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大家越来越重视课堂反馈。的确适时的反馈可为思维阻断的学生接通思路,为思维迷向的学生拨开思路。但并非所有的反馈都能如此。通过对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及听过的课进行反思,我认为反馈主要是把握一个时机的问题,究竟是“及时反馈”还是“延时反馈”,应具体情况分析,要看反馈在这个时候,对学生的情绪和思维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纠正错误的反馈尤其如此。我在教学《火烧云》一文时,对“及时反馈”和“延时反馈”就有较深的感触。在教学到火烧云的颜色时,我请同学照课文中的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样…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习惯了“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从备课开始 ,我们就进入了这种状态 :我怎么理解这篇课文 ,我怎么分析这篇课文 ,我怎么讲解这篇课文 ,我怎么设计这篇课文的讲解思路 ,然后怎么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走 ,终究是个“我”字当头 ,是以“教师为中心”。接下去讲课 ,自然把这种状态贯穿在整个课堂中 ,逼着学生跟着教师的分析思路走 ,围着教师的“设问游戏”转 ,若哪位学生大胆提出点儿自己的看法 ,不但学生“死定” ,当教师的也会觉得“栽定” ,认为这节课备得不充分 ,讲得不好。这样自然是“教师中心”…  相似文献   

3.
吕叔湘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我遵照吕老这一教学思想,开学初在双城市实验小学用两节公开课,教叶圣陶的《粜米》。在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我力图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这课书教学过程如下: 开始,我揭题引言。我说:“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篇反映俄国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课文——《穷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旧中国农民悲惨命运的文章——《粜米》。”接着,我介绍了时代背景。我认为,这篇课文所反映的内容离现买生活较远,学生  相似文献   

4.
教学一篇课文,有时候往往需要教师选出一个最佳“突破口”,以引导学生由此深入学习课文,而这“突破口”必须能够“牵一发而动全局”,必须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其创造思维的能力;同时,还要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这方面曾有过一点心得。教学《过万重山漫想》时,我向同学们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第十自然段中,作者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设想了四个问题。但是,作者认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你对此有何看法?难道他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有想吗?”这一问题,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他们又再次认真读…  相似文献   

5.
精彩的课文导入对教学的成功起到了重大作用,因为它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激发兴趣的作用,而课堂教学的“结尾”也不可小觑,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其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我认为,一堂课的结尾设计好,会使教学更有深度,更有启发性和感染力,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但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结尾方式,也是教学时不可忽视的。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讲读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分析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阅读知识与能力的问题时指出:“教课之本旨并非教师讲一篇课文与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能自观其他类似文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老的话,对我们进行讲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两年来,我在讲读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做了一些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关键是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看法。教师在教学时常  相似文献   

7.
南晓怡 《吉林教育》2008,(17):31-32
数字化概括引入语文教学,成为一种教学操作方法,有它独特的功用和特殊的教学应用价值。它成为教师教读课文的抓手,也是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线索和纲领。特别是在篇幅较长的小说阅读教学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笔者精选了名家的一些案例,并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中的积累,对数字化概括的教学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总结,试图纠正目前新课改中出现的一些时髦而偏激的看法。笔者认为,数字化概括不是不能用,而是在于怎么用,运用的效果关键在于好的教学理念的配合和运用方式的正确。数字化概括的教学应用价值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激发学生阅读和钻研课文的兴趣;2.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深度研读;3.可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类比求同和对比求异等思维能力;4.可以简约精炼地概括文章的内容,起到以繁驭简、以少胜多的作用。最后,笔者总结出数字化概括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资各位同仁教学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疑点反馈”是了解学情的有效途径,它结合学生实际建立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课堂中不可或缺.它需要教师真正地把握教材、吃透文本,这样才能对“疑点反馈”进行甄别,从而设计可操作、层递性的问题,真正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疑点反馈”,要深入地研究“疑点反馈”,为教学助力.  相似文献   

