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玉霞 《考试周刊》2009,(12):215-215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校的学习,离不开由学生、教师、环境组成的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许多教学改革实践活动,教师都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模式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高效性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的高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应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需求中的生成。因此,教师要精心预设每个细节,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文本课程,更应该是体验课程。作为教师一定要舍得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会想、会做、会说,学生才能得到发展,这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可见教师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恰当的课堂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实效,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反思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充分备课、认真上课、批改作业,却对课堂评价关注较为欠缺,往往没有提前预设。学生的回答又常常充满着变数,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回答,教师往往来不及推敲和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需求中的生成。因此,教师要精心预设每个细节,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文本课程,更应该是体验课程。作为教师一定要舍得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会想、会做、会说,学生才能得到发展,这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3,(A3):144-145
<正>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必须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高效性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应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受到国家关注和大力支持,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初中数学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让学生重视数学,认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需要构建核心教学课堂,培养数学课堂凝聚力,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数学教学核心要求,密切关注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情况,师生共同努力,培养数学课堂凝聚力,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促进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构建初中数学核心课堂。就构建核心教学课堂,培养数学课堂凝聚力进行探究,期望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8.
“适性教育”的核心是以生为本,所以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学力情况,提供适合的学习,最终实现学生个体的成长,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基于学生并发展学生”。但关注学生不等于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它对教师课堂调控能力的要求更高。课堂的组成主要是教材、教师和学生。教材是静态的,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是比较准确和到位的。教师根据自身的喜好,发挥自身的专长,采用自己习惯的课堂方式上课,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的事情。但是学生是动态的、个性的,不同学生有着多样的个性,同一学生有着多变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精心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细致观察学生的学习体验,灵活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要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首先要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人的教育,放飞学生灵性的翅膀,创造激情飞扬的化学课堂,必须让化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课堂教学,教师要不断的思索如何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快乐的学习。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点燃化学课堂中生命的火花。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教育的本质是促进生命成长,教师必须从生命成长的视角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教学,以生态化的教学方式,关注课堂中各个成长元素——教师、...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如何学习,在实践中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知  相似文献   

12.
张正伟 《学子》2013,(6):166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支配一切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课堂效率低下等不足之处日益暴露。在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要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必须注重还课堂给学生,学生的课堂学习环节。学生课堂学习是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适时评价,组织和引领学生展开有效学习活动的重要措施。科学课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高效课堂"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课堂,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的作用,大胆放手,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提高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数学教师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教学时间、空间、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需求,  相似文献   

15.
班级授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开展形式,它包含能力水平、情感态度、智力发育等发展不统一的学生群体。在这样的融合课堂中进行授课教学,教师一方面要做到兼顾整体,教学计划适合大部分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关注特殊的个体,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与照顾。这样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发展需求造成了教师授课教学的矛盾,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基于此,小伙伴教学法应运而生,它能够帮助减轻教师的教学管理负担,将一部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又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生命课堂”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课堂模式。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倡导以生命为起点,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与意义为宗旨的新型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活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9,(2):25-26
<正>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是对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通过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1适时进行课堂小结每节课的末尾5 min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小结的最佳时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5 min,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课堂学  相似文献   

18.
杨子  吴森 《考试周刊》2015,(33):178-179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课堂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学习意义十分重大。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评价用语"已经成为影响课堂参与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课堂评价用语的科学化使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及时发现问题、给出策略,可以进一步帮助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及评价观念,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能够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之间形成共鸣。教师应留意学生的课堂反应,基于学情调整好课堂走向,让高中语文课堂精彩纷呈。若要更好地调整课堂走向,教师应当在留意学生课堂反应的基础上多准备预案,进行巧妙预设。当学生的理解发生错误时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反思;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其学习做出正向评价。若能注意这几方面的内容,则教师能随时根据学生课堂反应做出灵活应变,将教学导向更合理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已然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内容。鉴于此,本文着重讨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即:教师积极地以诚相见、移情理解,把握情绪、激发情感,挖掘教材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好学生间的关系,从而积极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要想教育有质量,必须向课堂要效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活动,重要的阵地是在课堂。在课堂里,如何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就成了高效课堂所关注和思考的地方。笔者结合自己在教育一线上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