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蔡佳 《海外英语》2013,(22):261-262
隐喻是当今语言研究的热点,该研究从结构隐喻的角度出发,对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的语言进行了分析,相似性原则和概念结构的系统映射正好解释了语言幽默的产生机制,如此,小品就以形象、趣味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语言表达新颖有趣,又能引起观众共鸣。  相似文献   

2.
赵本山是著名小品演员。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联欢晚会上享有极高声望,被誉为"小品王",曾经连霸数年春节联欢晚会"最受欢迎作品奖"得主。赵的小品如此受欢迎是和小品幽默的语言分不开的,幽默是赵小品的灵魂。本文将结合格莱斯会话合作原则对赵小品中的幽默话语进行分析,力求探索小品语言幽默产生中的语用因素,希望对幽默语言研究和实际交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认知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艺术中。小品是一种源于生活有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也是人们热爱的一种娱乐方式。论文用认知隐喻对小品台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隐喻在幽默制造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幽默形式,喜剧小品是当今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文章从语用学的视角运用关联理论来解释2007年春晚小品《回家》的幽默语言,以萨克斯等人提出的“话轮转换”和“相邻对”为依据,将小品中的语言划分成小的语言对话单位进行分析,旨在说明关联理论对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为观众更好地欣赏小品提供一个新的语用学视角。结果表明:关联理论确实能够充分解释言语幽默现象。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教学环境中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小品体裁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它与幽默表达手段一定是最佳组合。戏剧小品是以对白性表演为特征的,其中语言的表达是最简洁的方式,语言可以即时地提供愉悦。而幽默虽然常常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语言总是创造幽默的最便捷手段。在喜剧小品中,以语言材料打造的幽默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6.
喜剧小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喜剧小品中的幽默语言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本文借助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指示语、预设、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来分析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相声和小品是中国影响最大、最受观众欢迎的两种曲艺艺术品种,其语言独具特色,或辛辣讽刺,或夸张诙谐,幽默风趣。语言变异是相声、小品创造幽默效果的重要手段。相声、小品语言中的语言变异形式主要有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义变异、语体变异和语用变异。  相似文献   

8.
鲁静 《现代语文》2015,(2):83-85
喜剧小品以会话言语表演为主,以语言的诙谐幽默为切入点,引观众发笑。喜剧小品抓住"笑"的本质,巧用偏离,产生喜剧效果。本文尝试用修辞学中零度与偏离理论来探讨经典小品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相似文献   

9.
喜剧小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喜剧小品中的幽默语言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本文借助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指示语、预设、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来分析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幽默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面部表情,身体移动等多种形式都能制造幽默。但最常见的的表现形式则是言语幽默。喜剧小品就是一种借助语言表达幽默的艺术形式。许多语言学家从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视角研究过小品中的言语幽默,但是以语用预设为理论框架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孙茂玲在《近十年语用预设研究综述》中归纳的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为理论框架,从共知性、合适性、主观性和单向性四个方面对小品"今天的幸福"中的言语幽默进行研究,发现语用预设可以对中国喜剧小品中的幽默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节目以其风趣的语言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关联理论对话语交际具有很强的阐释力。本文运用关联理论原理,从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明示推理模式和认知语境这三个方面对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些小品的片段进行分析,探索小品喜剧效果产生的语言机制。  相似文献   

12.
小品语言形象幽默谐趣是通过变异形成的。“赵氏小品”充分运用变异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传递审美信息,使观众感受到喜剧小品的幽默之美。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来分析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语言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3.
赵本山小品能在中国小品界独占鳌头,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并取得如此令人艳羡的成绩,其出众的语言特色功不可没。正因为其幽默风趣、诙谐智慧的语言,让赵氏小品熠熠生辉,更加为举国观众所认同、欢迎。关于赵本山小品的语言特色,文章将从语音、语汇、语法及语用这四个方面入手,逐一探讨赵本山小品走向成功的语言根源。  相似文献   

14.
为了取得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赵本山在小品中巧妙灵活地运用了许多修辞技巧。小品《相亲1》和《相亲2》就运用了包括换义、比喻、飞白、夸张、谐音、拈连、对偶、双关、仿拟、反问排比兼格和设问反问兼格等修辞技巧.使小品语言更加风趣幽默。  相似文献   

15.
模因论是近十年语用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兴的理论,拥有巨大的研究潜力.模因的特点是复制和传播,这一特点更好地阐释了语言文化的发展规律,为语言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喜剧小品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当代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博得各阶层大众的喜爱.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形式,喜剧小品语言具有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形象生动等...  相似文献   

16.
歇后语是一种最具我国民族特色的熟语。它广泛而灵活地运用了丰富多采辞格,形成了生动精炼、活泼形象、幽默俏皮的表达效果,显示了歇后语的独特魅力,也体现出了人民群众语言艺术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7.
情景喜剧《爱情公寓》利用各种语言艺术手段增加幽默效果,从语用预设角度考察这部喜剧如何利用语用预设来制造幽默效果,有利于更好地在现实言语交际行为中运用语用预设。  相似文献   

18.
钱钟书与朱自清都是运用修辞艺术的高手,普通的比喻艺术在他们的笔下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美感,然而他们的比喻风格各有千秋.钱钟书的比喻机智、巧妙、幽默、风趣,富有哲理性,是一种智慧与哲思的语言.朱自清的比喻形象、贴切,联想丰富,新颖别致,是作者敏感的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与共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关联理论对手机短信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幽默手机短信中的言语反讽与民生问题。幽默言语对关联理论的有意无意的违反解释了幽默的产生过程和致笑机理。方寸之间,让人们感受到语言的美感,体会到手机短信语言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