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电子出版专委会今后的任务刘洪昆同志在电子出版专委会成立会上的讲话各位代表,同志们:在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中国印刷工业电子出版专业委员会举行了成立大会。大会选举我任主任,感谢同志们对我的信任。电子出版专业委员会的任务就...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专业出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专业音像电子出版面临的困难更大。文章阐述传统专业音像电子出版的现状,对其优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电子出版成为极具生命力的新的出版方式。它不仅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一场革命,也给信息传播链中的重要一环———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此编者特编译一则国外图书馆与学术期刊合作进行电子出版尝试的最新动态,相信它不仅会为我们认识未来图书馆在学术信息交流中的作用以有益的启迪,而且也给国内行动迟缓的图书情报专业期刊一个警示:不能再对我们身边的网络出版环境置若罔闻。  相似文献   

4.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子出版及多媒体展览会后记第五届一年一度的有关印前,电子出版和音像出版方面的国内最大型的专业盛会“北京国际电子出版及多媒体展览会”于10月14日上午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陈锦华为开幕式剪彩...  相似文献   

5.
出版社的电子出版部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软件出版部发展而来,在出版社内一般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与图书出版物相比,电子出版物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相应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高,风险性也大,如果完全按图书出版的要求和模式发展电子出版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到目前为止,相当一部分出版社虽具有电子出版权,但还不具备独立开发、制作完整电子出版物的能力。在我国电子出版业发展初期,电子出版单位较少,对电子出版物技术性要求不高,出版社尚能出版或能制作一些规模不大的选题。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一些专业电子音像出版社诞生和国内一些具备实力的专业多媒体制作公司加入电子出版队伍,相比之下,出版社电子出版的实力显得较为弱小,难以快速发展。归纳起来,制约出版社电子出版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电子出版及多媒体展览会”,创办于1994年,已成功举办了三届。目前已成为印前、电子出版、电脑创意、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等方面软硬件产品展示的专业盛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电子出版事业从起步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十年间,我国电子出版事业渐具规模,全国专业电子出版社发展到110多家,拥有千家电子出版开发制作单位,年出版电子出版物数千种,年增长率近100%。从技术水准和和质量水平上考察,十年来,中国电子出版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密切紧跟国际最先进技术,且在技术运用上日臻成熟。中国选送的电子出版物作品在“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国际大奖赛中连续5届获得最重要的奖项,显示出了国内电子出版的非凡实力。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电子出版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年,中国的电子出版事业累计了可观的数量,沉淀了宝贵的技术,积攒了大量的资源。而十年光阴匆匆,如白马过隙,新的发展课题又摆在行业的面前。本刊“深度点击”推出一组“中国电子出版十年”文章,回顾与总结电子出版的发展历程,希望对行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色彩管理技术已成为现代印刷系统、电子出版、影像行业、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解决色彩信息在不同设备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正确传递与一致性问题,有着广阔的市场与广泛的应用前景。扫描仪是印前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图像获取设备。实际生产过程中,要  相似文献   

9.
1999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今年招生的专业为印刷、美术、出版、印刷设备和管理四个系,分设印刷技术、电子出版(理科)、印刷图文信息处理、艺术设计、广告与装潢、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电子出版(文科)、工业企业管理(印刷设备工程)、工业企业管理(机电一体化)等九个专业。    相似文献   

10.
电子出版是一项新型出版业务,其业务内容与业务模式都有别于传统出版,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目前对电子出版工作的认识存有几种偏差,一种认为电子出版物制作完成后没有必要经过专门的编辑出版环节;一种认为电子出版物是一种具有技术产品特点的出版物,出版人员没有相应的...  相似文献   

11.
全苏印刷科学研究所与全苏高压油瓶防火科学研究所和全苏明斯特洛夫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共同研制出,一种以水为基料的防火安全清洁剂及其使用工艺。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最大的印刷设备展览会将于1990年春天(4月27日至5月10日)在西德杜塞尔多夫举行。    相似文献   

13.
一、胶印印书及其制版的简短历史过去书刊和报纸、杂志的文字印刷,几乎都是凸版铅印,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建设精神文明的需要,报纸、期刊的出版,发行量大大增加,从而单靠凸版铅印的老工艺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胶印属于间接印刷方法,印版图文部份的油墨经橡皮布,然后转印到承印物表面,这个过程是在印刷滚筒的转动中完成,其转印理论要求各个滚筒表面的线速度相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印刷业也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异军突起的印刷新技术——“特种印刷”,以其快速、高效、简便、低成本、少污染及功能独特为优势,对传统印刷提出了挑战。由于“特种印刷”,发展迅速、门类繁多,“特种印刷”文献的出版、发行量也日趋增加。因此,探讨这些不断涌现的大量科技文献的科学划分、正确归类的工作,也就成为图书情报界应予重视的工作。笔者就此谈谈《中图法》TS8(印刷工业)类下宜设置“特种印刷”专类及其相关类目设置的问题,并恳切希望得到图书情报界广大同行和关心这类问题的朋友们的赐教。    相似文献   

16.
图书刊物中的标题是章节或文章的“眼睛”,自古以来就有“文眼”之说。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是:具体、准确、鲜明、生动、简练。标题文字以少胜多,突出醒目,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邀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印刷集团公司及其所属骨干企业的领导、厂长、经理和印刷界部分专家,举行“培养印刷业跨世纪人才”专题研讨会,就培养印刷业跨世纪人才、建设印刷工程重点学科、印刷教育产学合作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96年第四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展出了由北京昆仑电子印刷技术公司引进的,以色列INDIGO公司生产的E—Print1000型数字式彩色一体化印刷机,受到众人的瞩目。它将计算机处理数字图像技术与胶印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不用胶片、不用制版、不用打样、不用对位调墨的胶印印刷。同时,它以小巧美观的外型,精美快速的印刷以及简捷、明了的操作吸引了各界人士,引起了有关专家和出版商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个印前系统也以飞快的速度从传统制作转变到广泛深入地运用电脑制作。伴随着这种空前的巨大转变,各种新概念、新创意、新技术也应运而生。近年来,彩色DTP系统在中国推广方兴未艾,形成了一股浪潮,这股浪潮席卷着出版界、广告界、印刷界,滚滚向前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叙述了数字图象噪声产生的原因,并主要以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为例,介绍了其中与抑制噪声有关的滤波器,给出了这些滤波器的理论背景,同时提出了如何使用这些滤波器有效地抑制噪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