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较于授权型领导影响效应的研究,很少有研究探讨员工如何有效的影响领导者并促使领导者向其授权。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追随力理论,考察了员工建言行为对授权型领导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以72个团队领导与519名下属的两阶段配对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员工的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会显著预测授权型领导;领导对下属认同在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和授权型领导的关系中有着完全中介作用;员工政治技能仅调节了抑制性建言与领导对下属认同的关系;上下级关系调节了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与领导对下属认同的关系;政治技能和上下级关系能调节领导对下属认同在抑制性建言与授权型领导之间的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能调节领导对下属认同在促进性建言与授权型领导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授权型领导的前因研究,也有助于揭示领导者缘何向特定的员工授权,还可能为以往研究中关于授权型领导的"阴暗面"提供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5,(11):93-96
以428名员工为被试,探讨同事信任对员工建言行为影响的过程机制与边界条件。研究表明:(1)同事信任对抑制性建言、促进性建言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预测力没有显著差异;(2)职场友谊对抑制性建言、促进性建言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促进性建言的预测力更强;(3)职场友谊在同事信任与抑制性建言、促进性建言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4)性别正向调节了"同事信任-职场友谊-促进性建言"的后半径。  相似文献   

3.
谦卑型领导的特点在于“自下而上”和开放性,这能否促进下属的建言行为?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建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来探讨谦卑型领导与下属建言行为的关系,并揭示其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谦卑型领导分别对下属促进性建言行为和抑制性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这两个影响过程中,下属敬业度起到中介作用;在敬业度对这两种建言行为的影响过程中,下属的中国人传统性具有正向调节效果;而对于上述两段中介影响过程,传统性也分别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上司支持感知对下属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员工的创新性想法和建议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珠三角地区企业组织的员工为研究对象,考察员工的上司支持感知对其建言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上司支持感知对下属的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心理所有权在上司支持感知与促进性建言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上司信任和组织心理所有权在上司支持感知与抑制性建言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团队创造力影响因素理论发展需要关注东方情境化领导风格的作用,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家长式领导通过影响团队中“直言进谏”的建言行为,从而激活或抑制团队创造力的现象却鲜有研究考察。本文基于内隐性建言理论,探究家长式领导三元素(仁慈领导、威权领导和德行领导)通过影响团队促进性/抑制性建言影响团队创造力的间接效应,以及团队传统性对该间接效应的调节作用。针对113个工作团队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研究结果:仁慈领导、德行领导通过提升促进性/抑制性建言提升团队创造力;威权领导通过削弱促进性/抑制性建言降低团队创造力;随着团队传统性水平降低,威权领导通过抑制性建言施加于团队创造力的消极效应变得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研究指出员工的权力感是预测其建言行为的重要因素,但是对权力感—建言行为关系之间的作用机制缺乏深入分析。采用在2个时间点收集的372个下属和78个领导的配对样本,探讨了员工权力感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并应用自我验证理论(self-verification theory)对此关系做出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权力感对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组织自尊中介了员工权力感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主动性人格不仅调节了员工权力感和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还调节了员工权力感通过组织自尊影响建言行为的间接效应,表现为被调节的中介关系。  相似文献   

7.
黄杜鹃  叶江峰  张古鹏 《科研管理》2019,40(11):276-284
中层管理者建言在阐述、创造与推进组织变革中发挥重要多变的作用,但以往研究对他们的关注却非常匮乏。紧密结合中国差序格局、层级主义的文化背景,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角色理论,本研究旨在揭示与上司关系对中层管理者抑制性建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本土企业高层领导及其下属中层管理者236份匹配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与上司关系融洽有利于中层管理者抑制性建言;互惠信念在这一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在与上司关系和互惠信念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并同时负向调节了与上司关系—互惠信念—中层管理者抑制性建言这一中介机制。研究为建言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有助于企业探索中层建言的困境,对组织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韧  周飞  林春培 《科研管理》2018,39(10):70-78
基于组织环境释意的演化作用过程,本文构建了一个整合模型,分析组织知识共享氛围对管理创新的影响过程,并探讨员工建言行为的中介效应及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中介效应。运用301份调查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发现:(1)组织知识共享氛围对员工建言行为和组织管理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员工建言行为在组织知识共享氛围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3)员工自我效能感在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具有调节效应,且正向调节促进性建言行为在组织知识共享氛围与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从代际视角出发,检验了工作价值观的代际差异,以及代对工作价值观和建言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80后比60后更重视能力与成长;能力与成长、地位与独立对建言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安全与舒适只对促进性建言有显著负向影响;不同代际群体间工作价值观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黄杜鹃  叶江峰  张古鹏 《科研管理》2006,40(11):276-284
中层管理者建言在阐述、创造与推进组织变革中发挥重要多变的作用,但以往研究对他们的关注却非常匮乏。紧密结合中国差序格局、层级主义的文化背景,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角色理论,本研究旨在揭示与上司关系对中层管理者抑制性建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本土企业高层领导及其下属中层管理者236份匹配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与上司关系融洽有利于中层管理者抑制性建言;互惠信念在这一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在与上司关系和互惠信念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并同时负向调节了与上司关系—互惠信念—中层管理者抑制性建言这一中介机制。研究为建言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有助于企业探索中层建言的困境,对组织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调节焦点理论认为个体具有两种不同的调节焦点:促进性调节焦点和防御性调节焦点。探讨领导与下属的调节焦点对下属的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的影响作用,采用领导与下属配对样本进行调研,样本包括249对领导和下属。研究结果表明:(1)下属的促进性调节焦点对其情境绩效中的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两个维度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下属的防御性调节焦点对其任务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作用;(2)领导者的促进性调节焦点对下属情境绩效中的人际促进维度具有显著影响作用,领导者的防御性调节焦点对下属任务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作用;(3)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在促进性调节焦点上的匹配通过领导-下属交换的中介作用影响下属的情境绩效。  相似文献   

