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管理及其实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朝明 《情报科学》2001,19(5):549-551
知识管理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管理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正在逐步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新模式,本文在分析企业管理形式的外因和内因基础上,提出企业构建知识管理的目标,并且基于Lotus Notes R5平台,探讨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2.
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企业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企业推行现代物流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没有信息.网络和通讯技术的支撑,是谈不上现代化物流管理的JIT.MRP.DRP系统,EDI技术.c/s结构系统等新兴科技的应用是企业物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运用现代物流的营销、管理手段.充分运用电子商务这一新兴营销方式,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战略,才能用其构建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3.
文章客观分析了CRM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实施所需的基础条件;提出了在我国企业的管理、技术、实施环境等各方面还没有根本变革的情况下,企业实施CRM系统的方针和策略,以及构建企业自适应的CRM系统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杨徐 《科协论坛》2004,19(4):24-26
上海石化科协所属设备管理协会成立三年来,在企业党委和行政的直接关心以及基层事业部的大力支持下,遵照协会章程,不断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协基层组织在企业中的定位、作用和地位。尤其是在努力成为企业内部设备、电机、仪表、防腐四大专业管理的技术支撑和专业延续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在群众性团体有活动、有作用的同时,初步确立和增强了学会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使自身逐步成为企业技术支撑的保障和专业管理的延伸。  相似文献   

5.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质量的优劣是施工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得到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搞好质量控制。但如何才能搞好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呢?我认为运用技术管理的方法是搞好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技术管理,是对技术工作进行有计划、组织、控制与检查等活动,其目的就是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并不断地进行技术进步,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技术管理的控制点和有效性是衡量企业技术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为企业管理规范化、技术标准化、生产工业化和经营规模化创造条件,完成和实现品牌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等各项工作,是重中之重。如今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实力以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强技术管理,使技术水平得以提高,以达到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以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三家制造企业进入新产业多元化的案例,对外部环境、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的多元化战略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外部环境是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驱动因素;企业通过外生性手段和内生性手段获取的技术能力是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支撑条件;企业在研发管理与组织管理等方面具备的管理能力是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必要保障条件;企业通过合作、收购以及重组等资源整合方式能够使企业快速实现多元化结构整合,并有效降低成本。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提出了多元化战略影响因素的三棱锥模型,并指出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应综合考虑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管理的适合度景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效的技术管理是提高企业技术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应用适合度景观理论,探讨企业技术管理的适合度及其景观。首先提出技术管理适合度的概念,然后构建技术管理的NK模型,并利用模型描述和分析单一系统和多系统耦合的技术管理适合度景观,最后提出景观理论对提高企业技术管理适合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块状经济中企业的竞争情报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块状经济营造了一种得天独厚的区域性竞争情报环境,为块状内的所有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活动提供了较明显的便利条件,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能够频繁、灵活、高效地收集、吸收和利用各种经济、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竞争情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我国块状经济内还出现了一种共同的自律性行为来规范和维护竞争情报环境。  相似文献   

11.
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虚拟企业是在有限资源条件下,通过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与整合,实现敏捷制造和柔性反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在简述虚拟企业的产生及运作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虚拟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必然性,提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引发的管理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因特网的兴起,一方面使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传统理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另一方面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必然会引发企业管理的改革,企业管理变革所产生的结果是经济增长方式变革以及在新经济中竞争能力的提高。当然,信息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持久的和深刻的,关于信息技术引发的企业管理变革的研究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但是,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的结合将是未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条件下组织结构、过程、供应链的变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最具柔性的网络组织体系。在过程改造研究中,提出了顾客导向和价值链的分析思维。在供应链分析中,明确提出了在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的管理是其管理的核心。从而为企业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经营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蔡文彬 《现代情报》2007,27(1):172-174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通过大量的事实数据,见证了浙江经济中非常典型的“块状经济”特征。块状经济营造了一种得天独厚的区域性竞争情报环境,为块状内的所有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活动提供了较明显的便利条件,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能够频繁、灵活、高效地收集、吸收和利用各种经济、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竞争情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技术战略选择与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桂芳 《科技与管理》2005,7(6):138-140
技术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两个关键要素。从技术战略选择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企业不同技术战略选择对人力资源的不同要求,并从人力资源的分析与评价、培训需求分析、考核和激励三方面,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不同技术战略选择的匹配度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最广泛的使用方法。由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环境的潜在问题,导入全面预算更有其必要性,同时也是企业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无效分蘖,加强科学管理的需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探讨和掌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组织、预算体系、预算内容、预算流程等方面的模式、方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过程企业智能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过程企业智能管理框架模型为基础,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了过程工业常用的优化技术和软件,指出用这些技术和软件同时去处理一个问题有时会发生不协调,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这些优化技术和软件背后管理理念的不同。文章提出人工智能技术是协调这些理念的可行途径,多目标规划是协调这些理念的手段,给出了过程企业智能管理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多目标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17.
石油企业物资管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资管理是石油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石油企业的效益至关重要。但我国石油企业物资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认识有误、体制缺陷、技术存在弊端等。从剖析这些问题入手.结合我国石油企业的具体经济技术情况,提出了石油企业物资管理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创新的途径主要包括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技术和管理文化的创新等,企业管理创新要注重创新条件的培育、在明确的创新目标下,创建柔性化网络组织,实施集成化创新,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利用管理创新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扭亏增盈,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论述深刻的阐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了强化企业管理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产品的库存管理实践中,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日益暴露出其固有的两大缺陷:一是企业的库存管理过于粗放、简单、较少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和方法,因而企业的库存费用一直高居不下。二是众多企业在库存管理方面各自为政,结果造成库存设施重复建设严重,并且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