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樊忠慰是一位天才诗人,他现在是昭通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诗奇诡空灵,清新飘逸,意境创设独具个性。其诗立足于平淡的生活并对之高度提炼,在诗集《绿太阳》序言中自称为炼丹的人,可见他对诗歌的提炼程度之深。本文将从其诗歌象征意象艺术,意象本质观和意象构建三个方面来解读诗集《绿太阳》中所表现出来的诗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的《女神》中有许多关于太阳和月亮的意象,太阳意象体现了一种“壮美”,接近西方诗歌风格,是诗人对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突破;月亮意象则体现出诗人对于传统诗歌“静关”的继承性。《女神》之中“太阳”与“月亮”同辉,“壮美”与“静美”同在,这跟郭沫若重视“诗意诗情诗性”,不斤斤计较诗歌形式的诗学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意象的巧妙运用是《苔丝》和《觉醒》两部小说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两位作者不约而同地在作品中使用了一些类似的自然意象,但由于不同的故事背景和作者视角,这些自然意象在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和特点。选取鸟、太阳、花、季节这几项自然意象为例。分析比较这些自然意象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女性现。揭示这两部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相似文献   

4.
从时间意象、自然风景、飞鸟意象方面探讨陈子昂《感遇诗》对阮籍《咏怀诗》的继承和革新。一个是在为生命忧,一个是在替社会悲,这在他们的诗歌中表现得很明显。  相似文献   

5.
《太阳是大家的》这首充满和平意味的儿童诗歌.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六册的教学内容。这首诗歌想象丰富、形象感强,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学生非常喜欢。因为文辞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比较容易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但诗歌的深层含义及语言魅力则不容易领悟.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6.
同为爱情诗的《上升的太阳》和《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分别是邓恩和艾略特的重要诗作。两首诗在诗体形式、写作技巧、意象使用和主题表达上都有可比较之处,发现两诗之间的异同既可以理清两位名家诗艺上的传承,又加深了对作品艺术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英国小说家和诗人,也是色情描写的先驱。他的作品多以女人、爱和性为主题。在其诗歌中,太阳和月亮的意象尤为常见。文章首先分析了其运用月亮等自然意象的原因——热爱自然,然后分析其诗歌中太阳和月亮的象征意义,揭示劳伦斯的生活经历和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8.
2 0世纪 2 0年代的诗歌 ,创造了“太阳”意象 ,表现出一种“太阳”情结。这种情结表现为“太阳”意象内涵的独特、丰富 ,其文化渊源乃中国古典文学的古葵意象、古典哲学的“阴阳”之道及古典诗歌颂日的传统。它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后世所作《巫山高》是汉乐府《巫山高》的赋题之作,这种赋题之作在诗歌主题、诗歌形式、诗歌主旨以及表现技巧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甚至在诗歌意象方面也逐渐与前代作品不同。郭茂倩《乐府诗集》所收的历代乐府诗《巫山高》体现出了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海子以创造出“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为诗学理想,不断实践着“伟大的诗歌行动”。《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一诗以诗体小说的独特形式在篇幅、内容和情感表达程度上从一般的叙事诗中脱颖而出,在高扬理想主义的“大诗”中深情咏唱。此外,在这部作品中以爱情为主的人物意象与以理想为主的事物意象融为一体,海子将“太阳”设为“女儿”这一角色,用“女儿”指称太阳,赋予太阳以新的意义。诗人生命本体能量的涨出以及语言极大的密度和质量导致了海子诗歌语言的狂欢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魏晋弃妇诗文既有代言体,又有自喻体,创作主体都为男性文人。从《诗经》、汉乐府民歌中的弃妇诗到魏晋弃妇诗文,“弃妇”这一概念经历了由实而虚的演变。在由实到虚的变化过程中,文人们由最初对弃妇的同情而渐渐转化为借弃妇以抒发内心的苦闷,最终导致逐臣一弃妇意象的生成,曹植继承屈原以香草关人喻君臣的传统,是这一意象的开启者。逐臣一弃妇意象的生成意味着弃妇问题由一个社会问题转变成了文人们的心灵问题。  相似文献   

12.
曹植咏侠诗中的侠客形象既有对前代的继承,又深深打上了诗人个性化的烙印。他改造侠的人生价值观念,摒弃其好勇斗狠的一面而使之成为保家卫国的勇士,突出侠的精湛超群武艺,颂扬侠的勃发生命和张扬个性,使侠的形象呈现出理想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艾青1930年代的诗歌意象实现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多方融合与创造性的发展。具体呈现为:一是诗歌意象的时代精神体现与艺术美追求的融合,这种融合突出体现在“土地”与“太阳”两个具有特定民族文化意识与时代精神内蕴的意象中心创造上。这两个母题意象,使艾青的诗歌既具有了理性的深度内涵,又具有了审美感性的生动品格。二是在意象艺术的表现上,找到了一条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有机融合的开放性道路。  相似文献   

14.
《楚辞》是屈原等爱国诗人悲愤的歌唱,字字句句都倾泻了深沉的爱国情感,哀国君之昏庸,怒小人之谗佞。《诗经》如《诗经·国风》中大部分都为抒情诗,诗人借诗歌表达或喜或怒的思想感情。《楚辞》与《诗经》在喜怒哀乐的表达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著作丰富,今留存诗歌约九千三百首。在这近万首题材广阔、风格各异的诗篇中,流传最广、质量最高,最能代表他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的是那些爱国诗篇。陆游以诗歌为武器,从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投降主义;同情人民疾苦等几个方面在南宋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赋予了爱国主义以特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佛学思想对苏曼殊的诗歌影响巨大。受“苦”的理论的影响,他写出了许多悲凉凄清的苦情诗;受“菩萨行”观念的影响,他创作出了充满激情的革命诗篇和悲切的爱国诗篇;受“色”“空”思想的影响,他最终冲破情障、勘破红尘;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他的闲适诗境界澄明虚静,富有禅意。  相似文献   

17.
在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文天祥以独特的方式接受学习杜诗。一是学习杜诗的沉郁顿挫风格;二是模仿杜诗的“以诗记史”精神;三是集杜诗;最后,他还化用杜诗。在国难当头,生死存亡的关头,杜甫的忠义爱国精神进入文天祥的精神视野,成为他的学习榜样。南宋的灭亡,成就了文天祥在诗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陆游的研究多集中在爱国诗及爱国思想方面,而对其闲适诗及闲适思想则很少关注。本文结合诗人的心态表现分析其闲适诗的题材走向,把其晚年闲适诗概括为闲身斋居、闲步村野、求禅访道三大类型,以期更加全面科学地认识和评价陆游。  相似文献   

19.
闻一多与唐加勒克均身处20世纪上半期,有着迥异的出身和文化背景。但在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土壤孕育下,在共同的时代精神的召唤下,他们发出了同调的呼唤,演绎出了相类的不朽人生。如椽诗笔,抒爱国情思,揭民族劣根,斥黑暗统治,期待人民早日觉醒,共创祖国之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20.
李纲是南宋抗金名臣,以忠诚义气炳然史册。他著述甚富,诗文留存也较多。建炎二年,他被谪移万安军,于是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海南之行。虽然路途艰难,所经之地也多荒绝之乡,但李纲却以平静坦然的态度面对这一折磨。他一路上作诗近百首,绝少悲怨之气,却多忧国之泪,呈现出雄健光明的风格面貌。李纲诗歌的忧国情怀与刚健之气开启了南宋爱国文学的先声,成为南宋文学的最强音,有力推进了南宋文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