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初中化学实验教法建议北京石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白福秦100043“水氢气”章本章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前边所学过的内容,如分子、原子、原子量、元素符号、化学式、式量等基本概念,用于水和氢气等具体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的教学上。而且使...  相似文献   

2.
彩色橡皮泥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江苏省海门市城北初中徐冠琴初中化学教材的第二章《分子和原子》,集中了分子、原子、混合物、纯净物、元素、单质、化合物等许多抽象概念,限于初中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尽管教材中采用了图片、实验等直观手段,但要真正理解、掌握这些概...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实验教法建议(二)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白福秦“空气氧”章“空气、氧”这一章,既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章节,又是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教师要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为以后学习其它各章,打下较好的基础。本章...  相似文献   

4.
碳和碳的化合物,安排在“空气、氧”、“分子、原子”、“水、氢”、“化学方程式”等四章之后,“铁”、“溶液”、“酸、碱、盐”三章之前。所以,本章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煤、石油、天然气。它们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是人类最宝...  相似文献   

5.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初中化学知识结构的骨架,是基础的基础,对基本概念掌握的如何关系到能否学好化学这门课程。同时学好基本概念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帮助,在初中化学教材里有80多个基本概念,有些还比较抽象,那么如何对这些概念组织教学呢? 1.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直观教学。 学生刚刚学习化学这门课,好多概念及现象都比较生疏、抽象,难于理解。在学习这些概念时,应提供丰富感性材料、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思考,初步形成概念。  相似文献   

6.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这一概念,是初中化学第五章第四节“酸的通性pH值”这一节里的内容。通过实践,我们设计这个实验装置(见图1)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直观地看见反应现象,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实验教法建议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白福秦100043“酸碱盐”章通过前七章的学习,学生对酸、碱、盐、氧化物的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并且已具备了有关化学用语、溶液的初步知识,为本章较系统地学习无机物分类知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章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8.
道尔顿原子论存在着一个自身不能克服的矛盾,即道尔顿把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这一理论自身的矛盾之外化,导致产生了“半个原子”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坎尼扎罗完成的科学的原子-分子理论。分子理论。通过对“半个原子”矛盾的形成、提出和克服过程的历史考察,头绪出了科学发展的规律性结论。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定位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初中化学实验作为整个化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在新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将“科学探究”列为五个一级主题之一,以期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无机化学课程中,对于元素化学这部分内容,师生普遍感到知识内容庞杂、枯燥,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针对这一特点,我在“硼族元素”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处理及教学形式方面作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解化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实验课的教学,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利用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一条有效途径,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1 注重观察“目的性”、“敏捷性”的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性”的培养是为了克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初学化学的学生往往被某些新奇的化学实验现象所吸引,而遗漏了某些重要的观察内容.例如,初中化学“绪言”中,做“镁带燃烧”实验时,学生往往只注意“耀眼的白光”,而忽略了燃烧后生成新物质的色态.这种观察具有“盲目性”.为了克服学生观察“盲目性”,我们要注重观察的“目的性”的培养.由于许多化学变化的现象转瞬即逝.例如,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热”的现象,就必须抓住“生成四氧化三铁”的最初状态,这样学生必须具有对化学反应现象迅速的反应能力,才能获得准确的观察信息.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而且要培养学生观察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课标的规定,生物教材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内容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对“DNA双螺旋结构”的探究方法。DNA分子结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教材在概括讲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后,安排了一个“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即用一些实验材料模拟制作一个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通过此模型的制作,能加深学生对这一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5【实验4—6】氯离子的检验(1)实验分析在初中化学及高中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已经涉及到氯离子检验,学生对这个实验并不陌生,基本方法已经了解。本实验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离子检验时要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化学学生实验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培养广东省始兴县电化教育教学仪器站林普能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自然学科,化学基本概念的建立大都源于实验,其理论的验证和确立也有赖于实验。可以说,没有化学实验,化学将成为无源之水。初中化学学生...  相似文献   

15.
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变化是由其微观结构决定的,初中化学教学应当着力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提出了初中阶段"微粒观"认识的分析框架,以"分子和原子"课题为例,就如何将"微粒观"细化为具体理解进行了说明。分析了"分子和原子"课题的核心内容及其教学价值,阐述了促进学生"微粒观"认识的教学活动设计及主要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积极配合玉溪市基础教育的改革 ,发挥好“中考”的积极作用 ,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本课题组就“化学实验中考模式”的有关问题展开系列研究和讨论 ,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进而达到改革玉溪市化学中考模式目的 .1.初中化学课程的特点和基本理念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笔者认为 ,在有关“化学实验中考模式”改革的诸多问题中 ,首先要解决的是初中化学课程的特点、性质和基本理念问题 ,并进一步认识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技能与其创新意识培养的关系 .(1)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特点、性质就目前我国主要实施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实验教法建议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白福秦“绪言”化学的第一堂课——“绪言”课,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课。通过它可以使学生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概貌;化学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启发学生热爱化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新学年伊始,有一些同学升入了高中。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冀,渴望通过高中三年的系统学习,能继续升入高等院校,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广。但是,美好的愿望并不一定有喜人的收获,毕竟由初中到高中之间存在着一个台阶,这正是我们担任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们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正因为高初中化学教学衔接中需要探讨和思考的内容很多,本文仅对其中的两个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高初中化学教学衔接做一些有益的工作。一、搞好过渡复习,注重教学内容的衔接。1、过渡复习的必要性。高一新生在开学后渴望学习新知识,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化学学科需要较长时间复习初三内容。部分新生认为复习枯燥乏味,“新瓶装旧醋”,提不起精神;一些教师也不认真对待,不复习初三内容就赶进度,或者草草复习就开始新课学习;还有的教师不了解初中教材的变化,仍使用初三旧教材来复习,这些做法都对过渡复习的科学规律认识不够。过渡复习的必要性有以下三点:(1)教材内容的需要。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记住“是什么”外,还要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以...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对初中化学的知识要求分为四个层次:掌握、理解、了解、常识性介绍,并附有一部分选学内容。对此还有一个专门的说明指出:“常识性介绍内容与基础知识、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或现代科学技术有密切关系.不可忽视”。这部分内容不但涉及面广,而且许多是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它与高中化学的衔接也是很紧密的。讲好这些内容可更好地体现  相似文献   

20.
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五章三、四两节(必修)的内容,此内容,笔者认为;不但是本册书及本章的一个重点,难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及难点,是中学化学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之一;对学生来说,它不仅是必须掌握的化学基本规律,而且是学习笔研究化学学科的重要工具,故有人说:“学好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好化学的灯塔.”教材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放在学生已学了惰性气体,卤素、氧族,碱金属等几个元素族及一些重要化合物知识,并初步掌握有关原子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后面,是为了使学生在学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之前,掌握一些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规律性变化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探索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在进行卤素族教学时,笔者充分利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引导学生画出所有卤素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结构示意简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