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晨  李昊玉  孔海峥  冯伟 《资源科学》2021,43(6):1166-1177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转型要求,面临着发展方式粗放、效益低迷及影响生态环境等诸多挑战。渔业经济的低碳化发展是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农(渔)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从根本上推进中国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扩展Kaya恒等式,对2002—2017年中国渔业生产系统隐含碳排放变动趋势及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对隐含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①中国渔业生产系统隐含碳排放整体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渔业第一产业始终处于渔业隐含碳排放首位,但渔业第二与第三产业的隐含碳排放占比在逐渐上升。②渔业养殖与捕捞、水产加工和水产流通是渔业隐含碳排放的主要产业;渔业三大产业及所包含的12个细分产业的单位产值隐含碳排放水平都呈现下降趋势。③渔业经济增长、一般渔业技术进步对渔业隐含碳排放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渔业经济增长是拉动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渔业人口和低碳渔业技术进步效应对渔业隐含碳排放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低碳渔业技术进步效应是抑制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的最大因素。因此,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提升渔业低碳技术的应用水平是有效抑制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实现渔业低碳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陈琦  韩立民 《资源科学》2016,38(6):1088-1098
中国大洋性渔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本文在查阅文献和组织专家讨论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市场、技术、政策和外部保障5个层面,详细识别出影响中国大洋性渔业发展的17个具体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ISM模型分析影响中国大洋性渔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层次关系。结果表明:17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4层级的影响因素递阶结构,其中渔获物市场分布及需求、渔获物市场价格和渔获物市场流通体系完善水平是表层直接影响因素;渔船及配套设施技术水平、捕捞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渔获物加工及产品开发能力、渔场作业环境、新鱼种开发潜力等构成中层间接影响因素;公海渔业资源量、大洋性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能力、国际公海渔业资源管理制度、国家及地方远洋渔业扶持政策和公海渔业资源管理国家参与水平是深层根源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资源结构约束的压力下,国家力推马铃薯主粮化政策。本文在探讨了世界马铃薯生产发展近20年的国际趋势,分析中国和世界马铃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后,对比发现了我国马铃薯平均单产低、适合加工的马铃薯品种和数量太少、马铃薯深加工能力不足、加工马铃薯产生大量污染、马铃薯出口附加值低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扶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育繁推服一体化种薯企业,加大对设备研制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现代渔业创新发展亟待链条设计与原创驱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渔业是对传统渔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新定位,与农、林、牧业共同构成陆海统筹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发展现代渔业对实现新空间和新资源拓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近海环境、渔业资源以及捕捞、养殖、加工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渔业发展现状,阐述了通过贯穿产业链、问题链、创新链、任务链和价值链的全链条设计,实现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创新兴业的发展理念;从重大科学问题、重大技术瓶颈和四大创新工程等方面,阐释了通过原创驱动实现现代渔业跨越发展的途径;提出了现代渔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现代渔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中国奶牛产业资源不足,奶牛繁育技术落后,奶制品增长困 难而市场需求剧增之现状,提出善用海外资源,利用克隆等国际尖端胚胎育种技术的战略 选择,加速中国奶牛产业发展的建议。文章建议大量使用体外生产胚胎,快速增加中国奶牛 的数目和产量;建议引入体内生产胚胎和克隆胚胎,建立中国的种母牛和种公牛基地。  相似文献   

6.
基于统计数据的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状况及管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唐议  邹伟红  胡振明 《资源科学》2009,31(6):1061-1068
本文根据1987年~2006年捕捞统计数据,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相关管理政策及措施。结果表明:①1999年以来,我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结束了长期持续快速的增长,出现下降并趋于稳定,渔获物大类构成趋向稳定,主要鱼类渔获物结构趋向均化;②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量在1997年之后趋于稳定,专业劳动力数量1998年以来保持下降趋势,总主机功率和总吨位20年来一直保持增长,渔船结构趋向大型化;③海洋机动捕捞渔船单位主机功率CPUE和单位吨位CPUE在1998年以来持续下降,单船CPUE和捕捞专业劳动力人均CPUE在1998年以后趋于稳定。讨论分析认为:①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整体处于充分利用状态,捕捞能力总体过剩;②我国目前的捕捞投入控制不能有效控制实际捕捞能力,建议在渔船数量控制基础上,引入渔具类型、数量和规格等渔具限制制度;③需改进现行捕捞统计制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科技需求,分别从加强野生花卉资源调查和评价利用、创新育种技术、加强从种植到加工全过程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立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拓展花卉产品的应用领域和范围、加强科技合作、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等探讨推进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内江市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特种水产产业。一是集聚科研资源。成立"资中长江上游现代渔业科技研发中心"和"隆昌渔业新经济稻鱼综合种养川渝合作专家大院",与重庆水产研究所、西南大学等9所科研院校签订合作协议,聘请43名专家入驻中心和专家大院。整合"四川省长江上游珍稀鱼类资源保护和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白乌鱼研究所"资源,开展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9.
利用母子式红鱼钓鱼船来捕鱼,是海南岛特有的一种渔业。现在海南岛西部儋县的新英、白马井等地,共有这类渔船34艘。这种渔业生产的特点,是用一艘大船(载重1,500担),载着24——25只小舢舨,去渔场捕鱼。因为母船船体大,耐风浪,续航力大,所以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用较长的时间进行生产,每一次航海生产时间大约达到半个月左右。到了渔场以后,母船卸下小舢舨,让小舢舨分布成椭圆形,分组在海上独立进行生产。小艇多,捕鱼的机会多,生产力也大。如果海上风浪大了,可以把小艇曳上大船,生产安全也就获得了保障。这种渔业生产的另一个特点,是作业范围广、时期长。每年10月到第二年1月是最旺月,渔船集中在北黎、感恩到英  相似文献   

