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园教师职业满意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浙江绍兴市幼儿园教师职业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市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总体较高,领导管理、他人影响、个人收入等因素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有重要影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又与教师的编制身份显著相关.各级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的收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和谐工作环境,借此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幼儿园教师也需要加强自我学习,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师职业满意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浙江绍兴市幼儿园教师职业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市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总体较高,领导管理、他人影响、个人收入等因素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有重要影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又与教师的编制身份显著相关。各级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的收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和谐工作环境,借此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幼儿园教师也需要加强自我学习,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师既是一种职业类型,也是一种社会身份.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的过程就是一个获得身份的过程,它包括称谓上的身份化、法律权利上的身份化、专业能力上的身份化与阶层意义上的身份化.改革开放以来,幼儿园教师不断遭遇被动的去身份化.国家宏观层面的结构性调整,教育培训体制造成的结构惰性,幼儿园教师自身的身份惰性、职业依附与职业惯性是导致幼儿园教师被动去身份化的重要原因.契约型教师身份的确立是幼儿园教师再身份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4.
职业认同对于维持教师的工作动机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调查发现,贫困地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并在年龄、教龄、学历、工资水平、择业动机、劳动关系、园所性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教师的工作经验与专业经历、社会地位与工作待遇、身份属性及幼儿园的工作环境都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有重要影响。为提升贫困地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各级各部门要注意选拔和培养具有内部动机的幼儿园教师,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持续促进幼儿园年轻教师职业胜任力的发展,增强其专业发展动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业余休闲生活、工作环境、身份和地位、专业发展和教师工作基本情况等五个维度入手,对上海市松江、普陀等区的160名非在编幼儿园教师与160名在编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目前非在编幼儿园教师与在编幼儿园教师相比在上述五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在编幼儿园教师享受的休闲文化生活质量不高,工作环境不容乐观,身份和地位偏低,专业发展与职业晋升困难,待遇低下。基于此,文章从存在主义视角对非在编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反思,以"边缘人"和"套中人"的角色隐喻对非在编幼儿园教师的生存境遇进行了深度的理论剖析。  相似文献   

6.
<正>一、西藏学前教育男性幼儿教师缺失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男幼师严重缺乏,西藏也不例外。比如:拉萨市幼儿园除了一些后勤岗位外,参与教育工作的男性教师很稀少,每个幼儿园只有一两个。造成男幼师缺失的原因有哪些呢?1.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一般认为,从事一项职业在社会中的魅力所在与它的声望、地位、收入这三个因素决定。从整个社会的职业来看,现在教师的工资待遇低,幼儿教师也是如此,影响男性进入学前教育行列。同时,由于社会  相似文献   

7.
民办幼儿园教师边缘身份的困境主要表现在薪资待遇、社会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认同及社会认同方面,其原因在于身份管理制度,公办幼儿园教师是社会认可的教师身份,民办幼儿园教师则身份不明确。解决民办幼儿园教师边缘身份的出路在于身份重建,明晰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法律身份与法律地位,统一公办幼儿园教师和民办幼儿园教师身份,认同民办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教师的身份,为其身份重建提供重要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8.
杨茜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31-38
身份认同是研究教师发展的重要维度.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与他人、环境关系互动过程中生成教师对身份的反思、判断及自我对职业价值观、职业意义再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本文采用跨案例分析方法,基于教师与变革、职业、学生、学科的关系框架,探讨社会转型期我国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教师身份认同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共性体现在"小我"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共振,即受自我与学生、学科、职业、社会变革之间圈际互动关系的影响;差异性体现在因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教师个体对时代的感受度、对改革敏感度的感受不一,不同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总体来看,社会转型期教师要自觉将教师个体的"小我"融入国家、社会的"大我"中,又要通过不断提升"小我"以丰富作为教师"大我"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杨茜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31-38
身份认同是研究教师发展的重要维度.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与他人、环境关系互动过程中生成教师对身份的反思、判断及自我对职业价值观、职业意义再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本文采用跨案例分析方法,基于教师与变革、职业、学生、学科的关系框架,探讨社会转型期我国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教师身份认同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共性体现在"小我"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共振,即受自我与学生、学科、职业、社会变革之间圈际互动关系的影响;差异性体现在因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教师个体对时代的感受度、对改革敏感度的感受不一,不同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总体来看,社会转型期教师要自觉将教师个体的"小我"融入国家、社会的"大我"中,又要通过不断提升"小我"以丰富作为教师"大我"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描述与反观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曾经的幼儿园男教师已对幼儿园男教师进行了定位:他是幼儿园中的非专业者、调色者与旅行者.幼儿园男教师虽然具备某些性别优势,但在现有条件下能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及社会地位,从根本上提升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的吸引力,才有可能促进男教师职业生涯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