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峰 《考试周刊》2012,(4):67-68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也是一个错误不断显生、修正和完善的过程。错误既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又是教学的巨大资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防范与回避本身就是教学中的“错误”。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修正错误,  相似文献   

2.
错误是学生真实的流露,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错误的存在,要善于捕捉和运用教学中的各种“错误”资源,让“错误”促进学生的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新的《科学》课程淡化了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注重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的要求需要宽松和谐的环境。“错误”在学生科学课的自主探究学习中是经常出现的。对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笔者有如下认识。一、善待“错误”体现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忽视学生自主性和独特性的教育有人称之为“没有儿童”和“无活力观念”的教育。不适当的评价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是与课程改革精神相违背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要善待“错误”。1郾善待“错误”,能促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学…  相似文献   

4.
针对因教师对学生学习错误片面认识所造成的教师和学生害怕或躲避学生学习错误、课堂上“虚假正确”广泛存在的现象,从高中化学教学的角度出发,将化学学习错误分为概念性错误、思维方法性错误、实验操作性错误三类,并分析了有效利用学生学习错误的三个前提:树立正确的学习错误观、形成“错误资源”意识、遵守利用学习错误“三原则”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教学情境设计阶段、重难点讲解阶段和知识应用阶段提出有效利用学习错误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教与学的主要矛盾,体现在教与学的针对性上。教与学的针对性,是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素质的重要表现。它是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言的。我们俗话说的“教与学要对上口径”就是这个意思。教学的针对性越强,教学的盲目性就越小,教学质量也就必然越高。反之亦然。没有针对性的教学,也就谈不上教师的点拨作用,教师的主体作用也就显示不出来,学生必然苦陷于题海之中。要减轻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党维玲 《宁夏教育》2007,(7):100-101
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将错误藏着、捂着,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  相似文献   

7.
来晓 《湖南教育》2006,(12):22-22
“错误是一份资源”,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要学会包容、接纳、真诚对待,并善于利用错误背后隐含的教学价值,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然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开放式语文教学模式。开放式语文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是导学者、参与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构成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互动的过程,“提问”和“讨论”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学生的课堂地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教学方式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提问”和“讨论”教学方式的理解和运用存在问题,甚至出现错误,从而影响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产生不自觉学习的原因分析 应该做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分析。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近年来,广大小语教师对新理念的尝试充满了热情。然而新生事物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往往会伴随一种偏颇。许多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新理念的内涵,只是在跟风走,只能新在表面,新在形式上。比如,有的课上,学生整堂课都是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很难看到学生静静思考,“他主”迹象依旧明显;有的课堂淡化教师的主导,其结果又使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自主是表面的;有的教师误将“自主”理解为预设之外的“节外生枝”,无意义的争辩占用了课上大量时问,应该学的学生却没有学到……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养成,忽略了这一前提,自主学习必然流于形式。而学生自觉的学习则应该是一种内在的需求,个性化的色彩比较浓,它需要得到实在的帮助,它需要自信以及对未知的兴趣作为动力。反之,缺乏内涵的所谓新形式频繁采用,必然使学生熟视无睹,从而减弱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这样不自觉的行为产生也就不奇怪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我调整、自我计划、自我强化,通过突出自我的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生自觉学习的问题过去没有解决是因为传统教学的“死板”,现在没有解决则是因为实施新课程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浮躁。  相似文献   

11.
彭洪涛 《江西教育》2001,(12):32-32
学习兴趣也叫认识兴趣,它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倾向。如果说:“勤奋出天才”的话,那么,“兴趣又是勤奋的动力。”当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话,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此时,教师若不改进教学方法,不去关心学生,鼓励学生,必然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对数学学科产生厌倦情绪。如何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呢?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从学生错误中进行引导。课堂教学中难免会碰到学生演板时不少的错误,如…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因而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语的机会越来越多。在英语课堂上,一些学生在与教师或同学交流时会出现许多口语错误。传统的观点认为:学生的“错误”都来源于母语的干扰,出现“错误”则表示学习上的失败,反映了不恰当的学习方法。教师对于“错误”决不能宽容,必须立即予以纠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对这些错误有错必纠,势必会打击他们口语交流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并影响他们表达的流种陛。但如果教师对他们的错误听之任之,不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一般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往往具有多发、好发、阵发与聚发的特点,这就提示我们:在思维及运算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性的东西,它们可能左右着错误的发生与发展,若能把错误中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来,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数学教学。另外,从教育心理来看,“错”中学,即人从自身错误中获得的学习反思往往更强烈,记忆更深刻,自纠后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几年来,我们一赢在研究“错”中学,我们力图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查错、纠错、防错的学习机制,构建一种鼓励学生在“错”中思、“错”中说、“错”中学的教学环境,以更好地改变我们的教学,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所谓“错误资源”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师生双边互动,在“识错”、“思错”、“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应该回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如果教师能利用好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挖掘隐藏在“错误”背后的内涵,化“错误”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化“错误”为教师教学的智慧,教学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博 《江西教育》2023,(19):60-61
学生的“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学习动力是学生学习的“触发器”;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学习毅力是学生学习的“加速器”。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是“双减”时代数学教学的必然诉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毅力。  相似文献   

17.
顾海梅 《小学语文》2011,(12):28-29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然而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却发现:不少教师在追求教学中的“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时,恰恰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那么,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271高效课堂的核心在于“授人以渔”,在于让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实现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以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高效学习,最终实现终身学习。我的课堂我做主,把学习的主动权、创造权还给学生,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  相似文献   

19.
“反馈”、“矫正”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不发生错误,本人往往通过学生练习(包括考试)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缺陷,然后通过分析、讲评来矫正。本文试图分析学生练习过程中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找到矫正这些错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错误是一种正常的学习现象,它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和困难,不是有人说过:“教学,就是出错的地方”。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并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错误资源,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情感和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学生的许多错误是有价值的”,教师应该宽容学生出错,理性地看待学生的“错误”,同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