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就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调动情感体验,引发情感共鸣.小学语文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师生都处在一种积极的、活跃的思维状态之中,时而沉浸在悲壮的、沉郁的情感之中,时而沉浸于欢快的、美好的情感之中.那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入境呢?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1,(53):15-16
语文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是集语言工具和传统文化为一体的科目。在语言表达或形象描述中时而有心潮澎湃的激昂,时而有温柔大方的谦卑,时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时而有字正腔圆的说明。故而,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通过语文的表述传达情感的,小到生活细节,大到民族和谐,恰当的语言可以让人心情愉悦地进行沟通,粗俗的语言则会阻碍彼此的交往。所以,孩子们从小就要养成认真学习语文的习惯,为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三十年,为了赢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时而注重语文知识教学,时而注重阅读教学,时而语文知识和阅读同时教,而忽略作文教学,而且大都是分割教学,把作文教学进行单独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中阅读题和写作题占了相当的比重,而学生在阅读题和写作题中失分的现象相当突出,他们常常为作文竭尽心思,却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4.
近三十年,为了赢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时而注重语文知识教学,时而注重阅读教学,时而语文知识和阅读同时教,而忽略作文教学,而且大都是分割教学,把作文教学进行单独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中阅读题和写作题占了相当的比重,而学生在阅读题和写作题中失分的现象相当突出,他们常常为作文竭尽心思,却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5.
陆惠新 《广西教育》2005,(7B):68-68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作者创作情感、教师教学情感、学生学习情感三者的融合过程。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只有以“情”动人,才能创设出语文教学的动人“情”境。  相似文献   

6.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语文教学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应是培养健康积极情感的主阵地。许多著名的语文教育教学专家更是以情感教育为宗旨,开辟了语文情感教学的新天地。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加强情感教学,加强对学生健康积极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语文教学如果没有情感因素就显得呆板乏味、干巴巴,而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发,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情感因素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产生是统一的过程,因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行动情后入情,而致“缘情悟理”。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常用“四字诀”即用“读”、“看”、“想”、“议”来激发和调动学生情感因素。 “读”——朗读是激发情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它既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所谓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伍腾 《湖南教育》2004,(7):30-3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病是深有体会的。语文教改为什么时而缓慢前进、时而徘徊不前?为什么没有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还没有明确语文教改的核心问题在哪里?我想,如果抓住了“核心”,语文教改或许会出现另外一番局面。那么,语文教改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语文是富有情感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11.
时光如梭,在不经意间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致力于高中语文教学已经整整23年。从春花怒放,到夏荷盛开,再到秋果飘香,在语文路上我踏歌而行,时而因钟爱语文而激情放歌,时而因课堂失意而郁闷低吟,时而因教研偶得而快慰浅唱。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可以说就是情感教育 ,语文教材就是情感的载体。语文课文中有生活的愉悦 ,有人生的哲理 ,也有悲歌慷慨壮志 ,这一切都是作者感情的抒发。语文教学就应激发学生的感情 ,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发掘而达到增加启迪智慧的目的。因此说 ,情感教育应当是掌握语文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媒介。语文学科进行思想教育 ,也应从情感教育出发。“文以载道”就是说“文”是“道”的载体。“文”中的“道”虽最终可归结到思想方面 ,但其中介体仍是情感。情感的长期积累和升华便形成思想。抛开中介体而直接由…  相似文献   

13.
刘晓华 《学语文》2004,(5):22-22,29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法”的意义特别显著。一方面,教学者面对的是有情感的教学对象;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活动正是在以情感丰富的课文为载体、以师生情感互动交流为基础的过程中完成的。没有情感的教学,是空洞的教学;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更是如嚼蜡般乏味,毫无意义。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实施“情感教法”,让“情感教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呢?下面,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中英语教学的情感因素□陈哲明付明一、高中生所具有的情感特征①强烈而不稳定。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少年发展初期称为“疾风怒涛”时期。因为他们的情感爆发快,容易波动,时而激动,时而平静;时而积极,时而消极;时而内隐,时而外露。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内外与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空白美是语文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包括语文教学艺术情感引课空白美、语文教学艺术情感过程空白美以及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结课空白美三种类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原则、适时“嘎然而止”的原则、“融洽师生情感”的原则.是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空白美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而情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注重情感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培养和谐的师生情感是语文教学应着重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论认为 :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同时它又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带着情感的魅力 ,走进课文 ,走进课堂 ,如何充分发掘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 情感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师生关系的纽带作用。现代素质教育的教学观 ,强调师生关系和谐、平等与互相尊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而更多的应是情感的交流。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崇高的品格是融洽师生关系的关键 ,学生从教师品行的耳濡目染中…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教学,无论是“传道”、“授业”还是“解惑”,都需要语文老师付出极大的情感。本文针对语文教学的实际,重点讨论了创设最佳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利用课文的情感特色开启学生的情感及发挥情感迁移功能诱导学生热爱语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教学素有“情感派”之称,她讲课声情并茂,注重熏陶感染,被誉为语文教学的一面旗帜。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独创语文情境教学法,以情感教育为旨归,开辟了语文情感教学的新天地。两人的探索,大大推动了语文教学心理学化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自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关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