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与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其中,自我观察法是改善教学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即时观察,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自己的课堂;第二种是延时观察,即"坐在自己的课堂前",带着明确的目的观察自己的课堂,研究自己的课堂,最终改善自己的教学,一般采用录像、录音的方法,通过音像的回放来观察自己的课堂.本文研究的是延时观察.  相似文献   

2.
正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记时器、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从而对其进行记录、分析、研究,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判和建议,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发展的课堂研究方式。通过课堂观察可以让教师通过观察他人的课堂进而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观察  相似文献   

3.
一、课堂观察及其特点 对于"课堂观察"概念的界定,陈瑶在《课堂观察指导》一书中认为: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江苏吴江张菊荣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包括执教者本人)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以期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沈芳芳 《海南教育》2014,(10):64-64
一、观察内容的概述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出相应研究、得出有关结论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芝兰 《教师》2015,(3):59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研究方法,已经日渐为教师所接受,成为教师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朱俊 《教学月刊》2014,(2):42-44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记时器、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从而对其进行记录、分析、研究,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判和建议,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发展的课堂研究方式。通过课堂观察可以让教师通过观察他人的课堂进而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施侠 《时代教育》2007,(6Z):121-121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景中收集资料,并根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罗秀圆 《广西教育》2012,(14):15+17-15,17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包括执教者本人)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以期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正确地理解课堂观察,应对课堂观察的关键要素进行必要的分析。我们认为,课堂观察有三个关键要素:主题、细节和反思。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几年,越来越强调由理念到实践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一、观察缘由课堂观察是研究课堂的一种新型方法,要求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冶莹 《青海教育》2011,(1):83-84
“课堂观察”是不可或缺的教研内容,要求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有一定的准备眭和预计性,是教师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是教师获得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状态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一、课堂观察的概念课堂观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听评课活动,而是指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分析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课堂观察一般由观察前准备、现  相似文献   

13.
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其典型代表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R.F.Bales)于1950年提出的“互动过程分析”理论和1960年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N.A.Flanders)提出的“互动分类系统”。尽管迄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课堂语境中收集资料,并根据获得的资料、数据,做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课堂观察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一、课堂观察的含义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  相似文献   

15.
活动背景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课堂观察的特点:一是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相似文献   

16.
郑金洲 《江西教育》2004,(12):43-43
1.课堂观察。观察方法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是教师自己对教学对象——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片断进行观察,也可以由其他教师来实施观察,这两种观察的目的都是为了掌握课堂教学中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7.
课堂观察作为课堂研究的一种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同时,课堂观察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无论是教师观察他人或自己的课堂,都需要在观察后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从而改进教学技能(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课堂观察是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它可以促进教师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18.
何为课堂观察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  相似文献   

19.
课堂观察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的方法,主要目的是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借助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课堂观察质量表进行课堂观察能有效提高教学观察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笔者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听过许多学科的课堂教学,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从事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设疑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