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紧随着语文阅读教学而进行的"课堂小练笔"能实现读与写的有机融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习作训练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选材要贴近语境才能实现读写双赢;方法指导要细致才能让学生读后会写;语言积累要丰富才能让学生读后能写;评价要重赏评才能让学生读后乐写。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描述 一天,我指导学生写"四"字.我先按笔顺规则、运笔方法在黑板上示范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书写,待学生书写后,让学生描红、仿影、练写.当我巡视时,发现一部分学生不能按笔顺正确描:有的先描"口",有的先描"(])",还有的先描"(L)".能按笔顺描的同学,写得也非常难看,不是写得太高,就是写得太方.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书写规则与技巧呢?于是我改变了指导方法,教学实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要激发兴趣,创设"开放"氛围,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然后在众多选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作文,张扬自我个性,展自我风采,让学生愿写、会写、乐写,踏踏实实写。  相似文献   

4.
在说明性文章习作指导中,要根据学生年段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夯实阅读中的表达方法指导,在有效链接语言训练点中,让学生了解表达方法;从"说"练起逐步过渡到"写",将"说"贯穿于"写"之中,让学生课余练法;在循序渐进、扎实细致的指导中,使学生掌握运用方法,从而形成"有法可依"的说明性文章习作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时候,低年级看图写话总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指导多了,弱化了学生的想象,导致思路狭窄;指导少了,学生言之无物,多数仅是画面内容的实写,毫无想象,了无趣味。如何让看图写话教学避免两难的尴尬,让指导从"过"与"失"的囹圄中解脱呢?我觉得"看"是关键。只有  相似文献   

6.
一位温州的教师向我咨询:"作文指导课应指导什么?"我非常简洁地回复:先确定内容,再激发兴趣.她追问:"不指导学生说一说吗?""指导学生说一说?说什么?"我反问.她好像遇到了外星人,以为我居然不知道在作文指导课上的重头戏就是"从说到写"!让学生"说内容",这种提法我能不懂吗?不知听了多少堂作文课,无不是循规蹈矩从说到写,让学生先说出内容,再引导其他学生对某生的"说"做出评价,从而规范下一生的"说".试问,当你要写文章时,别人却在你动笔前说三道四,说一些并不是你想写的内容,你是烦,还是厌?  相似文献   

7.
王丽 《中国教师》2013,(2):24-25,38
<正>一篇优秀的初中生作文,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就是"描写"要做到生动而形象。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写好"描写"?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旨在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的有效训练,让学生笔下的"描写"生花。一、全面分析学情,深入了解原因学生为什么写不好"描写"?原因有五个。一是小学教师很少对  相似文献   

8.
实施"生活实践作文系列化训练",在"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五环节进行全程指导,教师做好"策划、编剧、导演、发行"四种角色,让学生习作处于可控状态,让学生有兴趣写,有的写,有方法写,有动力持续写。  相似文献   

9.
马泽玉 《教师》2014,(36):25-25
正怎样进行写字教学?不少老师常感觉教不得法,慨叹劳而无功。在写字课堂上实施"趣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指导写字前充分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集中精力,强化"我想写,我要写好"的内在学习动机。指导写字的过程中,设法让学生在学习写字时充满趣味,学得更加高效。写完后则让学生享受写字带给他们的乐趣。这样的写字教学就会生机勃勃,精彩高效,对促进儿童的发展大有裨益。一、"趣教学",让学生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快乐作文。"快乐作文"教学是指导、渗透着"快乐教育"的作文教学。它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你会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  相似文献   

11.
根据奥苏伯尔的"设计计划性先行组织者"理论,作文指导中的"先行指导法"就是每次作文训练前,让班级中一、两名学生先行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要求写好作文,经老师指导修改后,在课堂构思指导时,作为学生分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读前写"与"读后写"有区别什么是"读前写"?就是面对一篇选文或群文,学生还未经过阅读指导,老师依据文体特点、单元训练内容等,策划有关用笔表达的言语活动,让学生依写的需求先行阅读,再依自己的理解完成话题表达任务。这是一种写中求读,写后导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范式,与过去"读后写"相比,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一、关注写作内容"儿童本位"下的习作指导,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指导,既要有童心,又要无痕。"有心"指的是教师在指导习作过程中,明确习作的目的,掌握本次习作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无痕"是指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关注学生写作的内容,而不是过分地强调写作的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什么"永远比"怎么写"更重要!要让学生写真实的事,写自己的话。所以,教师与其在"怎么写"上滔滔不绝,不如"默默无闻"地把精力花在"写什么"上。教师不妨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让学生养成注重积累写作素材习惯,注重作文评改,指导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静 《孩子天地》2016,(4):54-55
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要求低段学生在写话方面做到:有写话兴趣和主动写话的意愿,并要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读写绘"教学模式根据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除了让学生阅读大量图文并茂的文本,还把学生喜欢的绘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词语,以"读"学"写",又能让学生在"绘"中激发"写"的兴趣,最终达到愿写的目的。笔者就此对"读写绘"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写话指导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实质性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董高丽 《考试周刊》2014,(97):57-57
<正>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写"二次作文",在"二次作文"的过程中提高习作水平。所谓"二次作文",就是当单元主题确定后,让学生写"预备作文",即"一次作文"。批改"一次作文"后,进行点评和指导,然后让学生写"二次作文"。这里的"二"表示"多"的意思,经过多次实践,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17.
当前许多作文指导课存在写读分离的教学弊端,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分析能力:打破常规,在教材整合中蕴蓄"分析的力量";独辟蹊径,让学生在"螺旋式作文生态课堂审美学习圈"中感受、积蓄"分析的力量";写读一体,让学生在典例赏析中领略、汲取"分析的力量";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分级练习中体验、展示"分析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作前指导是指教师在学生写作前提出的命题、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指导即"指导学生写什么"和"指导学生怎么写"。当学生的作文批改完之后所做的讲评是写作后的指导,笔者认为这是更重要的指导。作前的过度指导很容易成为学生作文的束缚,容易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作后的讲评就如管建刚老师所说:先"号脉",再"下药",这药就能下的准。先让学生写,写出来了,就问题,再诊断,开药方治病。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进行了"作后讲评"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现今的学生作文,固定的模式、规定的写作内容成为了"包装"写作的时尚,这种风气的盛行与教师的功利性指导密不可分。作文贵在学生的真情抒发,教师指导学生"写什么"贵在求真,"真"就是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相似文献   

20.
作前指导是指教师在学生写作前提出的命题、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指导即"指导学生写什么"和"指导学生怎么写".当学生的作文批改完之后所做的讲评是写作后的指导,笔者认为这是更重要的指导.作前的过度指导很容易成为学生作文的束缚,容易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作后的讲评就如管建刚老师所说:先"号脉",再"下药",这药就能下的准.先让学生写,写出来了,就问题,再诊断,开药方治病.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进行了"作后讲评"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