松。别人都回家睡觉去了,他却来了钓瘾,操起铁锹就去挖蚯蚓。手电光柱引路,老丁来到厂外一阴沟边,费了好大劲才挖到二十几条。他到家吃了碗热汤面,背起钓具就走,边走边说:“最好的休息还是钓鱼.这叫积极休息。”老丁的妻子只好“放任自流”啦!  相似文献   

6.
桑江钓斑鳢     
《中国钓鱼》2005,(9):14-15
  相似文献   

7.
4月28日夜下了一场中雨,翌日小雨转多云,气温20~26℃。 早晨,钓友老李来电话说:邕江涨水了,赶快准备钓具去钓跳跳狗,还是老地方——四桥上游沙滩一定很湿润,很多蚯蚓又会从河边泥土中爬出来,正是好时机哟……于是我俩相约出钓。8时10分,即到达目的地。放下渔具就开始捉蚯蚓,不一会儿塑料袋中就装了上百条,然后就是挂绳钩两副,布阵开钓。  相似文献   

8.
无味料     
张炎冰 《钓鱼》2013,(16):11-11
钓鱼,浓引淡钓,竞技钓鱼更甚。用浓腥浓香饵招鱼、引鱼,可是一段时间后鱼浮躁了,嗅觉迟钝了,用浓腥浓香不如淡腥淡香,再后来淡味也不行了,要用无味的米饭粒和不加任何调料的面团。诱钓分离的传统钓时代,钓鲫鱼、鲤鱼用米饭粒、面团、煮熟的红薯块、蛆或蚯蚓。其中红薯是香甜饵,蛆、蚯蚓是腥膻饵,米饭粒、面团除了色白什么味都没有。商品饵中的尺上、  相似文献   

9.
在出钓前几天,把挖来(或饲养)的大平二号红蚯蚓放在通气的小盒子里,加上温度适宜的蚯蚓土,然后取一点颜色鲜艳最好为红色或黄色的鲫鱼专用饵撒在盒子里喂蚯蚓,用量以一天让蚯蚓吃完为好。这样喂过几天的蚯蚓既鲜红好看又有一种专用鲫饵的香味,鲫鱼特别爱吃。垂钓时,选好钓点后,抓一些盒里的蚯蚓土与酒泡小米和上打窝就行了。另取一小塑料盒里面放一些喂蚯蚓的鲫鱼饵,把蚯蚓放是盒里,使其浑身沾满粉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穿钩垂钓了。一般手竿钓以穿满钩为宜,这样沾满粉饵的虫体在放入水中时,粉状饵料会慢慢脱落到水中,从而也起…  相似文献   

10.
张丰春 《中国钓鱼》2005,(12):35-35
我采用丁香油混合蚯蚓做鱼饵比单纯使用蚯蚓上钩率提高比单纯使用蚯蚓上钩率提高6-8倍,尤其是在钓塘鲤时,更会频频上钩。  相似文献   

11.
一、减减肥。刚取来的红蚯蚓,都是比较肥嫩的(特别是阴雨多的夏季)。应在出钓前几天,将其放在铺浅泥的较大容器内,不喂食,使蚯蚓身子变细,皮肤变厚,具有一定的抗热能力,这样,蚯蚓就不会腐烂了。  相似文献   

12.
高志义 《中国钓鱼》2007,(10):75-75
12年前就认识了卖蚯蚓的老王,他个头不高,体型偏瘦,皮肤稍黑,走起路来挺精神的,说话慢声细语,很是和气。他对垂钓颇有见解,看得出年轻的时候也是个钓鱼迷。我们这里是有名的黑土地,从野外挖回的蚯蚓都是  相似文献   

13.
林道 《中国钓鱼》2001,(4):47-47
世界上有一些动物尽管名字叫鱼,实际上它们并不是鱼。  相似文献   

14.
闻己 《中国钓鱼》2007,(10):92-92
前些时候,赴美国新泽西州探望舅舅,其间随舅舅钓了一次鱼,无意之中竟惹出了麻烦,不仅被罚了款,还险些被警察带走。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这天是舅舅的休息日,平时酷  相似文献   

15.
邵晓华 《钓鱼》2004,(15):M002-M002
在上海市南汇康桥的一条野河里钓起了一条150克左右的小鲫鱼后,我顿时兴奋起来,迅速在鱼钩上红蚯蚓放入水中,等待第二条鱼上钩。果然,不一会儿,鱼漂一动,随即全部淹没在水中,我猛一甩竿,  相似文献   

16.
李智 《钓鱼》2013,(17):46-47
随着钓鱼这项运动不断被大众接受、追捧,商品饵料的市场也越发火热,针对同一种鱼类的商品饵料,不但样式繁多,香型俱全,而且国产进口轮番上阵。钓友们都知道"春腥、夏淡、秋香、冬浓"的饵料搭配方法,因此不惜成本,重金购买商品饵料,然后不分地点去使用,可是有些时候效果却不如预期。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浪费,只要多留心、多观察、多下心思,一样可以用最少、最正确的饵料获得最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7.
贪婪的黑鱼     
陈彦斌 《垂钓》2009,(10):42-43
我端着抄网走到岸边,才发现网里的大鱼竟然是一条大黑鱼。黑鱼是一种凶猛的食肉鱼,只吞食小鱼,怎么会咬蚯蚓钩呢?大伙都觉得有点蹊跷。  相似文献   

18.
在2005年的初冬,我为了来年春季钓鱼,不再用挖蚯蚓,也怕天冷挖不到蚯蚓,我就备了一些大平二号蚯蚓(有二三十条),放在罐头瓶里,装上土,上面淋些水,放在室内。搁上半月、廿天拿出来看看,土若干了就淋些水,仍放回原处。这样,蚯蚓在漫长的冬天得不到营养,已缩成一团,变小了、变短了、变韧了,颜色变成深红了,大小有火柴棍大小,  相似文献   

19.
20.
红虫和蚯蚓都是低温季节钓鱼的万灵佳饵。不过,因为季节、鱼情等影响,两种饵料的钓效却不一样。那么,什么时候用蚯蚓、什么时候用红虫呢?或者,能不能将两种钓饵配合在一起使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