12.
邱功英  龙立荣 《科研管理》2014,35(10):86-93
以65个团队中的65位管理者以及264位下属为研究对象,运用跨层次分析方法,探讨了团队的威权领导对下属建言上司和建言同事行为的影响,以及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的中介效应和关系流行度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威权领导对下属建言上司和建言同事均有消极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在威权领导与下属建言上司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团队-成员交换在威权领导与下属建言同事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关系流行度正向调节了领导-成员交换与建言上司之间的关系,对团队-成员交换与建言同事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中国本土情境的权威领导影响下属建言行为的影响过程,揭示“想不想”建言和“能不能”建言双元心理机制各自的作用和差异。通过267对主管和下属的配对样本,运用多层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权威领导对下属的抑制型建言和促进型建言均具有消极的影响且对前者的影响程度更强;权威领导通过建设性变革责任感和组织支持感双元心理机制影响下属的建言行为;两种心理机制的作用存在差异,组织支持感代表的“能不能”建言的中介作用强于建设性变革责任感代表的“想不想”建言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宗波  王明辉 《软科学》2012,26(8):104-108
在中国组织情境下,采用问卷调查法,以535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职业生涯韧性对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和自评工作绩效的影响,以及上司支持感在该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职业生涯韧性对工作不安全感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上司支持感对工作绩效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并且能够显著调节职业生涯韧性与工作绩效、工作不安全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雁飞  周良海  朱瑜 《科研管理》2019,40(6):265-275
本研究采用追踪和配对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检验了领导心理资本驱动下属变革导向行为的机制及边界条件,本研究中变革导向行为包括建言与创新行为。研究结果表明:(1)领导心理资本正向影响下属心理资本;(2)下属心理资本正向影响创新与建言行为;(3)下属心理资本中介领导心理资本驱动建言和创新行为的过程;(4)团队自省分别调节下属心理资本和建言及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5)进一步分析发现,团队自省分别调节了下属心理资本在领导心理资本与创新行为和建言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团队自省越高,领导心理资本通过下属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和建言行为产生的影响就越强,反之越弱。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8,(6):66-69
探讨了伦理领导对下属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问题。基于情绪反馈理论视角,认为伦理领导会通过激发下属的积极情绪进而促进其建言行为。并且,下属的性别会在上述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通过两阶段的研究设计,收集了245份有效样本。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了本文的假设,发现伦理领导只对女性下属的积极情绪有影响且促进其建言行为,而对男性下属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针对鲜有研究将组织自尊视为知识型员工的一种个体特征资源并探讨该特征在传统上下级关系情境下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根据组织自尊概念捕捉知识型员工渴望尊重、追求自我价值等个性特征,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将知识型员工的组织自尊与工作投入视为个体资源、集体主义视角下的传统上下级关系视为条件资源,通过对325份两阶段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传统上下级关系情境下组织自尊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组织自尊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且工作投入能够中介组织自尊对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传统上下级关系正向调节组织自尊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且高质量上下级关系增强了中介效应,这意味着传统上下级关系有利于知识型员工更好地将其个体资源作用于创新过程,进而催生创新行为。为此,管理者应在工作设计、积极反馈和奖励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知识型员工的组织自尊感,并塑造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促使知识型员工积极主动创新。  相似文献   

18.
张亚军  张军伟  刘汕 《科研管理》2017,38(11):66-74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考察了领导宽恕对员工建言的影响以及建言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与组织支持感的调节效应。本研究以58名部门主管和290名员工为样本,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效应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宽恕对员工建言有积极影响;建言效能感在领导宽恕与员工建言之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对建言效能感与员工建言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组织支持感越高,员工建言效能感对其建言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大;组织支持感调节了建言效能感在领导宽恕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越高,该中介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19.
员工建言行为能推动组织学习和创新,改善团队和组织决策;同时,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促进他们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但现实中,员工面对组织中的问题常常"沉默不语"。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与动机协同理论,探讨双元领导通过员工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协同效应,揭示了双元领导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双元领导正向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员工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在双元领导与建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员工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存在协同效应,即外部动机正向调节内部动机与建言行为的关系,内部动机正向调节外部动机与建言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等视角,分析了领导部属关系对下属追随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影响机制中领导支持感的中介效应与公平感的调节效应。通过对275份有效调查问卷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领导部属关系对下属追随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领导支持感在领导部属关系与下属追随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公平感在领导部属关系与领导支持感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公平感调节了领导支持感对领导部属关系与下属追随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组织行为相关理论研究,也为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