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来信     
你们好!看到了2009年第12期上的《请你来评刊》,我是《中学生阅读》的老读者了,就借此说一说我对杂志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北京市昌平的尹航同学说,自从我订阅了《东方少年》,我的生活就又多了一朵彩色的花,她伴我学习生活。 广东省台山市香雁湖李树芬中学初一 2 班张琼华是我们的终极 F A N S ,她希望《东方少年》成为世界著名之作。老编也希望你 的 祝 福 成 真啊!编读往来  相似文献   

3.
挚友,动力     
挚友,动力原百色地区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黄善词我是《广西教育》的老订户、老读者,因此,和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喜欢《广西教育》,更爱《广西教育》里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关专栏。每当我将《广西教育》接到手时,首先翻看的是那充满新意,给我新思路,新教法的“...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王苗 《课外阅读》2008,(1):M0002
从很久以前我就开始订阅《课外阅读》,也算是一个忠实的老读者了吧!我现在上高二了,《课外阅读》仍然陪伴着我,也会一直陪伴着我。  相似文献   

5.
谈选本     
<正>客:好久没见,你好!我来看你正在作什么。主(手里拿着新出版的一本《古诗源》):我正想写一篇文章。客:题目是——主:想叫《谈选本》。客(有些不耐):这题目太老太老了。鲁迅先生晚年就写过这样的题目。如果我没有记错,老兄你自己也写过同样的题目。还有什么可说的?主:一点不错,我从前就写过这个题目。我也不记得说过一些什么了。不过时间条件不  相似文献   

6.
黄伟杰 《学子》2004,(11):13-14
当我与《学子》杂志总编辑贾立范商议《学子》本期《文化名人》专栏的首位采写对象时,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位共同的熟人,就是陈凤翚。谈论间,又随即闪出一个题目,就是《踏遍青山人未老》。其实,这是我沉淀多年的一个印象。我想,以这个题目来写凤翚:“踏遍青山”是背景,“人未老”是重点。而“人未老”者,又在其心态、在其品格也。  相似文献   

7.
《商颂研究》序夏传才青年时代,我是高唱公木先生(张松如)作词的军歌走向战场的,以后又读过他的诗集和诗论,他是我敬重的老诗人。我搞古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又读过他的《老子说解》、《老子校读》、《先秦寓言概论》,引用过其中的论点,他是我敬重的老学者。论资历,...  相似文献   

8.
还是在读《幼年》的时候,就从它的《自序》中得知老作家还有续篇《少年》有待整理。是《幼年》那甜蜜温馨、素淡清丽的艺术格调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盼望能及早读到它的续篇。稍后,当我又读到作家发表于四十年代的短篇小说《庄户人家的孩子》,知道它就是《少年》的第一章,这种盼望的心情更为迫切了。果然,老作家经过潜心琢磨,《少年》(载《东北作家》1989年第4期)终于问世了。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课外阅读》2007,(11):M0002-M0002
我是《课外阅读》的老读者了,从小学起就订阅了《课外阅读》,它一直伴随我很多年,我们共同成长着。我非常喜欢"人生感悟"中的文章,它们常给我人生的启迪。当我  相似文献   

10.
国庆节那几天,在网上结识了一位刚从另一所学校考来交大的博士A,他邀请我到他的宿舍看香港最新的搞笑大碟--《河东狮吼》,说他的舍友和我一样也是山西人。就这样,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我,一个刚刚开学、无所事事、没有男朋友、在交大呆了四年多的研一女生,到离我寝室只有几步之遥的博士楼去看录像了,就这样,我结识了你,先是我的老乡、后是我的朋友的你。当时,你和你的一帮朋友刚回到宿舍,呵呵,想知道我对你的第一印象么?记得我当时问过你一句话:“你是不是工作过?”然后你反问了我一句:“难道我显得有那么老吗?”多让人…  相似文献   

11.
叶上雄 《中国德育》2007,2(8):95-96
拙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素质教育论述的体会》)已在贵刊今年3期刊出,十分感谢您和编辑部对此文的刊用。文章已发表就过去了,但最近读到您写的《读者、作者、编者的对话》(下文简称《对话》)一文,又引起了我一些联想。《对话》真切地表达了一个老编辑对读者、作者负责,精心做好编辑工作的敬业精神和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令我深为感动。所以,我还想向您谈一谈对拙文刊出稿的几点看法,以作为对《对话》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泰民PUPPY LOVE     
去年才刚成年的泰民,今年就参加了《我们结婚了》,这个平时受到各种照顾和保护的团队老幺,虽然连初恋都没有,但其实哄女孩也是一套一套的。计划赶不上变化泰民的个人行程是《我们结婚了》这一消息传出之后,有相当一部分粉丝体会到了心碎的感觉。当然泰民自己也知道,因此通过了留言的方式转达粉丝“真的很抱歉,所以就当做我是在演戏吧,《我结》也是娱乐的一种!”虽然话是那么说,  相似文献   

