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融立 《家长》2013,(6):31-32
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是一个非常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他说:“对于每个人来说每天的时间是一样多的,就看他怎样利用了。用好了,可以用一倍的时间取得双倍的效果,用得不好,双倍的时间也未必取得一倍的效果。” 陈省身在刚刚升入大学的时候,由于科目增多,各种练习、实验接踵而来,学习压力陡然增大,让他感到非常不适应。一开始,他与许多同学一样,每天从早到晚,除了上课就是不停地看书,没有头绪,也没有条理,很快他就感到陷入一种忙忙碌碌、疲于应付的状态,效果也不好。大学的第一学期过去之后,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只排在班里的中游。  相似文献   

2.
他们这样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一个超级网虫这样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网事,他不会因为浪费太多上网费而悔恨,也不会因为浪费很多宝贵时间而羞愧;当他一贫如洗、骨瘦如柴、关掉MODEM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所有的MONEY和时间,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无聊的…  相似文献   

3.
我在沈阳北站等候进站,去加格达奇。要检票了,排队的人开始膨胀。人往前凑,秩序有点乱。这时,一人走到检票口,说让我先上车。别人说,排队去。这人背一个双肩包,四十多岁,头发全白了,神色诚恳。他说,我时间不够了。别人说,谁时间够?都一样。这个人说我时间不多了,省一点是一点。他掏出一个病历本,打开给人看,说我是癌症患者。人们沉默了,庄重地给他让出一个位置。他挤出一点笑容,说谢谢。  相似文献   

4.
<正>(1)每个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样快,但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大脑也是如此。衡量一个人生活了多少年,应该用他的思维时间来计算。所谓暗时间,即一个人用来思维的内在时间。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待在一个特殊的保护室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知识获取途径,18年后,你会不会认为他成年了?(2)认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你用自己所花费的天数来衡量,很容易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实际  相似文献   

5.
每一次遇见沈百军老师,都能撞上一脸暖暖的笑意,我是当真没见过他板着脸的模样。他是一个那样温暖的人。人分几种,有些人真的是天赋异禀,沈老师就是其中之一。按教小学的时间而言,他教书的年数远不及我,但他教10年就成了省特级教师,非常人所能及。但不见其骄气,无论是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抑或是他的课堂、他的文字,都是那么接地气。  相似文献   

6.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  相似文献   

7.
阅读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常会得到丰富的审美享受,本文仅试论其中的超越美和崇高美。 一、时间定向上的超越之美 一般说来,一个人总是在下面两种与时间的心理关系中选择其一:一种是觉得自己面向时间,时间与人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即“相对”态度;另一种是人觉得自己并不面向时间,而是与时间同一方向运动着,即“一致”态度。生命是一种时间现象,一个人在与时间的关系中取何种心理态度,即取什么样的时间观,能直接说明他对人生的态度。在毛泽东诗词中表现的是一种与时间一致的心理,时间与抒情主人公是向同一方向运动的。他的三十多首…  相似文献   

8.
人是复杂的。要认识一个人、表现一个人,并非易事。一来是人的个性往往有不同的侧面。他给你的第一印象,不见得就是他的本来面目;他当下的所作所为,也不见得能揭示他的基本品质。二来人是会变的。在经历了一些事情、经历了一些时间之后,人的思想、性格乃至相貌,都会发  相似文献   

9.
<正>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面,有一个人,叫刘瑛姑。她花了五十年的时间来恨一个人,那个人叫裘千仞,他曾经杀了刘瑛姑的孩子。这是所有金庸小说里最旷日持久、最刻骨铭心的一场仇恨。我经常想:当他们相遇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是刘瑛姑大吼一声,猛扑上去,咬他,打他,和他拼命?作者是高手,很懂得人性和人心,他写出的结果是:刘瑛姑居然认不出仇人了。  相似文献   

