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情绪、情感的产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人在认识事物的同时,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态度。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满意、愉快、尊敬、自豪等态度,  相似文献   

2.
一、情感是什么《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这种态度体验有很多种:喜、怒、哀、乐、爱、惧、恨,都是人对现实的不同态度和体验形式。人对那些能满足人需要的对象,就引起各种肯定的态度,如满意、高兴、喜悦、爱慕。反之,对那种妨碍需要得到满足的对象,就会引起否定的态度,产生痛苦、忧愁、厌恶、恐惧、憎恨的不快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需要为反映形式。从需要对象的性质看,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作为学生,教师是满足其精神需要的主要对象。教师的关怀、爱护、鼓励,会引起学生热爱、尊敬、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憎恶、反感、消极落后的情感,甚者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4.
安琴 《陕西教育》2011,(9):52-5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的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如愉快、满意、喜爱等。反之.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与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消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否定的情感,如:愤怒、憎恨等。情感总是一定客观事物引起的.离开了客观事物,无缘无故的情感是没有的。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因素。情感领域包括人类行为的情感因素,涉及人的性格、感情、态度、信念、价值观等。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情感也具有两极性,积极的和消极的。外界事物如果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就会使人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会使人感觉有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体验;相反,就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引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因素.情感领域包括人类行为的情感因素,涉及人的性格、感情、态度、信念、价值观等.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情感也具有两极性,积极的和消极的.外界事物如果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就会使人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会使人感觉有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体验;相反,就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引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7.
一、兴趣层面:情境教学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由客观事物的意义引起的肯定性的情绪和态度而形成的.人的学习需要有情感的动力,情感具有情境性,它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通过情境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  相似文献   

8.
沈敏 《考试周刊》2014,(6):152-15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态度、情绪及情感等,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研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加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作为事物能否满足于人们的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它与人的认识不同,不是人们对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比如:当我们听《命运》交响曲,了解了贝多芬本人以及作品产生的背景,只是一种认识,还不是情感,但当我们欣赏完这部作品引起的情绪激动和对音乐的喜欢,这就是情感。因此,情感反映了人对  相似文献   

10.
学校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管理过程就是调动、组织、协调、控制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多种方式。积极性是心理的能动状态,是情绪、情感的一种表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健康、主动的态度和体验。由于人的需要与客观现实的不同,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和体验,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体验。人的情绪、情感的产生一般是在交往、交流中得以实现的。心理学家梅拉比曾提出这样的公式:交流的总效果=0.07言语…  相似文献   

11.
情绪和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合乎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年期是人一生中情绪情感表现最强烈、最鲜明而富有浪漫色彩的时期。这是由于青年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进行较大的更新、整合并且是自我意识、独立意识逐步加强的时期。这个时期充满了内部与外部的冲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多种现实关系的影响,特别是那些与年青一代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的事物,都冲击着青年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引起强烈的反映,产生强烈的情绪激荡。  相似文献   

12.
<正>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情绪是以人的需要和主观态度为中介的心理活动。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态度和体验,如快乐、满意、爱等;违反人的需要和意向的事物就会引起否定的态度和体验,如愤怒、哀怨、憎恨等。因此那些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情绪,并依  相似文献   

13.
车俊伟 《课外阅读》2010,(12):102-102
情绪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如喜、怒、哀、乐,易随情境变化。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人们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心理反应,它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易激起人的不同情绪。而情绪对人所从事的活动起到的作用可以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充满师生情感的、积极向上的、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感人心者必先呼情”,真正使课堂教学过程达到以情育情,以智育智,  相似文献   

15.
<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该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表现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赞赏等内心体验;反之,就表现否定的态度,产生憎恨、不满等内心体验。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情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动力和进攻  相似文献   

16.
高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情绪互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教育和中小学不同,是以自学为主的,但课堂教育仍占重要地位。课堂教学中情绪是一个不可轻视的方面,这是因为情绪影响认知过程中的动机、注意、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等所有环节。教师应该学会营造课堂情绪,从感官刺激、情感、态度等方面引起学生的生理唤醒和愉悦情感以产生情绪互动。同时,课堂情绪也离不开学生自身对情绪进行调解的配合。  相似文献   

17.
正一、对幼儿情感教育的认识1.幼儿情感教育的含义关于情感,教育学界主要采用心理学对于情绪情感的描述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论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切态度体验包括情绪体验都属于情感范围,它是反映客观事物与人自己的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心理过程。个体通过反映客观事物与人自己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及一系列的态度体验,形成人的各种性格特征,如态度、价值观和意志品质等。这些虽然主要是情感的结果,但是也  相似文献   

18.
韩刚 《考试周刊》2007,(27):68-69
情绪和情感是对特定对象的态度的体验,统称感情。Affective meaning有感情意义和情感意义两种译法。感情意义是对言语符号传递的情绪、情感及其态度产生的联想,情感意义是对言语符号传递的情感及其态度产生的联想。感情意义与情感意义是两个概念,两者间存在属种关系,而不是同一关系。  相似文献   

19.
赵传攀 《广西教育》2006,(3B):27-27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的关系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根据人的需要或体验。情绪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能满足人的需要会引起肯定的情绪——满意、愉快、喜欢、赞叹等;相反,如果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与人相抵触的,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不满意、苦闷、哀伤、憎恨等。  相似文献   

20.
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叫情感。某种事物能满足人的需要,人就产生满意、高兴的情感;当人遭到不幸,或工作,学习受到阻碍时,人们需要未能满足,就产生不愉快,甚至懊恼等情感。 教育和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当老师面带微笑走上讲台时,同学们情绪也非常好,在师生相互问好时,声音也格外大些。反之,如果老师无精打采地走进教室,学生情绪大大低落,这节课也上不好。情感作为一种非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