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普遍感到写作困难,厌恶写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清除学生写作文时的畏难情绪,让学生摆脱作文难的思想,树立作文易的信念。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再把活动的过程或感受写下来,因为是做过的事,写起来也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是作文成功的前提。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客观实际的任何作文要求和作法,必然带来学生兴趣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题,学生都"望题兴叹","谈写色变",满脸的厌烦和无奈,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学生怕作文,对写作没兴趣。  相似文献   

3.
李秀琼 《现代语文》2008,(12):114-115
目前中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十分严重。喜欢作文的少了,对成绩不在乎的多了。作文教学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怕作文体现在:写作时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作文不知道该怎么写。因此,语文教师应改变讲作文、教作文的做法,把解决作文题材作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确立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全面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现在的小学生一提写作就心烦、头痛,毫无兴趣可言。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写",经过冥思苦想,还是无从下笔。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传统作文教学教师命题、教师指导、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单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生活单调、贫乏,缺乏丰富的语言积累,以致写作时产生畏惧心理和畏难情绪,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有的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但又不知从何写起,如何来写;有的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如挤牙膏似的"挤"出一篇作文,老师也并不满意.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没了兴趣.针对这一情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应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注重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很重要的位置,然而纵观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可以明显地看到,与文言文、现代文教学的状况相比,初中作文教学往往不得要领,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教,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学。这种情况容易让学生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到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学生学好作文的首要前提。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想写、爱写,写得畅快、扎实呢?一、精心组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小学生作文,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言之无物。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由于缺乏写作材料,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因此惧怕作文。创造良好的写作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降低畏难情绪。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尽量淡化作文课的概念,把作文课上成活动课、观察课。  相似文献   

8.
王伯美 《学语文》2007,(4):38-38
"老师,我知道这样写不是很理想,但我不知道怎么写,没什么可写的。"生活二字,渐渐地从部分学生的作文中淡去。这是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容忽视的现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生活,才是写作的永恒源头。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因为有了生活的滋润而"活"起来?片段作文训练不失为一种可行性强、收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写作文是一项辛苦的脑力劳动。多数学生害怕写作文,尤其是山区的学生,有的干脆就不写。要改变学生害怕作文的状况,变"怕作文"为"盼作文",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激发学生作文的热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谈了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一直是件让学生畏惧、老师头疼的事,费时费力而又见效缓慢。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费尽了力气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想写也不乐于写作文。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我认为,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使作文变难为易,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让学生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这样,写作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愉悦享受。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结合我的我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1.
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喜欢写学校老师布置的作文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对我校五年级学生的作文习惯的检查 ,发现学生不爱写命题作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命题作文不好写 ,有时缺少写作灵感 ,怎么写也写不出来 ;二是写出来的作文很少得到老师的称赞 ,不知道老师喜欢学生写什么样的作文 ;三是想写的时候又表达不出来想要表达的内容 ;四是学生认为自己根本不会写作文 ,畏难情绪制约着学生的写作动机。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精心选择习作范例 ,注重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我在教二年级学…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小学生普遍存在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统而言之,就是"不会写","没啥写". 如何解决"不会写"和"没啥写"的问题.我认为:第一,要抓住基础教学,就是以教材的例文为主要途径,教给学生一般的、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利用能帮助我们进行作文教学的契机,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采取材料、提高写作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每次上作文课,我走进课堂总看到有些学生紧锁眉头.我是多么想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写作文.我仔细读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发现课标已经避开"作文"二字,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强调小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求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正>三年级的作文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向上迈了比较大的一个台阶:条理要清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学会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个跨越让很多学生感到非常不适应,感觉无从下手,内心充满困惑,不知道应该写什么,怎么写。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逐步提高三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一、引导积累,建立写作资料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年级的学生处于作文起步阶段,需要建立自己独有的写作素材库。这个素材库的建立则要依赖于课内课外大量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时把心真正融入文字里面,使自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目前,不少小学生对写作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写作欲望,不敢写,不愿写,不会写。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正要让儿童习作真正摆脱"苦作""硬作"的状态,变为"喜作",关键还在于解决学生写作"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样去写"这个难题。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广挖源头",为学生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一、以文本为源,半亩方塘一鉴开叶老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教师要在对这个例子的深入剖析中渗透写法,让学生学会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初始阶段应特别关注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有兴趣,就有作文的潜力;有兴趣,就有作文的动力.因此,学生在作文旅程中保持较高的快乐指数和趣味指数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在新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提升作文趣味指数,让每个学生尽情享受作文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18.
<正>关注学生的"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关注学生写作状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写作心理上主要表现为"不爱写",在实际写作中表现出"不会写",作品最终呈现的是"写不好"。如何改变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怕写""不会写""写不好"状况,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是值得语文教师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本文试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对于很多初中学生来说,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经验,但是作文依然是许多学生心目中的"老大难",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就是平时学生不注意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对写作素材进行积累,导致写作的时候脑袋空空,不知道该怎么填充作文内容,对作文的写作结构更是一团乱麻。其次,很多学生写作文往往是"一锤子买卖",为了写作进行写作,却不注重写作过程中文章的反思与修改,需要教师从写、改并重角度出发调整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写作教学不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时还是评价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方法,但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初中英语的写作教学相对滞后,学生对写作充满畏难情绪,习作质量较低.有的学生拿到写作材料后,脑子一片空白;也有学生拿到材料后,提笔就写,写好后也不检查,马上就交;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语句不通顺,不像一篇英语作文.主要原因一是学生词汇缺乏,无材料可写,句型误用、语法不通,信息不全、条理紊乱;二是老师在写作课上依然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者"和"纠错者",他们下发很多写作材料给学生,但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写法指导,导致很多学生不注重思路的酝酿,提笔就写,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所以尽管学生写了很多作文,但依然存在词汇贫乏、搭配不当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