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晶晶 《科技风》2022,(6):139-141
提升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这项工作永无止境.为激发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在高校举办学科竞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式.开展学科竞赛能够以赛促教,鼓励更多教师参与本科生的竞赛指导,能够以赛促学,以第二课堂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本文梳理本校的学科竞赛经验,总结学科竞赛对...  相似文献   

2.
激励机制在高校学科竞赛中的作用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科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在其中引入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非常必要.本文根据管理学中激励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高校学科竞赛实际情况,提出了学科竞赛激励机制的概念,从参赛学生、指导教师和二级学院三方面对学科竞赛激励机制的形成情境和实施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介绍了我校相关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学科竞赛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择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孟利华 《科技风》2023,(15):25-27
学科竞赛是实践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数据结构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科竞赛为导向,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利用学科竞赛平台,构建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动态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学科竞赛成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促进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学科竞赛驱动的数据结构实践教学研究成果,为其他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贾晓昕  程昕 《科技风》2023,(11):23-26
在“双减”政策下,贯彻执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精神,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去,积极开展科普活动,高效组织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辅导,逐步提高全市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机器人竞赛辅导的方法和策略,明确在人工智能形势和“双减”政策下,中小学机器人编程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耐心钻研的态度,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组建教师团队、选定比赛项目、选拔参赛队员、制订比赛方案、落实赛前训练、赛后总结优化”六个方面,具体探讨当前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辅导方法和策略,具体阐述了机器人竞赛对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百色学院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工作,通过以赛促塞、以赛促学、用机制推动竞赛等方式,实现了获奖人数、层次、专业覆盖率等方面质的飞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应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形成各专业百花齐放的参赛新局面;构建学生人人参与竞赛的广谱式新体系;转变指导老师被动指导为主动指导;转化竞赛"作品"为产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项目引入CDIO工程教育指导思想,分析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指导教师和学生为两条主线,分别在模型制作的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环节中实施突出指导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竞赛训练,在结构竞赛中全方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探索出有益于培养学生后期持续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竞赛教学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8)
针对计算机专业社会需求,文章提出通过结合学科竞赛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定期安排指导教师进入企业培训以掌握社会人才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竞赛对指导教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指导学生技能竞赛可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可以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可以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9.
李莉 《中国科技纵横》2014,(21):264-265
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指导教师作为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和创新绩效提升关键因素之一,应该像教练一样发掘队员潜力、激发队员信心、凝练团队精神、促使队员成功。本文旨在探索通过培养教练式指导教师,采用教练技术提升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潜能,凝聚团队创造力,优化团队沟通技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17)
景观设计学科竞赛是景观设计专业大学生锻炼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养,是高校导向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景观教学课程体系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讲授,在学科竞赛层面仅能形成以个别教师为主导的点状辐射式讲授模式,在教学模式与内容等方面均未能成系统。我国目前高校的景观设计学科竞赛面临着"公强民弱"的现状,民办院校在学科竞赛获奖层次、获奖等级上与公办院校、重点院校差距甚远。民办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系统性引入学科竞赛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能够开拓学生眼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意创新能力有显著作用;对促进学生就业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学科比赛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高校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构建科学的创新实践教育机制,配套支持必要的资金及合理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及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主动性,并不断加强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及实践类课程教学,搭建学科竞赛平台,持续加大软硬件投入,培养一支高低年级相互传帮带、梯度合理的队伍,促进学科竞赛活动可持续发展,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探讨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学科竞赛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作用;从加强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完善竞赛管理、激励制度,加强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学科竞赛的成果孵化、转化体系4个角度提出了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郝根彦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3):150-156
以某"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高校22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对其参赛前后的创造力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并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参赛团队学科交叉水平和指导教师指导频次对创造力变化幅度的影响.结果 发现,参加学科竞赛使大学生创造力的四个维度,即研发力、洞察力、执行力、创意力均有显著提升,且提升幅度受到学科交叉和指导频次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同时,从样本中选取其中一个团队作为案例,跟踪其参赛后比赛成果实现转化并进一步产业化,刻画该作用机理在实践中的复现过程.研究结果有望为高校结合学科竞赛培养创造力的模式形成和效果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最有情趣的学科,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方法有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现实的态度;活动调趣;竞赛。把语文课堂转变为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胡发焕  郑大腾 《科教文汇》2023,(13):103-105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是电控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该文针对当前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学科竞赛反哺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模式。通过搭建学科竞赛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把学科竞赛与课程教学、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相结合。利用培养平台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通过学科竞赛反映相应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依据这些不足持续优化课程教学的方法和内容。实践表明,学科竞赛反哺单片机课程教学效果明显,其获得的方法和经验也可为其他课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了大学生学科竞赛在促进课程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中有着日趋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学风建设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竞赛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本文以学科竞赛为研究视角,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科建设、教学成果转换等方面阐明学科竞赛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计、学科竞赛体系的构建深入论证竞赛驱动的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1,(6)
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主导的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已成为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完善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对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建模水平、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服务于社会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毛娜 《百科知识》2021,(6):69-70
学科竞赛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新技术应用紧密结合,而且在竞赛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学科竞赛,让学生在完成竞赛的同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研究主动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得到锻炼.目前来看,我国在竞赛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企业、行业等各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竞赛项目,这些竞赛项目具有实践性、创新性以及有偿奖励性,无疑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创业能力上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时下高校应当注重以学科竞赛作为双创人才的培养突破口,积极探索学科竞赛和双创人才培养之间的良好互动机制,为今后双创人才的培养提供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徐江涛  郭思  燕长轩 《科教文汇》2014,(26):133-134
对本科院校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中,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前提,指导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是关键,并要处理好竞赛活动点与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