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下旬,在雨雪冰冻灾害来临之时,江西日报社委会及时作出部署,在全省新闻界率先吹响了到抗灾救灾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集结号,大批记者穿越冰雪、奔赴一线,将一个个感动的瞬间定格为永恒,既为全省万众一心抗灾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也用忠诚和责任诠释着新闻,永远在路上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新闻实践》2009,(9):I0002-I0003
“莫拉克”台风云系大,雨量猛,持续时间长,是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浙江各地媒体记者闻“风”而动,赶赴沿海山区,在暴风骤雨中与抗台军民并肩奋战,记录与报道抗灾救灾的前沿新闻,在灾区一线留下了坚毅而敬业的身影。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后,中央电视台迅速启动抗震救灾报道应急机制,及时调整节目设置,推出直播报道和特别节目,组织记者迅速奔赴灾区一线,全方位、高密度地展开抗震救灾报道,及时发布灾情权威信息,全面反映救灾工作进展,大力报道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亲切关怀,报道灾区各部门抗灾救灾的措施成效,生动反映抗灾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广泛报道各地区各部门支援帮助受灾地区的感人事迹,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  相似文献   

4.
雪凝灾害天气造成黔南交通严重受阻,1月25日全州供电线路全线崩溃,所有县(市)城供电、供水中断。在这种情况下,黔南日报社多次召开紧急会议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紧急会议精神,1月12日至2月12日,我社共组织记者、编辑600余人次奔赴抗灾救灾一线采访,  相似文献   

5.
1月中旬,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极端天气,《人民武警报》闻灾而动,启动应急宣传机制,从1月19日开始,集中报道前方部队抗灾救灾的战况,及时制订抗灾宣传报道计划,编辑部先后出动20多名记者与特约记者深入一线采访,组织打响了抗灾救灾宣传战役。  相似文献   

6.
从今年1月中旬开始,南方的一些地区遭遇冰雪灾害之后,曲靖自1月底也发生了30年未遇的冰雪灾害,使曲靖也成为了重灾区之一。灾害发生后,曲靖市政府迅速启动了抗灾救灾应急预案。作为地方的主流媒体,《曲靖日报》配合市委、市政府全力抓好抗灾救灾宣传,记者、编辑、骨干通讯员齐心协力打好抗击冰雪报道战役,为全市夺取抗灾救灾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圆满完成了这一战役性报道工作。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到8月17日止,《工人日报》在第一版要闻版以整版篇幅刊出洪灾和抗灾的图片新闻报道共三个版面——这在《工人日报》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和嫩江、松花江流域洪水肆虐,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遭到了巨大的损失。《工人日报》的同志们与全国人民一样忧心如焚,编辑部先后派出数十名记者赶赴各个灾区抗洪一线,以图片和文字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报道灾区的受灾和广大军民万众一心抗灾救灾的情况。随着  相似文献   

8.
《新闻窗》2008,(2):F0002-F0002
今年初,贵州遭遇50年罕见的凝冻天气。面对灾情,全省新闻工作者迅即奔赴抗灾一线,将雪凝灾害情况和全省人民抗灾救灾的感人事迹及时全面地进行报道,生动展现了贵州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这里选登的几幅图片,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新闻     
抗灾救灾报道工作座谈会暨正面宣传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本刊讯记者周文华报道:8月5日至6日,由中宣部新闻局和中国记协国内部举办的“抗灾救灾报道工作座谈会暨正面宣传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部分省区市党报和电台电视台负责人以及《新闻战线》杂志、《中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18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速行动,从1月21日开始,打破既定节目编排,在覆盖全国的"中国之声"推出全天特别直播<爱心守望风雪同行>.全天直播持续到2月5日,先后有270多名编辑、记者、主持人、技术人员投到报道当中.从1月20日,尤其是1月29日以来,中央电台重点新闻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以二分之一左右的时长报道抗灾救灾工作的最新进展.春节期间,这两档节目重点报道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奔赴南方灾区考察抢险抗灾,慰问灾区群众的情况;及时全面报道国家应急指挥中心、国家各部委各机构、各行业、各地的抢险救灾举措和行动;同时结合广播特点,组织设计了一系列录音报道,展现各地加班加点保证煤电油运,保障市场供应,社会稳定.<全球华语广播网>多次与地方广播电台并机播出,重点关注重灾区的抗灾救灾工作.<国防时空>从1月23日开设专栏<军徽闪耀风雪同行>,集中报道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官兵的事迹.  相似文献   