13.
有谁能相信这样的事实,那就是一个能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化报》《中国体育报》《中国教育报》《教师报》《党史博览》《中国校园学》《教育时报》《德育报》《黑龙江教育》《哈尔滨教育》《班主任之友》《教师博览》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近40家报刊上已经发表了近800篇(首)诗,并多次在各种“征”比赛中获奖,在盲人成才的中学校园里辛勤耕耘了33年的中学教师竟然没有评中学高级教师的“资格”,甚至连中学一级教师都不是,而这个中学教师就是我。同刚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大专毕业生一样,迄今为止我只是个中学二级教师。因为没有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所以我的月工资比同我年龄相仿的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同事就少近500元人民币。也许有人会问:就凭你的优势,早就应该评上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了,是不是你在“师德”方面出了问题?此言差矣!我是一个已经有28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天起,我就从没有忘记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还曾被评为“优秀党员”。实话实说,我之所以没有评中学高级教师的“资格”,完全是继续教育“坑”了我!  相似文献   

14.
我开始识字读书的时候,正是“文革“初期,可读的书很少。但我们家有个亲戚解放前是开书店的,他怕被抄家,就把很多书寄放在我们家,这使我从小就读到了很多名著。我至今还记得那些老版本的竖排、繁体字和精美的插图。第一本打动我的书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  相似文献   

15.
《小火炬》2012,(Z2):1
正今年以来,"卷首语"部分让大家看到了老作者、老编辑、老读者和《小火炬》的故事以及他们送给《小火炬》的祝福。小编们看着也心痒痒,有一肚子关于《小火炬》的话想告诉大家——关于"编辑"这件事我从小就喜欢写写涂涂画画,小学三年级以后,班上的黑板报都由我负责啦!当编辑的种子估计就是那时候埋下的。毕业后,我如愿成了一名编辑。当我开始编辑周锐老师的小说时,心里不禁一阵激动:这可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呢!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一天,我也变老了,变得就像《回忆积木小屋》里的那个老老头一样老了,而那时海水还在不停地往上涨,我也要像老老头一样,决不从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搬走呢。我要永远住在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水来时,就把房屋砌高一点,再来时,就再砌高一点。就像儿时玩积木一样,一直往上砌。这样房子就变成了一座积木小屋,我住在里面,回忆也住在里面。因此,我很容易就喜欢上了影片里的那个老老头。我喜欢他,不仅  相似文献   

17.
一天,我和同桌小A看见一篇关于元旦的解说。里面是这样写的:有一天,一个蛋在马路上滚啊滚,越滚越圆,最后就变成了“元旦”。小A拍案而起地大叫:“我终于知道《中学生博览》的元博姐姐为什么叫‘元博’了!”  相似文献   

18.
20年了,《科学课》虽然三易其名,但从创刊那天起,就深深吸引了我们。是您,指引我们向前进! 我是《科学课》的老订户,从1985年的创刊号到最近刚收到的2005年7月的第7期,总共176期,一期也没有落下。它们整齐地排列在书橱里,安放在案头上,是您,伴随我20年的教研生涯。  相似文献   

19.
袁玉兰 《老年教育》2006,(10):42-42
写下这个题目,忽然想起名画家、学黄永玉先生曾写过的一篇章《比我老的老头》,他写的是李可染等一些名家。而我这篇《比我老的老人》,写的则是潍坊老年大学那些可敬可爱的老年学子们。  相似文献   

20.
哎!面对眼前一本是A出版社出版的《克雷洛夫寓言》,一本是B出版社出版的《克雷洛夫寓言》,我唉声叹气。学生托我网购,因为A出版社的书库存量不足,我只好又购买了B出版社出版的。可这两种版本的书的质量差别实在太大了.怎么分呢?任谁都会选插图美的。字体大的。退货吧。可登记那么久,还不见当当网派人送退货单。再说,下周就放假了,到时学生若拿不到书,假期就无法按计划进行阅读了。我无计可施,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教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