9.
笔者看了两盘教学光碟,一盘是有关作文的教学,一盘是有关课文的教学。两个教学案例都谈到了“谬问”问题,作文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作文训练题目是:《从男子汉穿裙子想到……》。男子汉穿裙子有悖于常理,似有荒谬。见到这一题目时,多数学生都“愕然”了,引起了心理上的强烈刺激,引发了思维的兴趣,接着,教师再用激将法引出了一个个独特的见解。课文教学中,老师就《中国石拱桥》设了这一“谬问”:中国石拱桥,有的像赵州桥,有的像卢沟桥,你们看这样的理解对吗?提出问题后,教师未作详细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最后,他们自己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取得最佳效果.与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有很大关系。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几点看法:(一)提问要注意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意味着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1.
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地位认识不一,各持己见,因而对使用语文教材的态度各异。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直接影响教学实践,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问题。对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语文能力培养必须以课本作为凭借。语文教学大纲把课文列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首项,认为“指导学生学  相似文献   

12.
现行初语教材编排大量的自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课文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如果说讲读课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举一”的作用,那么自读课文则起到“反三”的作用,这样,设置自读课文就犹如给学生开辟了“知识迁移”的园地,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13.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意思是说,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在教学中港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亦就是所谓的”文道结合”。那么,怎样才能把传道与授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呢?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认莫剖析关键词语。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这课时,我抓住课文中“纹丝不动”一词,,引导学生深入剖析:“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为什么“纹丝不动”?为什么能“纹丝不动”?通过剖析,学生对邱少云同志为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存亡、革命的胜…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许多教师讲解每篇课文,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所学知识没有科学的系统性。还有些教师仅从理论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构思、技巧,却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形象性”。使学生对语文课文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热情。走进了孤立课文、肢解课文、忽视阅读、题海战术四种误区。针对语文教学忽视整体性和文学性的四大误区,结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要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课文《落花生》是许地山先生的名作。课文内容我已经烂熟于心,讲起来自认为是轻车熟路,想不到一次上课时险些阴沟里翻了船。上课了,我首先给孩子们介绍一番许地山先生,孩子们还是蛮有兴趣的。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花生和作者的资料。课堂反馈时,我发现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查找到的资料十分丰富,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调动起来了。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学生明确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的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所谓纵向比较,就是把新课或其中突出特点与以前学过的内容对照起来进行比较教学。我是这样尝试的:对于课文中司空见惯的写作特点采用存同、求异、构图法进行重点比较;对于深奥难懂的课文则采用列表法进行全面比较。一、存同求异,重点比较语文教学的反馈信息表明,对于课文涉及到的写作特点,如果不克服满堂灌、程式化的弊端,依旧“蜻蜓点水”篇篇到,教师讲起来生厌,学生听起来发腻,已经毫无信息量可言,收不到多大教学效果。因此,我本着提高语文教学的信息价值和课堂效率的目的,对新课中的重复内容一般不作分析讲解,而是在充分把握整体、心中有数的前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的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一定量的自读课文。如果说讲读课文的教学重在“教方法”,那么自读课文的教学则重在“用方法”。讲读课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举一”的作用,自读课文则起着“反三”的作用。自读课文的教学给学生开辟了语文“知识迁移”的园地,它巩固了学生已学的知识,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根据从事语文教学的切身感受,就怎样组织职业中专学校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明确目的,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职业中专学校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黄山奇石》是一篇传统课文。当学生时我学过这篇课文,做教师后我又讲过三次。为此,我对此文的教与学记忆犹新。犤传统教学设计犦这一课的教学流程分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接着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然后开始逐段学习分析词句。第二课时:识字、写字。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地显现出重分析、轻读悟,重教师讲、轻学生学的问题。其实,一篇课文如同一架飞机,这样的设计,没有给学生一架完整的“飞机”,让学生自己去琢磨“飞机”的构造,而是给了学生许多被人为肢解得七零八落的“零件”。整节课…  相似文献   

19.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旗帜、眼睛,它与文章的内容关系十分密切,有的直接点明主题,有的揭示内容的范围,有的表现主题的线索。因此,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课文题目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探索课文中心思想。(一)利用题眼,一点突破《精彩的马戏》是九义教材小学第三册的课文。在教学中,我利用题目中的“精彩”这个题眼,设计了几个问题,调动学生认真读课文的积极性必从题目看,主要写什么?②马戏表演得怎样P③什么叫“精彩”?划出描写“精彩”的词语、句子。④这些节目为什么会这样精彩?让学生根据这几个问…  相似文献   

20.
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虽是构成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但在教学中讲解小说时,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认为环境、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则千篇一律地等同看待,或顾此失彼,致使讲解重点人为地偏移,令学生难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我认为,对小说的教学应尊重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