11.
《新闻窗》2008,(2):11-13
在此次抗击凝冻灾害过程中,贵州电视台迅速反应,在全国最早向中央电视台传送凝冻灾情报道,及时、全面、准确发布灾情信息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应对部署,真实反映贵州抗灾一线中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适时、适度、适量地报道了贵州省的抗灾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2.
吴三敏 《新闻前哨》2008,(3):F0002-F0002
2月4日,省委宣传部向全省宣传文化部门发出慰问电,向战斗在抗灾救灾一线的全体工作人员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慰问电高度评价新闻单位采编人员和广播电视技术人员;报刊发行人员在抗灾过程中,顶着风雪,踏着冰凌,不畏艰险,克服困难,体现了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3.
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闽东(宁德市)是台风频频“光顾”的重灾区,尤其是近年来如“海棠”、“桑美”、“圣帕”、“罗莎”等17级左右的超强台风,给闽东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闽东日报》等当地主要新闻媒体积极组织记者深入抢险救灾一线真实报道灾情,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正面舆论宣传的重要作用,此类经济报道怎样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引导全市人民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发进取的精神,投入到灾后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工作中?去年闽东日报社被宁德市委、市政府授予“抗灾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受到了表彰和奖励。  相似文献   

14.
一场雪,又一场雪;一层冰,又一层冰……面对我国南方罕见的持续多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军民携手,众志成城,以皑皑白雪为纸,激情热血为笔,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在这场抗灾救灾斗争中,广大新闻工作者顶风冒雪,深入一线,积极投身到抗灾救灾的宣传报道之中,哪里有灾情,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新闻工作者的身影。无论千里大救援、京珠大破冰,还是滞车大分流、雪地大保电;无论在应急指挥中心、油运煤电企业,还是在农民工聚集地、困难群众家中,都有新闻工作者在忘我地工作。他们以深情的文字、激昂的声音、感人的画面,传达中央精神,反映灾情民意,记录感天动地的壮阔场景和英雄业绩,采写了一大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精品佳作。可以说,干部群众抗灾救灾的壮举十分感人,新闻工作者战斗在风雪一线的事迹同样感人。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对我们的挑战,新闻队伍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我们希望本期《前沿关注》的6篇文章,能够使您管窥这份答卷的一斑。  相似文献   

15.
工人的位置在车间,农民的位置在田头,战士的位置在哨卡……那么,记者的位置呢?可以说在哪儿都可以,因为他要反映各条战线的人和事,不可能有固定的位置,更不能整天蹲在办公室里。对此,著名军事记者、作家魏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得好:“记者的位置在一线。”这“一线”二字,就科学、准确地把记者的位置定好了。换句话说,记者不管在哪儿,非要到第一线不可。“记者的位置在一线”,就意味着记者必须直面生活、融入生活,工作并不是8小时工作制,也没什么上班下班之说。著名记者田流说过,记者一睁眼就应当而且必定是在“班”上,也就是说应时刻处于工…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区、军事战地、抢险一线,在突发新闻前线,人们总能看到背包记者的身影。背包客这个自助旅行者的代名词,如今也成了记者的形象标志。只要听到军号响,打起背包上战场!新闻人的战场就是基层,就是一线,就在人民  相似文献   

17.
热议     
《视听界》2008,(6)
记者节话题二则 1.光荣篇2008年,对中国记者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身影活跃在各个受灾现场,为抗灾救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5月,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  相似文献   

18.
《军事记者》2008,(4):10-11
2008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面积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带来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挥下,军民团结奋战,与罕见的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灾救灾的决定性胜利。与此同时,军队媒体在这场抗灾救灾报道中,也打了一场漂亮仗,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这里,我们选登部分军队媒体在此次抗灾救灾报道中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20,(13):F0002-F0002
2月20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带领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一线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奔赴抗疫一线。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支摄影小分队先后为全国驰援湖北各地的医疗队共4.2万余名队员拍摄了个人肖像。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记者李舸以"你是我最牵挂的人"为题,为医护人员拍摄了一组特别的肖像,《青年记者》在此选登。向在疫情一线战斗的医护人员致敬!向逆行前往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致敬!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名记者,敏锐的新闻感觉和灵活的新闻采访技巧才是最关键的。采访是记者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一线记者,长期奋战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最前线,更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采访技巧。一线的重大新闻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这就对一线记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只有掌握丰富的采访技巧,善于随机应变,才能够实现和采访对象的顺畅交流,从而保证新闻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