10.
闫新刚  黄硕琳  姜作发  刘艳红  陈蓉 《资源科学》2008,30(10):1585-1591
鲑鱼渔业管理及其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国际上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北太平洋鲑鱼的种类、鱼源国、洄游分布等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北太平洋鲑鱼渔业管理国际公约及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鲑鱼的措施进行讨论,指出了我国鲑鱼渔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黑龙江中上游是中俄界河,下游经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每年溯河洄游的鲑鱼在到达黑龙江中游与乌苏里江我国境内之前就被大量捕捞;②我国作为溯河性鱼类的鱼源国之一,至今尚未获得参与管理北太平洋鲑鱼资源的权利;③我国存在过度捕捞及渔业水域污染等问题。建议:①提高中俄渔业合作水平;②加入《北太平洋溯河性鱼类性鱼类资源养护公约》;③提高鲑鱼增殖放流的能力;④加强关于鲑鱼资源状况的调查工作;⑤保护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刘新山  陈勇  白秀芹 《资源科学》2008,30(4):526-531
本文从法律的视角阐述了渔业和水生生物资源的概念,探讨了渔业捕捞许可、捕捞渔具和渔法管制、禁渔区(期)、重要的渔业生物资源名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和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等渔业生物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以及濒危水生动植物名录制度和保护措施,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未依法区分渔业生物和非渔业生物、未建立明晰的重要的渔业生物资源名录、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缴纳义务人范围过窄、区分野生动物为“国家重点和地方重点”的立法思想缺乏科学性、环境资源立法的行政部门性和地方主义等,由此导致渔业法规与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的不协调和冲突。建议依据《立法法》修改《渔业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自然保护区条例》,清理有关的法规,维护渔业法规和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的协调性,厘清各自的适用范围,并依法建立渔业资源增殖基金和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12.
陈晓红 《科教文汇》2012,(24):71-72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生产一线职业能力强与技能型的人才,教学方式应着眼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社会输出真正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Photoshop作为当今图像处理软件中的佼佼者,是一门操作性、实用性技术,很多职业学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也要注意到很多人只是学会软件的操作,却缺乏实际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毕业生找寻工作的局限性,难于获得更佳理想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3.
新型产业构建全产业链和实施垂直集成的演进趋势,所要构筑的是以技术因素为主导的创新系统的集成;创新系统集成包括技术因素、创新方式、商业模式三个方面的集成;微软和三星的创新系统集成具有企业成功运作的引领性,对中国的相关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06-2016年我国沿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沿海11省市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前后的水产技术推广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水产技术推广网站数量、渔民手机数量、渔民人均纯收入和养殖受灾面积对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推广人员、推广经费和推广资料影响显著;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后,大部分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现下降,各地普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规模扩张是技术推广效率提升的关键;2006-2016年,沿海各地区水产技术推广效率变化显著,沿海“渔业大省”水产技术推广效率水平明显优于其他省市。各地区应结合渔业发展现实,挖掘资源优势,加大技术推广投入力度,提高各地区水产技术推广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技术异质性,利用共同前沿理论研究2006-2017年浙江省不同性质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差距、技术差距、变化趋势和效率损失根源。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7年间,浙江省不同性质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均值较低。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均值依次递减,差距较小。(2)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反映了浙江省内的最优技术,外资企业和港澳台商企业与浙江省最优科技创新技术分别有12.3%和15%的差距。(3)内资企业和外商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损失源于管理水平低下,港澳台商企业的效率损失同时来源于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佳。  相似文献   

16.
茹媛媛 《科教文汇》2013,(18):13-15
一直以来,"三渔"问题都不被重视,随着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问题的加剧",三渔"问题才凸显出来。本研究通过对浙江省舟山市枸杞乡的走访调查,分析了当地"三渔"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渔民素质低,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近海渔业资源枯竭,养殖渔业风险大;渔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状况差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缓解当地"三渔"问题的对策:加强渔民的科学文化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渔民素质和技能;推进转产转业,建立渔民权益保障机制;加快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加环保投入。  相似文献   

17.
以LED产业为例,从德温特数据库收集我国26家LED上市公司的相关专利,通过对专利合作网络、技术关联网络和技术相似性三方面探讨这些企业的合作关系、技术关联和竞合潜力。研究发现:LED行业专利集中度较高,但是上市公司间缺乏技术合作;专利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后端,前端核心技术有待加强;技术关联网络规模不断壮大,并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通过技术相似分析形成的四大竞争圈各具优势,未来合作共赢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