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幼儿创造力的教育。创造力是幼儿的基本特质之一,对幼儿未来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探讨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79):161-162
亲社会行为作为思想道德文化培育中的重要环节,成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根本核心内容,阐述了生活决定教育思想的根本目的与实际内容,为教育方法及政策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本文通过对培育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进行总结与分析,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出了科学可行的针对性措施,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并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从性别文化的视野透析幼儿园教育,试图探索幼儿园教育中有利于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同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情况的不断变化,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也需“从娃娃抓起”。作为幼儿的各项能力之一的社会性发展教育已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幼儿实施社会性发展教育,不仅是幼儿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涵1.劳动教育的定义。劳动教育是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幼儿园劳动教育是指劳动意识、劳动观念的教育,也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幼儿的劳动习惯、对劳动的态度、对劳动者的看法及对劳动成果是否珍惜等内容。2.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1)劳动教育能促进社会能力发展。第一,幼儿劳动教育促进幼儿社会角色的认知。幼儿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就社会性而言,最根本性的难题莫过于"自  相似文献   

6.
李艳梅 《考试周刊》2014,(11):177-177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是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分享活动"的开展是最为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也是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是幼儿亲近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如何让幼儿主动自愿地与他人共享,在内心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精神,在对幼儿园开展分享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分享活动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艳 《学前教育》2022,(17):59-61
对于幼儿情感社会能力的发展来说,随机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所发挥的价值不容小靓。如何协助教师利用好随机教育的每一个契机,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社会情感能力,是学前教育在社会领域的教研课题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幼儿园将“共情”理念与随机教育形式相结合,以“提升教师共情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为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园所实操及教学研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正>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我们要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初步责任感,是社会公共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3~6岁是幼儿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求知,学会创造,为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打下基础。环境保护应以教育为本。鼓励幼儿进行废物利用,首先开展幼儿环境教育,从小引导启发幼儿的环保意识,灌输环境  相似文献   

9.
林瑜 《教师》2010,(17):120-1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幼儿的各项能力之一的社会性发展教育已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幼儿阶段就开始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那么,作为对教育起着重要影响的三个方面:家庭、社会、  相似文献   

10.
肖明 《教育教学论坛》2011,(27):252-253,11
责任感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认知、情感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它是个体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是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核心品德。由于社会需求的消极影响和成人的不当教育,导致幼儿责任感缺失。培养幼儿责任感,对幼儿身心发展、对幼儿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具有极大的影响,幼儿责任感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事实上就是幼儿生活的世界。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我们在不断研究、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幼儿的主题活动为有效途径,积极开发和利用生活教育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2.
开展游戏活动是幼儿在接受教育中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幼儿开展学习的形式之一,是幼儿园主要教育活动之一。幼儿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其中角色游戏是很多幼儿都喜欢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发散幼儿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更多潜能。将角色游戏融入教育活动当中,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和创造教育具有积极意义。研究了角色游戏在幼儿品德教育和创造教育中的作用,旨在为幼儿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卢文艺 《学子》2014,(7):40-40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事实上就是幼儿生活的世界。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我们在不断研究、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幼儿的主题活动为有效途径,积极开发和利用生活教育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事实上就是幼儿生活的世界。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我们在不断研究、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幼儿的主题活动为有效途径,积极开发和利用生活教育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5.
何莉香  王琳瑛 《考试周刊》2012,(64):193-19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幼儿发展目标之一是“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纲要》还指出“《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从《纲要》中看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需要向他们的生活回归.以幼儿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重要的职责是支持、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礼仪,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礼仪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怎样让礼仪教育从单纯的“礼仪集体活动”中走出来,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二是怎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礼仪环境,发现和挖掘幼儿感兴趣事物中的礼仪教育价值,做幼儿礼仪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最后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心理各方面以及和社会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心理健康是衡量生命个体健康与否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幼儿时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黄金时期,关注和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幼儿阶段秩序感的形成是幼儿个人成长、适应环境不可缺少的生存能力之一,是健全人格、良好社会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36岁幼儿已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其秩序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就要求在把握该年龄阶段幼儿秩序感特点的同时从幼儿发展规律、成长环境、生活规范等方面进行良好秩序感的教育建构。  相似文献   

18.
实现特殊需要幼儿的社会参与是学前融合教育的目标之一,这使得特殊需要幼儿的社会参与状况成为衡量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来自H市14所幼儿园42个融合班级的89名特殊需要幼儿及其1133名同班普通幼儿为调查对象,基于同伴社会计量报告以及教师对特殊幼儿互动的评估,从同伴接纳、友谊/社会关系、同伴互动三方面考察特殊需要幼儿社会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特殊需要幼儿社会参与状况总体堪忧,同伴接纳水平总体较低,消极互动水平较高且积极互动水平很低;个人维度中的外化问题行为和性别可以预测特殊需要幼儿社会参与,女童比男童更容易被同伴接纳,问题行为严重的幼儿则更容易被拒绝。提升特殊需要幼儿的社会参与,需要加强幼儿园资源教室建设,改善特殊需要幼儿的问题行为,强化家庭、幼儿园以及康复或干预机构之间的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并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开展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领域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朱丽娟 《考试周刊》2015,(11):189-190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造和利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室内环境是幼儿教育环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室外环境是幼儿进行创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室内环境的延伸和强化。利用环境,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让幼儿拥有活泼开朗、自信勇敢等健康人格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三大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教育也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