10.
德国占典唯心哲学的奠基人康德,是一位思想非常丰富,但生活却极其刻板的人。他出生在东普鲁上的哥尼斯堡,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耶个地方。他终生过着独身生活,每天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吃饭、散步,一切都严格按规定时间进行。据说,当他下午三点半拿着手杖出来散步时,邻居们会不约而同地拿出怀表来校正时间。康德在年轻时并不这么刻板。使他严守时间的人是一们英国商人约瑟夫·格林。有一次,他俩约好在  相似文献   

11.
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天气终于放晴了,连续阴雨了十来天,拧一把,每个人的心都能拧出一大盆水来。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想回家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请上半个小时假。我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得不多,只知道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是个孤儿,是奶奶将他一手带大的。如今奶奶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常回去看看是对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  相似文献   

12.
小精灵     
大厦里的谋杀案一幢大厦的主人被人谋杀了。案发时,正在参观大厦的有三个人:艾伦、毕克比与克雷恩。(1)杀人凶手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在他到达大厦之前至少有另外一位参观者已经到了;(2)三名参观者中有一人是侦探;他到达大厦的时间比至少一位其他的参观者要早;  相似文献   

13.
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对德国人的严肃、守时有所耳闻。在德国留学几年,对德国人的认识也日渐加深。刚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德国小伙子,在学汉语,打算去中国国内大学做海外学习。我们就做了学语言的拍档。我教他汉语,他指导我德语。每次说好的学习时间,他都是一分不差地准时按响门铃,让我颇为佩服他的时间观念,同时也挺纳闷的,他怎么就能做到一分不差呢?  相似文献   

14.
住进医院的病房几天后,我发现我的邻床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病人。他患的什么病,大家都说不上来。他住院的时间,少则也有三个月了。最让大家吃惊的是,每天来看望他的人却是络绎不绝。这不,又来了一位看望他的人。  相似文献   

15.
(一)“手表效应”:注重各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手表效应”是说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几点了;如果有两只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准确的时间。也就是说,他无法知道哪一只表更精确,于是他也就无法确定准确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十二小时,有时在十六小时以上,一生如此。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住在一起。对我来说他始终是一个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期走上革命的道路。他是同志们和人民很尊敬的人。“文化大革命”时,我们这些人都下去了,幸好保住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所处的地位十分困难,也说了好多违心的话,做了好多违心的事。但人民原谅他。因为他不做这些事,不说这些话,他自己也保不住,也不能在其中起中和作用,起减少损失的作用。他保护了相当一批人。———邓小平没有周恩来同志,…  相似文献   

17.
把握今天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这句话意味深长。如果一个人不好好把握今天,那他就会是一个失败者,一个被时间淹没的人。在许多年以前,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是兄弟。两个人不管是吃、穿,还是笔、橡皮、书本都是一样的。可是一个努力学习,另一个则不学无术。别人说他时,他只是说:“我还有明天呢。”就这样,两个人在同样的教育,不同的心理中度过了他们美好的童年生活。终于有一天,把握住今天的小男孩考上了重点大学,而只期待明天的小男孩,渐渐的被时间淹没了。因为没有才能,他靠偷窃、抢劫来养活自己,直到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把他送上不归…  相似文献   

18.
正时间是一把杀猪刀,这句话放在不同的歌手身上,效果却截然不同。有的人因为时间的无情成了歌坛的过客,而有的人经过岁月的磨砺,锋芒毕露。与陈楚生一样是湖南卫视选秀节目出身的李宇春、张靓颖、尚雯婕等人,变化堪称翻天覆地。正当每个人在各自舞台上前赴后继地铆足劲开路时,陈楚生依然坚守着他的方向和底线,做音乐,搞创作,唱好歌,发专辑。陈楚生加盟华谊音乐后,既保留了他民谣创作那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公正的人是谁吗?他就是时间老人。时间老人给每个人都是二十四小时,不会多谁一分一秒,也不会少谁一分一秒。  相似文献   

20.
时间伴着每一个人的脚步向前走,不管这个人是科学家、思想家还是作家,也不管他是少年、青年还是一字不识的老人。在伴着时间的默默行走中,有人明白了时间为何物,有人懂得了时间的珍贵,体味到了时间的本质意义,比如迟子建先生就清晰地“看到”了“时间怎样地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